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兔子不跟老虎比牙齿 !PA ><F
0~z`>#W,
网瘾这种东西真的是存在的,我居然发帖发到没睡午觉。既然楼上有朋友提到了女权主义啊普世价值啊这么玩命的东西,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一家之言,依旧是仅供参考。 d-C%R9
^9`|QF
目前网络上的女权主义者大概有三类:激进派,温和派和伪装派。激进派比较类似于现代女权主义者,强调男女对立,号召女性直接与男性争夺社会权利,提出单身或者结婚也丁克等解决方案。温和派类似于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在明确男女双方生理及心理的不同之后,要求公平的对待而不是相同的对待。伪装派比较扯淡,但愿她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她们要求只获取权利不履行义务。姑且不论这个要求好不好,起码这事儿没法实现。 joDqv,iW8
`M*jrkM]x
激进派比较少,而且无论是否有新婚姻法,她们都会活的不错,因为婚姻对她们的现实生活影响不大。我下面重点想分析的是温和派观点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一观点貌似关注社会底层女性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会损害她们利益的可能性。 gKY6S?
}$'XV.
首先,通过网络讨论能不能影响我国法律的修改。我的看法是不能,起码最近十年不能,这还是比较乐观的看法。不要用药家鑫案件什么的做例子,那叫法律的适用,不是立法。 GKbbwT0T|
H+562
W
其次,如果法律暂时不能被修改,那么我们在网络上的讨论意义何在?是不是就在于使每个普通个体女性都能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sg*GK+|:R
+J85Re `
再次,每个女性的情况不同,很难有什么方案万事万灵。我所说的个人体验,也只能适用于一些家境尚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女性。我的建议是,这类女性,既然打算走入婚姻,并且接受男权社会下的婚姻,那么,硬碰硬,跟男人讲男权社会的道理无异于与虎谋皮,不如上善若水曲线救国,在提高自身素质之余,发挥女性弱势这种优势,尽可能的谋取“不幸离婚”的退路。 5A$,'%d
!g`I*ZE+e
而对于,楼上朋友所说的家境不好,没有文化的社会底层女性来说,我的提议可能会被拍的更惨——那就是,彩礼。因为她们结婚的对象一般文化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你跟他们讲女权,显然扫盲任务很重。而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却比较容易盲从传统,娶媳妇要下聘这种事儿,大家接受度倒是很高。同时,不要小看传统女性保障自己权益的智慧和能力,她们攒私房钱,要彩礼,个别特别彪悍的还能贴娘家,看起来虽然比较猥琐,但是实际生活中,她们并不比小康家庭对女权似懂非懂的女性吃亏。 wMw}3qX$j
U {Knjo S
最后,总结两点:1 我觉得小康家庭出身,听说过一点女权主义,但是又不是很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女生最吃亏。她们一方面想要跟男人平等,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把平等处理成“一样”;另一方面她们渴望解放与自由,却不了解其中将付出的惨痛与代价。我敬佩那些女权主义的实践者与先驱,然而,我自认做不到,也许是我太脆弱,也许是我还是渴望一个男人的照顾。 o*artMkG
2 个人认为,女权主义运动在社会与法律领域的实现,最好是从教育与就业开始,如果真是要呼吁法律变革的话,不妨先从“扶贫基金女性优先”以及“就业性别歧视”开始。这两点不改,婚姻法的一切变革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