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u(Gj]B#"
oIIi_yc
持續靈光一閃的頓悟 T4gfQ6#
,Mi'NO
釋自鼐 B4+c3M\$V
BI<9xl]a
一個午後,微風輕柔地從臨時搭架的棚帳吹進如來禪院的廚房,我決定問這裡的越南禪修者CD琳靜,一個幾年來一直縈繞在心裡、感觸頗深的問題:「是什麼支持你能持續地來這個禪院煮飯,提供餐飲給這些參加每兩週一次禪修的人?」 TcJJ"
[0
es\
qnq
「你是第二位問我這個問題的人。」她從容地回答:「這個越南禪院在加州剛成立時,大家輪流煮。後來我發現有些人因負責廚房而感到干擾禪修;或者藉著幫忙廚房的工作,而不去禪堂。發現這些情形後,我便決定由我固定負責廚房,讓每個人都可以專心禪修。」 F MYcZ+4
ZrA*MN
沉吟了一會兒,她平靜地繼續說:「雖然我因為負責廚房,禪修的時間比別人少。但每次我煮完後,常常內心充滿『喜』,所以當我進禪堂打坐時,便很容易地進入,而能保持正念及專注。」 @ PhAg
PxvxZJf$@
我內心不禁為之一震;我相信這是她多年來既深入地了解佛法,又活用到實際生活中的結果。同時內心有很深的感動:在她那不帶一點自我色彩的描述中,我知道這是因為她精確地掌握了培養禪修的要素。1更重要的是,我也觀察到她不是只有在禪堂禪修,當她在廚房煮飯的時候,總是安詳保持正念地在做事。 Fi\)ka\u
Br&&#
結束和琳靜的對談後,我在心中告訴自己,要把她的故事帶回台灣。她的體驗釐清一個「入世佛教」的課題:入世人間服務和出世解脫煩惱如何不衝突?從琳靜的經驗中我學到的是:她將服務奉獻的歷程視為是增益個人禪修時,入世與解脫就是相輔相成,一體的兩面。 `w8cV?
x2aG5@<3
這樣的課題,在中國禪門的訓誨及高僧傳記上,已有許多的解釋及例證。然而,在當代佛教,能充分地揭示如何以禪修,運用在日常生活及社會服務的理論架構及實踐步驟並不多見。 zb02\xvf
)1R[X!KQ7
越南籍的一行禪師以「正念禪」提供越戰中、戰後受難者及參戰國家人民一個療癒及依歸的途徑。他所帶領的「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基本上是來自他一向的悲願:讓現代人能在今世便得到佛法的利益CD現世法樂,讓一個社會能因更多人保持正念禪的修持而共同建設一個和平的社群。 ;X0uA?
@H(7Mt
基於這個願景,他對佛法的詮釋便不侷限在一個傳統、一個門戶,而是以他個人的體證為基礎,揉合了南北傳禪法,並以詩意的描述方式,引導他人如何歡喜地直接進入修持為目標。 riaL[4c
qQO*:_ezzk
這本在一九七五年出版一行禪師所著作的《正念的奇蹟》原是一封給越戰期間,社會服務青年學校廣兄的信函,這封信旨在提供收信的人,如何將一行禪師的教法應用在自己的處境中。它並不完全是教導,而是一種經驗分享,分享一行禪師如何將這些方法,應用在他所領導的社區中。 #N64ZXz_
$=^}J6
因此,在他的字裡行間,學派傳統不被提及,有的只是經典名稱,也沒有太多的佛學專有術語。讓人讀來貼切感動的,是他溫厚直接的觀察,沒有價值判斷和道德訓示,而是對現象的可改進處提供一套細膩貼切的方法。 $= 2[Q
fQg^^ZXe"
這種禪風呼應出嚴峻禪門中的溫厚慈悲,但卻沒有落入任何形式。相反地,修行是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洗碗、喝茶,走路,陪太太孩子及和別人談話。禪修可以無所不在,出禪堂、下坐後,正是用功的好時機。藉由正念禪,日常生活的點滴不再是瑣碎無意義的細節枝末,而是通往「奇蹟」的入手處。
]n<Ba7Y
Eb63O
這本書是一行法師的早期著作,文末附加上兩篇初期佛教有關禪修方面的經典《正念經》和《大念處經》,及三篇大乘佛教的經典《學處集要》、《維摩詰所說經》和《心經》。這些經文的附加並不是一個隨性的安排,筆者認為是一行禪師意圖整合初期及大乘佛教的禪法,可視為是禪師「正念禪」的雛型。本書共分七章,以下是針對各章內容,做分析性的介紹。 A&%7Z^Pp
WX
_g
本書的開場,是藉由和一位禪師的好友亞倫的家常對話中展開。藉著這位年輕父親的體悟,一行禪師便埋下了兩個伏筆: R~hIo aiN
"{H{-`Ni
第一,解決生命的困頓是自「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學到的,不是從書本上。 u|u)8;'9(
m(kv:5<>
第二,是無限世界的切入,是來自專注地融入他者的世界;因而能消融他人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的界線。既能清楚地付出,同時又能超越「給予這件事」、「能給的這個人」及「受惠的人」。 ~|ZAS]
3webAaO
上述兩點,是亞倫在現實婚姻的困頓中,所頓悟的一個解答。
H1KXAy`&
_%B,^0;C
第二章則是一行禪師對亞倫的頓悟,做進一步的檢證:如果亞倫不能一直醒覺地記得理智上所認識到的「自他不二」的原則,則當亞倫的「自我」意識生起時,因「自我感」所產生的衝突及壓迫則仍會存在。 理智上的了解是概念的產物,它不等同已發生過的或正在發生的身心活動。如何不落入推理思辨的泥沼、又能在每一個當下持續靈光一閃的頓悟,是一行禪師要立的論點;也是各個宗教精神修養傳統共同的技術問題。禪師所提供的方法是:從最初透過知覺、觀察呼吸,來培養時時刻刻醒覺的心。這時時刻刻醒覺的心,在最初階段是在培養「正念」,進階則是「觀智」。 M(C}2.20
c'Z)uquvP
「念」,是我們時時刻刻在運用的一個中性的心理活動。它基本上就像一棟大樓的守衛,他知道有人進來,但並不需要最更進一步的判斷、分析,或是交涉任何事情。如向智尊者2所分析的,和情緒、意志、想像等心裡活動相比,「念」在我們一串極快速的心理活動中,是十分不起眼,極微不足道。 )hoVB
G{Ju2HY
但是,如果我們能讓這純粹覺知的「念」持續地工作:保持聽只是聽,看只是看,不對所知覺、所思考的對象做任何附加上的想像。由此,心便能漸漸地脫離一向的慣性反應模式。如向智尊者所比喻的,「『念』最後顯現為『阿基米德點3』,在這支點上撬開了世間大量循環不已的『苦』的兩個停泊地CD無明與渴愛。」4但這是一個歷程,需有基礎,也就是專注平穩的心。時刻保持知覺,觀察呼吸的出入是最容易入手的方法。 h
^`@%g9 S
$
vYy19z
呼吸和生理及心理的活動息息相關,從呼吸的粗細,急緩也可反呈心理的狀況。藉由不同的方法,讓心能夠單純地觀察呼吸,進而開發心的洞察力。這是釋迦牟尼佛所發展出來的一套系統方法。 Uspv^O9_
|E||e10wR
《安般守意經》(A-na-pa-nasati Sutta)是一部完整地介紹從最初觀察呼吸的出入,到徹底開悟的佛經。正念呼吸是A-na-pa--nasati的意譯5,是以呼吸做為心可以時時刻刻回歸的依靠。就像一頭牛被大繩繫綁在一根大柱子上:時刻警覺的心就像大繩,將心安住在呼吸的大柱子。 9Av{>W?
Nlwt}7
從培養全然地專注呼吸到開悟共有十六種方法,在依照身體、感受、心及法分成四組。第二、三章內容主要,是根據第一組的禪修法,但一行禪師也加入個人體證所發展的方法。循序漸進地介紹以觀呼吸來培養「正念」。 tx`^'%GMA
In!^+j
然而伴隨著要透過「文字概念」要傳達「非概念」的意旨時,禪師自己也落入文字概念的範疇,任何他所要教導的內容都有可能只是概念,並不一定能引導讀者進入直接禪修的操練。 \_(0V"
DW :\6k
為避免因使用文字而導致讀者只侷限在文字層次,一行禪師大量使用如詩般的情境描述法,以避開傳統注釋書的分析法,或是依經文逐字解釋可能帶來的障礙:只停留在閱讀文字的階段(所謂「聞」的階段),不懂實際操練(「修」的階段)。 xXml
Ho<D
Fl{~#]
一行禪師發展出如詩般的禪修的「操作」語法,使閱讀他文章的讀者,可以跟著隨他的文字去練習。禪師不落入「文字障」的堅持,在生活中持續地以呼吸來保持正念。將每一個生活細節瑣碎的工作都視為是通往修練正念的場所。因為透過全然專注,當下生命的尊嚴;不可取代的神奇便在其中。 TeR bW
]gv3|W
進入第四章,正念的觀照包括更細微的對象:覺受及心念。一行禪師並未分別地探討兩者修法的不同,便將兩者歸屬心念處的修法6。他所著重的是如何「歇心」:藉著身體的放鬆,單純地觀看各種覺受、情緒、想法;讓心平靜地觀照心,像站在橋上看橋下的流水般地看。持續不斷直接且持續地觀察心,漸漸地從見自心到見自性。到達見性的境界,則是主、客消融,真、妄一如。 T?.l_"%%d
[z=!OFdE
為說明兩者境界的不同,一行禪師引用兩個明喻:猴子及影子;來顯示初階修練以心觀心時,此時心仍需要刻意地去觀心。「一旦心能直接且持續地覺知它自己」(見79頁),心念處的功夫便進入另一階段的境界:「並沒有兩顆心」,不會落入自我中心所建構的對立分別的世界。不會「被孤立個體這樣的虛妄分別所分割。」(見80頁) e7&RZ+s#wZ
:P+7ti@
這簡要的說明,有助於我們了解如何契入「一味,不二」的境界:是透過持續地「觀心」所體會的悟境;而非經由解釋或是想像的概念產物。 延續第四章觀察自己的心念及心性的基礎,第五章則是教導讀者進入一步地觀察心和心念的對象如何地相依相生:沒有一個認識對象和能認識的心是絕緣無關的。換言之,只要有認識的活動就有被認知的對象。基於此「因緣觀」的體認,一行禪師明確地請讀者遠離哲學推理的思維,而直接觀察自己的身心「五蘊(色受想行識)」7。然而一行禪師並未根據《大念處經》中法念處的五蘊觀的方法。此經主要以觀各個蘊的生滅,並非以無常、苦、無我等諸蘊的共同特性做為觀照的對象。 2bw.mp&v1
-~
4kh]7%
從第五章開始,一行禪師所提出的觀法很明顯地是更接近《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空觀世界:一個不落入以語言、概念所界定的二元世界;一個經持續不斷地觀察心念純熟後,所乍現的世界。 vS3Y9|-:
o54=^@>O<j
因此切入直觀世界的途徑是有其步驟,首先從觀察個人的心念,接著是要個人身心和外在宇宙的相依關係開始觀照,直到能觀到:「你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本為一個整體……這個世界每一秒都在滋養著五蘊。自我就是五蘊的和合。」(見86頁)根植於此種體悟,方能透澈地了悟:生死是一體兩面,進而能活出同體大悲的精神。 w
T_l>u
R"
CF xo
第六章,為更清楚地證明因緣觀如何能引領入禪修者真實世界,一行禪師特別探討大乘唯識學中宇宙萬法的三種特性:遍計所執、依他起、及圓成實。再次地,他強調由禪修的觀照切入依他起之本性,進而摧破一向被堅固地認為是具有實質的虛妄自我。 D(dV{^} 9
f(!cz,y^\*
同時,為不執著這個立場的強調,他又以一個生活中的不二經驗,呈顯因果同時不二的洞察。當行文到一個如此深刻及高妙的境界,一行禪師趕緊在第七章引入一個宗教故事:一位禪修者無論志向、境界多高遠,都不忘照顧周圍的人。 g}a+%Obb
>qO l1]uF
此書中所描述的美妙超然的空性、不二的境界並不是一種想像,而是一行禪師個人為解決個人的痛苦,為高深的佛法能在現世中便能讓他人得到利益,所提出的禪法。一般初學者要在短期內,僅僅靠讀書面的字,是無法馬上達到上述的意境。 [C~N#S[]
]iFW>N*a
我們如果沉靜地檢視一下自己活過的經驗,短期內要達到上述的意境,事實上也是需要不斷地練習。果真如此,此書的內容豈不成畫餅充飢?或者只是一種禪詩意境的欣賞?更清楚地說是: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化平凡庸碌為神奇?難易與否就在讀者的切入角度。 v@s"*E/PF7
Q^l!cL| {
筆者建議讀者把此書當成「心靈操練手冊」把例子當成動畫示範,時時刻刻都拿來用,只因禪觀的修練就像練習任何一種技術;例如學開車,唯有透過實際地操作練習,神奇自然在心頭! -HuIz6
Jcs
/i
(本文作者為美國加州整合學院文學博士,現職為香光尼眾佛學院講師) T-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