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cho(laifl) 8~*
|muN.e
"Tt5cqUQoY
S8>1l?UH
t}
6QU
2000年執政的德國綠黨終於確立廢核政策,德國告別了在世界核能工業裡領導的位置,轉而晉身陽光新世紀(Solarzeitalter) 。在新世紀中不只原來反核的人士歡欣鼓舞,就連原來的核電業者也投身搶佔綠色能源市場,像西門子公司就在風力發電上大作投資(雖然也因同時把核電廠賣給中國而遭到德國境內衛道人士的抨擊),石油集團Shell公司也建立了一個太陽能中心。 K@U[x,Sx
N5_`
N)CM^$(T|
>oh7f|
B6UTo
oj
pUF$Nq>og
德國之能廢核,是因為全國都有了「核能是20世紀走不通的一條死路」的共識,基於認知到核電是一種高風險的科技,無論在人為上或技術上,都不容許有任何的錯誤與疏失。德國的核電技術裝備,雖然列屬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但到目前為止,也還是一共發生過2000起核子反應爐的故障事件,而必須停機檢修,他們甚至承認,像車諾比那樣的核災,並不見得不會在德國發生;除此之外,單就為從鈾裡提煉燃料棒,就已經污染了整個地區;另外,為了運輸輻射物質以及被存放的核廢料,都埋藏著根本站不住腳的風險。而最重要的是,至今根本就沒有安全處理掉核廢料的企劃──它會給後代子孫遺留下萬年不退的輻射物。 ?gYQE&M !
@:s(L]
Z{XF!pS%H
= j)5kY`
Wz{,N07Q#{
ZP-^10
從每一座核子反應爐每年可以生產30噸高輻射性的廢料,至少可以這樣輻射一萬年。核廢料對未來的世代而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棄物,想要安全的清除它是不可能的。就算把核廢燃料運到國外作回收再製造,也不是解決之道。從廢燃料中,其實只有非常微量是可以再利用的,而於再製作過程的本身中,就已製造出高輻射的垃圾,總計比原有的量更增加16倍。因此相對的運輸次數也會隨之升高。最後就連所謂「核電可以便宜產生」,也在撤銷國家津貼後成為虛幻的說法,因為以天然? 綠色能源,就遠比核能便宜,據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投資生產1KW的核電要花4300馬克,用燃煤要花2250馬克,而用燃氣輪機發電則只要花650馬克。 \D67J239E
%j $r"
5y^I~"_i
bbNN$-S|
Z #uxa
=^ZDP1h/}
道德的訴求,當然並不會讓廢核有充份的誘因,而更重要的是在能源轉型中,創造了蓬勃的投資機會與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原因很簡單:由於核電設備的高度自動化,需要的是大量資金的投入,對人力的需求卻則非常少;而在綠色能源以及節省能源方面則剛好相反。全德只有三萬人在核電工業裡工作,卻生產了德國1/3的電力;相較之下,風力發電只佔全德發電量的2%,就已經用到了兩萬人。這也就是說,在能源市場的分佈上,風力發電要用的工作人員是核能工業的15倍,加上晉身綠色能源,共可為新的工作領域創造出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特別是在機械與設備建造、在工程師工作群、以及技術人員....等等上,就連原來在核子反應爐工作崗位上的人也無須馬上離職,因為在這些設備被關閉幾年後,還必須面臨拆除的問題。
U</Vcz
g&&-
S,0h
&A9
IX+!+XC"U
?$$Xg3w_#
c`,'[Q5(O
西歐及美國的核電廠輸出已經有好多年乏人問津了,市場上越來越多詢問有效力的傳統發電,以及逐漸增多的再生能源。這兩方面的工業,德國都居世界領導的位置。在這個科技需求的趨勢上,在德國將推陳出新,而在外銷上更會因此而創造大量的工作位置。據能源集團Shell 的預估,在40年內,世界上的能源需求有一半會被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所取代,德國現在投入這個未來的能源技術,可以預見將成為世界上這方面革新產品的櫥窗,並在蓬勃成長中的未來市場改善外銷的機會。 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