CEwG#fZ 师者于丹最爱游山玩水 ◎供图/于丹
419t"1b )UWE.oBI zITXEorF!J 她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她用七天解读《论语》就红遍中国。本期鲁豫有约于丹开讲,讲述她人生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她曾经很自闭;她曾经经历过一个人的沙漠历险;她曾经率队跳华尔兹一路从北展跳到北师大……
#CM2FN:W _c[t.\-`] 最不能忍受的是盗版 )J0'We @+\OoOK<L 鲁豫(以下简称“鲁”):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
fPst<) ztf (.~ 于丹(以下简称“于”):我最不能忍受的是盗版,最不能容忍铺天盖地的于丹说八子,什么于丹诸子全集。我妈妈在路上被人拦住,说老太太您买一本吧,你看定价99块钱,我可以卖你20块钱,你这么大年纪了,要不然18块钱你就把这个全集拿走。我老公被人在过街天桥上拦住,拿着盗版盘说,您买一张吧,她讲得挺好的。我老公说我不听她说。人说八块钱,我六块钱就卖给你,你还是听听吧,听了有好处。我老公几乎要从桥上跳下来说,我真不听,求求你了,差点倒找给人六块钱,最后落荒而逃。所以我现在看见这些东西的时候巨晕。
X/
?3ifP6I vsc&$r3!5{ 小时候我很自闭 2lQ'rnqS) Qq5)|m 鲁:你说话的时候条理一边说一边就出来了,从小你说话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吗?
|XeuqZa +_+}^Nf]Y3 于:没有,我从小可自闭了,小时候基本上不说话。
Q?vGg{> zD?<m
J` 鲁:不可能不说。
k+&| *!j 8Y:bvs.j 于:就是话比较少的孩子,没有人跟我说话。因为我是独生女,父母“文革”后期都给下放了,我姥姥带着我住在一个三进的大院子里边,一个很大的院子就我们俩。我又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我在六岁半上小学之前基本上看着像一个得自闭症的孩子。
JTVCaL3Z na <g
/& 鲁:你什么时候认的字啊?
S
wQb" *F=wMWa 于:一两岁的时候。
BH=vI<D zF{5!b 鲁:所以就没有时间说话了。
J6jrtLh Nj?,'?'O} 于:也没有人跟我说话。认字多了以后有一个好处,自己跟自己说话,从几岁开始就写日记,我一直认为是文字带着我思考的。我的日记都是一些不太靠谱的日记,基本上不记什么具体的事,都是一些心情啊、感受啊,每天活在自己的想象跟思维里。
K{N#^L! T1Xm^{ 鲁:那时候都想什么?
Y1+f(Q /<GygRs 于:在日记里边,自己那时候喜欢杨子荣,老想着跟杨子荣小分队能够去到比夹皮沟更远的地方;一会儿又会想到 红楼梦里。
~dC^| __)9JF 鲁:所以你会觉得自己有许多虚拟的空间,只有你的心智遨游是特别自由的,所以你就没有什么人可以说话,你就自己在那写。
@n<WM@|l )
~X\W\ 于:在整个小学,我都是这种很封闭的情况。
x}-r Ar oSxHTbp? 大学时一个人闯沙漠
FX\ -Y$K zc(-dMlK 于:我在读大学的时候玩儿得比较不靠谱,每一个假期都不会闲着,说到今天我觉得行路对我来讲比读书重要,起码中国现在没有任何一个省份是我没去过的。世界范围里面非洲还没去过,其他的洲也去了很多地方。
p3X> o#G7gzw) 鲁:这一定是积累很多年。
N~SG=\rP;o Rf7py ) 于:二十多年才走遍了千山万水呀!
Dk:Zeo]+my dq[CT 鲁:所以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是拿着200块钱,一个暑假就敢去新疆。
[~ fJ/ B6,"S5@ 于:那当然要有师兄,就是两个男同学。我们那时候,第一站是在柳园下车,到敦煌莫高窟。到了那里我们每天白天去看洞,下午大概四点半洞就关了。那个时候除了这些洞让我激动以外,还有一个更让我激动的向往,就是洞外的沙漠鸣沙山,特别想去闯沙漠。
^/c&Ud HZR~r:_
i 每次都说关了洞以后我们去沙漠吧,他们俩就说等到哪天不看洞一早才能去呢。可他们俩经常一背摄影包就去创作了,哄着我说,自己乖乖在家吃杏吧。我想他们不让我一个人进沙漠,无非是觉得天黑,怕我走丢了。我就去找讲洞的讲解员,说把你手电借我用用。
dw'%1g.113 0LxA+ 我给他们留了一个纸条,说你们别担心 我带手电了。除了手电以外,我带了一把英吉沙的短刀,裹了一条毛巾,毛巾里面带着一盒火柴,跟手电筒交叉斜跨的还有一壶水,戴了一个破草帽,穿着牛仔短裤、小背心,一个人奔着沙漠就出发了。
\s[Uq 2OEOb,` 我走进去的时候确实很激动,下午四点多钟,沙漠里面大概有三十八九度的高温,烈日炎炎。穿行在沙漠中,一步一步踩上去,基本上是走一步退半步。一直走到突然觉得皮肤凉嗖嗖的,再四下一看,明白了一句诗,什么叫天似穹庐 ,罩四野。看见四面长得一模一样,我本来记着我是顺着一条干了的河道进来的,但是到这一刻别说河道找不着了,四处的沙丘全是一样,那个气温像坐滑梯一样,一下就到底了,就零上五六度。
LTrn$k3} R7+k
=DI 第一个反应就是得生火,沙漠上只有一种蕨类植物叫骆驼刺,根扎得非常深,拿我那把英吉沙短刀在那刨,差不多了就得扒,十指鲜血淋漓,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什么是求生的欲望。划了半盒火柴以后才想起来把唯一的毛巾垫在下面,用毛巾做引子,骆驼刺终于烧起来了。
*Bc=g
l$ --y.q~d 快天亮的时候,他们哥儿俩还真是看见这堆火把我给找着了,一顿臭骂。说你这个傻丫头,你知道沙漠有狼吗?我说不知道啊。说你知道沙丘会平移吗?不知道。说你知道沙尘暴吗?那时候哪有沙尘暴啊,不懂。说你知道沙漠里面的降温是一下可以降三十多度的?这个知道了,刚知道。
e%"L79Of6) o <sX6a9e 两个人就挤兑我说,你带的那手电有用吗?突然想起来了,我带的水是有用的、毛巾有用、火柴有用,唯独手电没用。
P*G&pitT U1B5gjN 于:研究生的时候,我掌管我们那的财权,我可以拿着一年的活动经费,觉得可以很过瘾地把它一次性花掉。我最豪迈的一次拿到好像是三千多块钱,在八十年代那是一笔巨款呐。拿到的当天晚上我就跟我们的一个师兄从北京坐火车到了山西踩点,包了一个很大的轿子车,中文系当时有120多名研究生,给我们另外一个师兄打电话,说第二天你带队过来吧。然后就浩浩荡荡地去了,我记得我们当时进入台怀镇的时候,那么多人浩浩荡荡,是一对一对跳着华尔兹进去的,转着圈,我们事先小规模训练过。我曾经率领着一帮人,下雪天出来从北京展览馆跳回北师大,就是一路转着圈回去的。尽管我在中学跟大学的时候体育经常不及格,但是玩儿起来一般人的体力不如我。
an.)2*u a Z
^SK|E 鲁:早知道你转着华尔兹跑800啊。
x2;92I{5C, JIDE]f 于:是啊,但是当时他没有这个规则啊!所以我后来立志当老师,也是为了能改变规则,是吧。
`XQM)A Yk[yG;W 鲁:没错,得改变游戏规则。
Z|E( !"zE9 ]ZZ7j 当母亲不要求孩子背《论语》
)'92{-A0 !qT.D:!@zF 于:现在我经常被人问到你会几岁教你的孩子背《论语》,我说我的孩子跟我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我不能说我父母让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学习《论语》是不对的,因为我四五岁的时候是“文革”中,孩子们没什么可学的,也没有电视,那个时候必须要学点东西。而我孩子的这个时代,她从这么小就看 动画片,就上亲子班做手工,她周围到处都是信息,她可以向世界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她不简简单单只有这点要背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应尊重孩子的快乐。
6X)8vQH <Cm:4)~ 鲁:这是你从最早的时候就意识到的。
EY':m_7W g {wDI7"<q 于:我觉得我是受着孩子的教育重新长大的。很多人都说,不仅是教孩子,其实孩子在教育我们,孩子有时候教我们重新审视关于生命的一些话题。我记得我女儿五六个月的时候坐在那儿还东倒西歪呢,她那一个巨大的床上堆着绒毛玩具、电动娃娃,各式各样好玩的东西。她坐在一堆玩具里边拧空药瓶子,来回拧,无穷无尽地拧,阿姨就老跟她抢瓶子,说你看这个娃娃多漂亮啊,你看这个东西多好玩啊,她特别不屑一顾给扒开,继续爬过去把瓶子拿过来,还在那拧,我当时挺受震撼的,我忽然就意识到我们有很多时候是在以自己的判断去要求别人,哪怕是你爱的人。也许在六个月婴儿的眼里,这个瓶子是世界上最经典的玩具,那我作为她妈妈为什么不尊重她呢?
jRzR`>5 tFXG4+$D 我是个路盲
&`{%0r[UD# l1a=r:WhH 于:我们家人现在表扬我女儿的话就是说,在认路方面现在你就比你妈强。因为我走路回家经常走丢。我还经常夹着一摞讲义在师大校园里气急败坏地揪住一个人说,快把我带到教四楼,然后人家无比同情地说,老师师大挺大的确实挺难找的,然后我心想,哼,我在这校园都二十几年了,我还找不着,怎么可能呢?我没有方向感。
W&)OiZN Jo_h?{"L{ 鲁:天哪,你不开车吧?
Z{&PKS ^KmyB6Yg 于:我早就学会开车了。
R|Y)ow51 R/U"]Rc 鲁:谢谢你,千万别开车。
-49OE*uF |0BmEF 于:但是我听见过我老公跟我妈的一段对话,我老公说千万不能让她开车,早上开出去晚上得去河南省找人,最可气的是我妈不屑地说,你太抬举她了,她哪能开到河南省,到晚上还在怀柔转悠呢!我听完他们俩这么说,我决定不开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