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 《人物志》杂志深度报道:专访公民杨银波
v>`Fo[c ;VKWY
生命是一次高亢的歌唱——专访杨银波 |-V:#1wR.] 《重庆地产·人物志》杂志社记者 张妍娟 文 Qg/FFn^Kg* b+qd'
,.Z M6p\QKi y5eEEG6 ^~V2xCu! 0L/chP a
4ViVy (图为杨银波在第五届中国网络音乐节西南赛区决赛地重庆巫溪的留影)
/.e7#-+? ,7@\e&/& h_ 4*?w " YI, L/ibnGhq] (记者 张妍娟)
q3#[6! X\;:aRDS (本文系记者张妍娟女士底稿的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张妍娟的新浪博客。本文将刊载于《重庆地产·人物志》2011年1月号杂志)
Cqnuf5e>L %mmV#vwp 他被称为重庆的韩寒和“公民杨银波”,被视为中国新一代青年的“牛人”之一,是80后一代中具备苦难意识的罕见者。著名编剧李晓兵评价他是“苦行僧”,台湾作家陈柏达评价其为“圣徒”。 Z4/D38_ 他发表作品近500万字,并参与电视、电台节目近100集。作品涉猎广泛,尤为关注中国弱势底层,著有《公民杨银波》、《中国的主人》、《野草疯长》等。 VrRF2(Kn? 他创建民间 “天问图书馆”;他赶赴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并写就《蜀行记》;他替民工讨要工资超过一千万;他唱着《春天里》跻身于中国网络歌手大赛西南六强;他长年无偿奔波在推动维权与公益的大道上…… E\/[hT &YY`XEG59O 最给力的呐喊歌手
6Pl|FIJ
F 4x)vy-y 近日,由李谷一等担任全国总决赛评委的第五届中国网络音乐节全国网络歌手大赛正进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决赛阶段。在西南赛区的十强选拔赛上,有一位歌手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演唱因被农民工翻唱而大火的《春天里》时,情绪激扬,跪唱落幕,被浙江台州电视台首先瞄上,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了一席话:“今天我这颗心是真的,用真感情呐喊出来,为底层而唱。”他由此被媒体称为最给力的歌手。
M584dMM 在喧闹的镜头里,也许没有人注意到为底层呐喊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此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歌手,一个唱歌带着激情摇滚风的新歌手,比起同台的九零后,他不年轻,但是很有味道。同台比赛的朋友也只仅知道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创作型歌手,他们中有的歌手就准备带着他创作的《新天涯歌女》参加最后的全国总决赛。
A*DN/lG “音乐是我的梦”,杨银波这样定义歌唱。多年前,当十三岁的杨银波站在音乐课的台上唱起“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时候,他已经被老师称为“唱歌能让人听到心里去了”的好苗子。跟大多数的80后一样,他喜欢朴树的歌,喜欢崔健的摇滚,喜欢听汪峰的歌,比如《信仰在空中飘扬》。跟大多数80后不一样的是,英文很好的他受国外乐队的影响很大。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并不独特但很狂热的念头”。他将Guns N' Roses(枪炮与玫瑰乐队)、Nirvana(涅磐乐队)等国外重金属、朋克、摇滚的伴奏,作为歌曲的旋律,自己重新以中文填词、演唱,表达自己蓬勃的思想情绪。就这样诞生了《刻骨铭心》、《杨银波》、《自由歌》、《与妻书》、《重庆重庆》、《王佩英》、《大地》等一系列歌曲。
KR$Fd “我不希望国人总听迪克牛仔、动力火车式的情歌翻唱,我要在歌曲中传达一股精神,传播一种思想,应激发人的深思。”杨银波这样定义自己的音乐理念,这也是他参加两次歌唱比赛的原因。当大多数歌手在卿卿我我的情歌里吟唱时,他选择了为底层而歌,为自由而歌,为这个美丽世界被遗忘的孤儿而歌。
'l5 .*`^dt 尖子生的“韩寒式退学”风波
x$-kw{N
)$S=iL8( 杨银波出生在重庆偏远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老师李培文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去他家时看到的情景:“草房很破,瓦房很烂,屋里的泥巴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听他爷爷说这是杨银波的父母用三年的过年猪肉才买下来的土墙房子。”在这房子的周围有杨银波自己亲手培植的花园。从这里,能清晰地眺望长江。年少时的杨银波就曾无数次地站在这里眺望远山和长江,驰骋着自己的梦想。
1@OpvO5 十岁的时候,随着父母的外出打工,杨银波成了中国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过早地懂得了人世的薄凉和生活的艰辛。他很聪明,也很用功。在学生时代,杨银波曾获“市三好”等一大堆荣誉,是萱花中学的年级第一和老师眼里的宠儿。因为成绩好,他被特许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
时间,学校的图书馆有他固定的位子:“两个馒头,就可以在图书馆泡一整天。”回忆少年时代,他扬起嘴角,这样说。李敖、柏杨、龙应台、余杰等作家的作品影响了他的当时和后来,少年飞速的成长,对于困顿,对于贫穷,对于自由,开始有了自己新的认知和思考。
4E.9CjN1> 17岁的时候,他以笔名金甄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处女作《写给我的家人——中国人》,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录于经济日报出版社的《百年遗嘱》一书,这打开了他的写作之路,也让自己的笔触成为一个时代的小小历史剪影。
k'O.1 也是在这一年,他读到韩寒一鸣惊人的《杯中窥人》,只是开头就让他深深震撼和共鸣:“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这个大他一岁的韩寒用犀利的笔写出了他看到而没有道出的一切,他觉得亲切而感动。“我和韩寒心路历程很像,就好比他就是我哥一样,虽然我们写作的路不一样,然而殊途同归,而且越来越近。”
U2YY 十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杨银波依旧高度关注着韩寒和他的作品。“韩寒是最像青年最像公民的那个人,他写的东西也是公众视野里大家关注的话题,比如自由,比如人权。”他用赞赏的语气来谈论韩寒,也谈论韩寒的《独唱团》出版审核之艰辛和非凡意义所在。在港台和大陆公开发行的知名期刊《长城月报》2010年第8期还能找到他写的《<独唱团>:萌芽的公民力量》。
fr(Ja; 永川萱花中学是重庆直辖市重点中学,杨银波在这里度过了他“最潇洒、最随意、最果断、也最痛苦”的两年多高中。他在这里遇到了启蒙老师卢伟,遇到了颇具批判思想的政教处主任陈治奇,遇到了自由主义风格的英语老师唐伟,遇到了引领他走入文学之门的樊尧老师,也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朱平老师。如今,这些老师依旧常常看他发表的文章和主编的《壹刊物》,并称他为萱花中学的骄傲。“我深深地感谢这些老师。”杨银波也从来忘记过这些他青葱岁月的领路人们。
imif[n+]}d 有趣的是,杨银波退学的那一年恰好也是韩寒退学的那一年,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他不像韩寒门门功课挂红灯,是以尖子生的身份退学的。“对专制教育痛恨到了极点。尤其是文史类,特别窒息人的灵魂。”已经学会独立思考的杨银波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他告别了让他怀疑的教科书,走向了社会这个大家庭。他的退学当时在萱花中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据说他间接影响到别的同学退学。
hdw.S`~}% $(D>v!dp “按想的去说,按说的去做”
\#%GVru! ljK?2z> 退学后的杨银波,边打理家里的农务,边在家自修,这种一边劳作一边读书的方式在别人看来很辛苦,他却怡然自得,这期间他得以阅读大量的法律、文学、时事政治等书籍,方圆百里之内能借的书他几乎都借来看了,而属于自己的书更是翻的破烂,说韦编三绝也不为过。2001年他以笔名“斗志”介入互联网写作,并发表半自传体的长篇小说《野草疯长》。这一年,也是他的十八岁成人年,这一年,他成为了法律意义上一个具有选举权的“公民”。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