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在孙见坤案上我支持陕招办的决定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6   
来源于 原创 分类

在孙见坤案上我支持陕招办的决定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水做的鱼 从 热点追踪 移动到本区(2010-08-26)
根据凤凰网资讯转载《京华时报》2010826日的报道《复旦大学请求录取国学特长生,陕西招办立场强硬》称,孙见坤在国学方面颇为见长,经过两轮面试,复旦大学决定将其列入20105%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验名单;但在今年高考中,孙见坤……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了6,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对他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因此,孙见坤并未被投档至复旦大学,对此复旦大学“8位面试过孙见坤的教授联合签署了一封请愿书,……通过招生委员会呈递,由复旦大学的领导小组开会讨论通过,……复旦大学和陕西省招办的电话、文书沟通,…….还曾专门派出老师前往陕西沟通;但最终陕西省招办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大学 f+vVR1  
.]Mn^2#j  
对于此事,我首先声明我的立场,我支持陕西省招办的决定;同时我也赞同复旦大学的努力,他们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已经尽力了,并且一切努力都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 (P6 vOo  
u1K\@jlw  
支持的理由之一,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一条,但却是最核心的一条,那便是——孙见坤同学的偏科实在太厉害了,不能算是我们当今素质教育成功的典范。固然,我们不欣赏高分低能,我们也鼓励对于一方面有特长的人在另一方面放宽要求,但这个放宽是有尺度的,而不能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作为我国顶尖大学之一的复旦大学,对于孙见坤同学,恰恰是考虑到了其在国学方面的专长,所以没有严格要求高考分数,并且把标准放宽到了极限——一本线。但这么宽松的标准,孙见坤同学都未能达到,这并不能说明标准过严,只能说明孙见坤本人在综合知识方面存在这重大缺憾。我个人认为,如果一名学生在某一学科可以见长到令人瞩目的地步,但却连一本线都过不了,那只能说明她/他在其他学科方面差到了不可接受的地步。如果这种学生也能上复旦,那么对于复旦及孙见坤本人而言都不是好事。有人将此事与钱钟书一事并提,认为孙见坤没有钱老那么好的福气,没能赶上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我要反问:就算把钱钟书他老人家拖过来参加高考,他会连一本线都过不了吗? AY_Q ""v  
0=v{RQ;W4  
支持的理由之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复旦大学求贤若渴值得鼓掌,但一切努力都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没有仰仗名牌而耍大牌的行为更值得尊敬!反之,陕招办的决策,属于有法必依,应当被推崇而不应当被指责。固然,我们可以争议这种招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但是在确实修改之前我们必须遵守、严格遵守。或许,本案中孙见坤同学是一位牺牲者;但是恰恰是这种严格遵守制度的做法,才使得诸多偏远农村的穷孩子、下岗职工的后代们可以有公平的机会走进一流大学的校门。否则北大、复旦的校园里将坐满了不学无术但家中有权有钱有背景的孩子们,到那时,我们将不用为孙见坤一人的悲哀而哭泣,而要为我国从此再无人才而绝望。 ^+?|Qfi  
(sw-~U%  
对此,新华评论转载了《新京报》于2010826日发布的评论《陕西招办卡人:一场权力博弈的闹剧》,称陕西省招办卡住孙见坤,与严守规则没有多大关系,没有捍卫规定的尊严这么高尚,实质是在招生权力上与高校进行博弈。或许,这是事实。但我个人认为,这个事实仅仅是在探讨陕招办做此事的出发点是高尚还是低俗;可是,低俗的出发点并不能证明这件事情做错了。 pJ, @Y>  
5, b]V)4  
而该文认为陕招办做错了,并认为这次可以对孙见坤网开一面。有一段是这么说的:其一,虽有规定,但规定是为了防范腐败而非卡住人才,当教授们证明这确是个人才,与关系和条子毫无关系时,规定当然应灵活把握。并非死守规定才叫尊重制度,为公认的人才不拘一格会使制度更让人敬畏。其二,破格会让规定开了坏头也是不必要的担忧,这种公开透明、经得起阳光考验的破格,不会给腐败开口子。只有见不得阳光的、偷偷摸摸、暗箱操作给关系户破格,才会使腐败接踵而至。 d`Q7"}uZ  
%IBL0N QT  
对此,我认为是记者太过理想化了。其一,什么叫教授证明这却是个人才?在孙见坤案中,我愿意相信孙见坤是个人才;但是我们知道,在我国这种大学教授成把抓的情况中,找八位教授写封推荐信的难度,我不敢说没有,但充其量也就跟在上海世博会排挤小时对参观一个美国馆差不多——并不是很难。如果今年对孙见坤开了这个口,明年冒出几万名拿着八位或以上大学教授的推荐信的孩子也是非常可能的。 #l1Qe`  
`Iy4=nVb  
其二,与关系和条子毫无关系时,规定当然应灵活把握。可是,怎么才叫与关系和条子毫无关系?前面已经说了,八位教授联名推荐也不能说明。事实上,站在法理逻辑来考虑,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证明的,所以我们在法庭上才不强求犯罪嫌疑人自己证明自己无罪,而是让公诉方证明其有罪——如不能证明其有罪、即认为其无罪。回到这个案子里,正确的逻辑应当是: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这与关系、条子有关系,则认为其没有关系。但是,前面所述,等明年冒出上万名拿着诸多大学教授推荐信的孩子的时候,你让我们各省市区的招办如何证明哪些是走后门的?并且,如果招办自己想徇私枉法,也就更可以以此为借口了——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该人的教授推荐属于拉关系、递条子行为嘛。进而,一大批有的人,借着这个缺口,可以堂而皇之的打着无罪推定的旗号招摇过市。为避免此种情况,我们只有一种办法——不留缺口。 /&ygiH{^  
e,A)U 5X  
其三,为公认的人才不拘一格会使制度更让人敬畏。这句话我看不出任何逻辑,连反驳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算了,不说了。 Ul Mi.;/^  
]B9 ^3x[:  
其四,这种公开透明、经得起阳光考验的破格,不会给腐败开口子。恕我直言,我并不认为孙见坤案足够阳光。至少,孙见坤父母是做什么的,我们知道吗?有谁能保证孙见坤父母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中就绝没有一个能跟复旦沾上边的人呢?当然,我并不是要质疑孙见坤,我相信他的能力;但我要说,如果本案的这种透明程度已经算阳光的话,那将必定会给腐败开口子。等到明年,一大群压根儿不知道背景是谁的孩子拿着清华、北大、复旦等等教授的推荐信和一个校内活动的获奖证书来到招办时,你能说把他们送去名校就经得起阳光的考验吗? ?TEK=mD#u  
#p yim_  
所以,或许陕招办与复旦之间关于招生权之间存在着过招的嫌疑,但陕招办的决策没有错误,主张对孙见坤网开一面的建议实在是有些很傻很天真,太简单、有时太幼稚。 ``?6=mO  
ZI ?W5ISdg  
  'PdmI<eXQ  
>{Rb 3Z]  
此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新华网就此事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发现民意很具有规律性。大家对于陕招办决策的支持随着学历的上升而上升,低学历者大多反对陕招办的决定,而高学历者支持陕招办的相对较多。此外,不同行业对于此事的看法也有所差异,外企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较多地反对陕招办,而政府公务员和学生则较多地支持陕招办。这其中是否也折射出我们教育环境、生长环境中的一些影子呢?  wz -)1!  
!D.0 (J  
  ;BH>3VK  
|kiJ}oy  
最后,可喜的是,复旦大学的努力虽以失败而告一段落,但复旦的教授们没有完全抛弃孙见坤,他们表示将来愿意招孙见坤同学来复旦读研。这对于孙见坤而言是好事也是警示:孙同学必须在这大学四年里好好把英语和政治给补一补,不要在偏科瘸腿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如果到时英语和政治连最低分数线都达不到的话,恐怕又会是悲剧的重演。到时候,怨不得别人只能怨你自己,因为四年的努力足以把英语和政治混出一个最低分数线的水平了。 FquFRx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水做的鱼 威望 +8 2010-08-26 原创内容
隐藏评分记录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6   
顶! HW7FP]NH  
 [EHrIn  
赞有理性的思考!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辣婆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6   
这样的事要换在美国的常青藤教授写信又如何?说到底,国内大学里的教授太水,不权威,不让人放心。
有什么用?
乐淘淘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10-08-26   
孙见坤不过是非信任社会的牺牲品  [zt]
 [东莞时报] 4u:0n>nJ1  
Q 2~5"  
  ○ 本报评论员 张若渔 6GOcI#C9C  
?9U:g(v  
  19岁的西安少年孙见坤在国学方面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天赋和造诣。而天才总是残缺的。除了国学,孙见坤的其他科目皆表现平平,造成了今年的高考失利,甚至没达到陕西省的一本线。复旦大学惜其才华,愿意破格录取,但谁能想到,陕西省招办竟然成了一个顽固的掣肘者,“没达到一本线就不能破格录取”,招办方面的立场格外强硬,油盐不进。(详见今日A16版) &y:CW>T$/X  
]O!s 'lC  
     陕西省招办的态度耐人寻味。按照一般的逻辑,我们甚至很难理解其表现出来的强硬,为什么不能顺水推舟呢?难道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吗?但不,招办方面睥睨了惯常的思维和行动,它对于规则的坚守,战胜了做“顺水人情”的世故和乖巧,而且不惜与舆论为敌。就此而言,陕西省招办倒是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J^H =i)A  
'm1.X-$V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陕西省招办对于录取规则的维护,固然令人刮目,却也实在有失广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因为招办方面的阻挠,孙见坤失去了上复旦的机会,那才是真正的杯具。所谓“破格录取”,不就是给那些学有专长的孩子们准备的制度设计吗?如果“破格录取”也要有一大堆的前提条件,那其意义到底所剩几何? =hX[  
)bWrd $X  
    我们当然理解陕西省招办的顾虑,“如果这次为孙见坤开了这个口子,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来年将冒出更多的特例,分数不达录取线,却可以通过校方和教授的坚持,进入名牌大学。”——怎么来理解这种顾虑呢?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良苦用心,但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抵御招生腐败缺乏自信的表现,亦即陕西省招办似乎并不认为自己有充分而完全的能力拱卫“破格录取”的公信力。 "xwM+AC  
c>Z*/>~  
    如果继续引申下去,我们几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孙见坤痛失上复旦的机会,那他就是招办唯恐引腐败烧身的牺牲品。因为自己抵御招生腐败的能力不足,所以孙见坤千万别给我惹麻烦——这样的逻辑,到底是令人尊敬还是令人鄙夷呢? C%H9[%k  
@oH[SWx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有个判断,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很多良好的制度无法执行下去或者被现实异化,根本原因就是“基础秩序的缺失”。孙见坤的遭遇当可援为一例。如人所见,“破格录取”这样一个本性良善的制度安排,一旦深植于现实,立即变得驳杂错综起来,诸如“权钱交易”、“赢者通吃”、“暗箱操作”等潜规则,几乎是毫无障碍地附着其上,令其迅速堕落,变得声名狼藉,难以为继。 aMCO"66b  
K=kH%ZK  
    无论是陕西省招办的迂腐之举,还是复旦大学为了录取孙见坤所做的“前所未有的努力”,所证明的不过是基础秩序缺失之下,社会各个方面的进退两难和高昂的交易成本。更令人痛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损失的恰恰是最核心和最宝贵的东西。 v}il(w;O  
Ge}$rLu]0  
    孙见坤最终能不能成为国学大师远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让她的优秀儿女专其所长、人尽其才,那才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可悲的事情。相比之下,陕西省招办的抱残守缺,不啻为一种野蛮的扼杀。 ! sYf<  
我书无(吾)心,我写无(吾)意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10-08-26   
        国内特招的,不要太多。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10-08-26   
http://www.zcbl.net/?viewnews-3342.html 5h(jeT8"  
*zSxG[s  
楼主就是张瑾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10-08-26   
转:陕西招办不放孙见坤有理
陕西招办不放孙见坤有理 y*(_\\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8月27日08:52 ~%KM3Vap  
wEK%T P4  
  【事件】今年高考前,孙见坤参加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而举办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全国各地3000多名考生参赛,通过论文从中选拔出58人,孙见坤递交的论文题为《〈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获得了一等奖。之后的两次面试也很顺利,前后共8位专家一致认为:学校要通过自主招生录取孙见坤,即:只要孙见坤的高考分数能上一本,复旦大学就会录取。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孙见坤选择了复旦大学。然而,让孙见坤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因为低于陕西一本分数线6分,他最终还是与复旦大学无缘。【复旦8位教授请求“破格录取国学奇才”遭拒】 iRouLd  
() <`t}FQ  
  中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 “国学奇才”孙见坤今年高考考了553分,比陕西省一本线低了6分。就是因为这6分,即使他有复旦大学8名教授的联合请愿书,也还是无缘复旦。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曹景行作如下点评: -4%]QS  
p Dm K  
  曹景行:孙见坤因高考差6分进不了复旦大学。近日,关于这件事的议论很多。不少人批评陕西省招办墨守成规,不能灵活变通,以致埋没人才。但实际上,陕西省招办的做法有他们的理由,孙见坤的考分确实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6分。如果一旦破例,陕西省招办2011年就可能遇到一大堆要求同样破例的,将无法抵挡。 To^# 0  
kyK'  
  问题是复旦大学既然认为孙见坤是罕见人才,能不能打破现有招生规范的束缚?也就是说,不按照招收本科生的方式来吸收孙见坤进复旦大学,用某种特殊的形式让孙见坤跟随教授研究国学。如果孙见坤确实是人才,经过几年的专门教育,他应该会有所成就。而以这样的成就,他可以跳过本科,以同等学历读研究生读博士生,甚至连博士学位都可以不要,破格当教授。 \AHY[WKx  
59K}  
  现在的关键不是指责陕西省招办,而是复旦大学能否拿出勇气把人才吸纳过来。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10-08-26   
引用
引用第5楼renée于08-26-2010 19:03发表的  : yz8-&4YRNd  
http://www.zcbl.net/?viewnews-3342.html yqYhe-"  
Ia'x]#~  
楼主就是张瑾 htV#5SUx&  
_2#zeT5  
NA=#> f+U%  
楼主在帖子分类里说是原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阿散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10-08-2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乐淘淘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10-08-26   
引用
引用第8楼阿散于08-26-2010 19:14发表的  : TN J<!6  
如果孙见坤是官员子弟,一切都不需要争论,直接就进去了。。。呵呵。。。 :fRmUAK%  
{=s:P|ah  
是啊,要政治好,政治好。。。。无非有个官员爹妈,政治不好也就好了。。。。呵呵 FOeVRq:#  
% Oz$_Xe  
c%ZeX%p  
是啊,是啊,只要“把英语和政治混出一个最低分数线的水平”,就好了。  oHOW5  
可惜了,这孩子。谁让他把最重要的 “ 政治 ” 学成不及格呢。 phr2X*Z/)Y  
我书无(吾)心,我写无(吾)意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10-08-27   
回 5楼(renée) 的帖子
是的,我是张瑾。没想版主也去真诚辩论网?抑或说我以前就有幸认识版主?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10-08-27   
补充一点:我并不是反对“不拘一格降人才”,我非常赞同这个。但是我觉得,“不拘一格”也不等于“出格”。复旦大学能够把要求降到仅仅是一本线,已经够“不拘一格”的了;再往下降,就要“出格”了吧?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10-08-29   
被媒体误读的国学天才孙见坤 实乃18岁抄袭大师 "g x5XW&  
www.xixik.com  2010-8-29 16:48:42  资讯来源: 嘻嘻网   @:S$|D~  
方舟子炮轰“国学天才”剽窃 指其无才无学无德 +`Q PBj^  
U,oD44  
方舟子博客爆料:“国学天才”的《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则是剽窃自秦孝仪《蒋公纪念歌》,看开头就知道了:“翳惟国父,中山孙公。巍巍荡荡,民无能名。”剽窃自“翳惟总统,武岭蒋公。巍巍荡荡,民无能名。”后面部分也是这么抄的。不仅无才无学,还无德。 \%w7D6dEZ  
:jZ*,d%1={  
看了“国学天才”的得意之作《《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不过是东抄西凑普及山海经的大路货,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胡思乱想,看不出有任何过人的国学修养。这竟能获得复旦博雅杯一等奖,成了复旦教授要求破格录取的资本,以后我若不幸遇到复旦国学教授,都要怀疑是遇到江湖骗子了。 [ P.@1mV  
$.ymby  
复旦招生办主任对新华社记者说,复旦专家对孙见坤的评价是“他在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我看到的却只有极佳的剽窃潜力。复旦专家莫非是在找剽窃接班人?当今“国学大师”、“国学天才”都是欺世盗名之徒,我本来以为能在名牌大学混的国学教授总该还有点斤两吧。 r$b:1C~  
_ pY   
由此可见,在腐败与不学无术同时横行高校的今天,高校自主招生绝对不可行。陕西招生办无意中做了一件好事,让一个没有表现出任何国学天赋、还靠剽窃蒙人的人失去了成为欺世盗名的“国学大师”的机会。 z2rQ$O -#  
xnl<<}4pJ  
孙见坤同学那篇《你打炮我成灰》的博文只证明了陕招办做了一件不利于己当然也不利于他孙同学的事,没证明陕招办做了一件不对的事。“佞子祸学于丰镐”之说也就成了笑料。另外,很难相信一个对全人类共同的学问不热爱也不及格的人,在吾国独有的学问——所谓国学这块千年口香糖上能嚼出“配享文庙“的成就。 ~+nS)4 (  
r0~7v1rG  
国学天才的诞生记:孙见坤究竟是不是“国学天才” :`{9x%o;  
V->.|[J  
孙见坤的“七言读”立此存照 B=Xnv*e  
fG u5%T,  
读《全集》,兼怀静安先生 RH<@c^ S  
sqm%iyC=q  
此七字唱乃三载之前为祭先生弃世八十而作,今先生《全集》梓行,予得添购一套,攻读在即。故重发此篇,词句一仍其旧,以求存其原貌。 K~7'@\2 ?  
Ytl:YzXCi  
考释殷契得真史,辨识周铭订书经。 lH6Cd/a  
vN{vJlpY  
校读汉简知逸闻,细研敦煌获亡籍。 F@>w&A ~K  
:GN)7|:  
蒙元旧史考证新,西北地理胸中烂。 VFe-#"0ZO  
OwNAN  
先儒故礼公最精,六经要旨先生通。 Xulh.: N}  
#]?,gwvTf  
讲义卅篇证古史,文集两编阐义理。 )v*v   
>g5T;NgH9  
词话一部号人间,人间千载未得见。 gg lNpzj  
0-8ELX[#  
伶人知音戏者师,红楼奇梦开新篇。 P Xyyyir{  
$=\oJ-(!@S  
班马有才真不添,先生有道出素王。 |usnY  
2&^,IIp  
昆明一跃何其壮,堪比屈子沉汨罗。 ~0VwF  
(Q}PeKM?jq  
挣得干净杏坛地,年年涕泣对仲尼。 /V#MLPA  
]3gYuz|  
方舟子称读了自称“千载之后,我会是配享文庙的国学大师”的“国学奇才”写的“七字唱”,笑喷,没才没学,半通不通,连普通中学生的水平都不如。我们可以原谅一个没有才气的年轻人的狂妄,却很难原谅复旦那几位国学教授。当今国学水平之低再次超出我的想像。 b|X>3(  
C!aX45eg  
孙见坤究竟有没有剽窃?请看下文对比…… E&RoaY0  
FiV^n6-F`  
孙见坤所作的 h1Ke$# $6  
qg_>`Bv"a  
《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 \_iH4< #>  
uf{SxEa  
翳惟国父,中山孙公。 8r7/IGFg  
yrxx+z|wR  
巍巍荡荡,民无能名。 Ktg&G<%J0  
{q5hF5!`)  
革命实上追汤武,为学则直承孔孟。 Z&~k]R0y  
Y;a6:>D%cT  
黄花碧血,盈浩气而弥天地。武昌首义,挥天戈以复中夏神器。 9Q SUCN_  
kcg)_]~ 6  
使亿兆之众精诚何易,使夷酋投服复皆不受敌之胁从。 }M"-5K}  
EGQ1l i'B  
使万千仁人志士共谋华夏复兴之业而卒使之成。 y>)mSl@1y  
"wc`fg"3  
使后世子孙仰敬不息,馨香明德永世无穷。  y)N.LS  
cH qvkN`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犹当愧其未之能行。 b&hF')_UOz  
\GjXsR*b5  
以三民主义建我民国, o=a:L^nt,  
~G|{q VO7A  
以五权宪法植我民主, UD Iac;vT  
~NNaLl  
以建国方略厚我民生, w]]x[D]L  
&5kjjQ*HB  
以一己必死之身立民族不朽根基。 :ofE8]  
5n|MA  
民族,民权,民生,奋斗,革命,中华民族于焉复兴! ,g<>`={kK+  
y1@"H/nYJ  
奈何军阀乱国,神州如沸如焚。 hq|j C  
[#H8=  
中怀饥溺,卧火抱冰,乃眷西顾,日迈月征。 ,iA2s i  
u;l6sdo  
如何天不讳祸,一旦夺我元戎! z1}tC\9'%  
Y\\3g_YBF  
沧海雨泣,神州晦暝,国丧慈父,民失师导。木铎喑哑,金玉不鸣。 SdEb[  
@O  @|M'  
化沉哀为震雷,合众志为长风,纵九死而无悔,愿神明兮鉴临。 dK=D=5r,  
[)b/uR  
誓继此未竟之功,誓振我家国社稷,誓遵此遗教遗训,誓成我中兴大业。 j`LT`p"9S  
"K4X:|Om"  
锦水长碧,钟山长青。国父风骨,山高水长! ve64-D  
t<KEx^gb  
翳惟国父,中山孙公。 `Cb<KAaCH  
MkluK=$  
巍巍荡荡,民无能名。 ^c; skV&S  
2i4Dal  
上文转自孙见坤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65aaf0100hji1.html 未修改标点符号。 2vk8+LA(6  
Sgjr4axu  
下文是秦孝仪所作的《蒋公纪念歌》 MJ*oeI!.=  
h0y\,iWXb  
《蒋公纪念歌》 ?kT~)k  
'vf,T4uQ"  
词:秦孝仪 曲:黄友棣 x~3>1Wr#M  
e+]YCp[(  
翳惟总统 武岭 蒋公 #b]}cwd!  
(rY1O:*S  
巍巍荡荡 民无能名 B?/12+sR  
e>)}_b  
巍巍荡荡 民无能名 LyCV_6;D  
i?P]}JENM  
革命实继志中山 @; j0c_^"!  
[nhLhl4S  
笃学则接武阳明 H|(*$!~e  
E| 8s2t  
黄埔怒涛 奋墨絰而耀日星 d~Z:$&r  
Bv |jo&0n  
重庆精诚 製白梃以挞坚甲利兵 #nMP (ShK  
Eo25ir%  
使百万之众输诚何易 *y[~kWI  
K4VPmkG  
使渠帅投服复皆不受敌之胁从 e\|E; l  
]0/~6f  
使十数刀殂帝国取消不平等条约 而卒使之平 RY'\mt"W2  
>.k@!*  
使骄妄强敌畏威怀德 ]UpHD.Of[t  
'%JMnU  
至今尚犹感激涕零 YA8yMh*4D?  
&H p\("  
南阳诸葛 汾阳子仪 U4mh!  
U_zpLp m^  
犹当愧其未之能行 v J,xz*rc`  
c,[qjr#\>  
以新生活育我民德 *YE IG#`  
['9OGV\  
以宪政之治植我民主 #h5Hi9LKf  
)Or:wFSMq  
以经济建设厚我民生 ZRVF{D??"%  
<R]Wy}2-  
以九年国民教育俾我民智益蒸 Qbe{/  
&bOodkOb  
伦理 民主 科学 革命 实践 力行 Y GcY2p<  
WLj_Zo*^x  
中华文化于焉复兴 Ff1M~MhG  
tM?I()Y&P  
奈何奸匪叛乱 cbg3b i  
OU Yb-  
大陆如沸如焚 :,J86#S)  
PauFuzPP  
中怀饥溺 卧火抱冰 T_;G))q'  
e[py J.  
乃眷西顾 日迈月征 .q;RNCUt  
F4aJr%!\6S  
如何天不悔祸 D$^7Xhk  
&55uT;7] a  
一旦夺我元戎 y(p: )Iv  
ht[TMdV  
沧海雨泣 神州晦冥 ogh2kht  
ud~VQXZo  
孤臣孽子 攀木腐心 \gPNHL*  
0,i+  
孤臣孽子 攀木腐心 { &JurZ  
Y9(i}uTi  
化沉哀为震雷 ,y{fqa4  
1J!tcj1(  
合众志为长风 (WU~e!}  
[wpt[zG  
纵九死而不悔 {(zL"g46  
COl%P  
愿神明兮鉴临 S)AE   
C*6bR? I9  
誓诛此大奸元恶 N?u2,h-  
:XZJx gx  
誓复我四明两京 *b7 ^s,?  
}M"'K2_Z  
誓弭此大辱惨祸 <?`e9o  
1>O0Iu  
誓收我河洛燕云 S+\Mt+o  
56~da ){gd  
锦水长碧 蒋山长青 uJAB)ti2I  
j Wb\"0)  
翳惟总统 武岭蒋公 khO<Z^wi[  
,~68~_)  
巍巍荡荡 民无能名 4VL!U?dk  
xBx?>nN  
巍巍荡荡 民无能名 x:D<Mu #  
a!6OE"?QQ  
【发表评论】  来源: 嘻嘻网 作者: 叶文琪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10-08-29   
方舟子质疑“国学天才”孙见坤:看古籍速度快过陈寅恪?ZT
方舟子质疑“国学天才”孙见坤:看古籍速度快过陈寅恪? 6`PGV+3j  
2010年08月29日 17:35金羊网-羊城晚报 @5nkI$>3z  
CEJG=*3  
p44uozbK  
羊城晚报讯 连日来,被贴上“国学天才”标签的陕西考生孙见坤,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开始发生了逆转———先是复旦大学招生办澄清,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而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日前也在微博中发起对这位“国学天才”的质疑:从8岁起至今阅读过两千本古籍,平均一年阅读200本古籍,两天不到就读一本,难道比陈寅恪还牛?! P)o[p (  
,C12SM*@  
方舟子日前在新浪微博中说,如果按照孙见坤对古籍的超常阅读速度,“从8岁起至今阅读过两千本古籍”,那么,就意味着他平均一年阅读200本古籍,两天不到就读一本,“比陈寅恪还牛”。方舟子表示:“这个年代不仅缺乏大师,也缺乏常识,连高中生都知道怎么出奇制胜吓住不学无术却爱附庸风雅的考官,乱写古文古体诗、乱用生僻字、胡编甲骨文……”他还称,“看了‘国学天才’的得意之作《<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不过是东抄西凑普及山海经的大路货,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胡思乱想,看不出有任何过人的国学修养。这竟能获得复旦博雅杯一等奖,成了复旦教授要求破格录取的资本,以后我若不幸遇到复旦国学教授,都要怀疑是遇到江湖骗子了。” I]S(tx!  
cqU/Y_%l'  
方舟子的尖锐言论,得到了不少学术界人士的支持。越来越多人认为,媒体早前报道涉嫌夸大。(小区) jzOMjz~ :)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10-08-29   
谢谢renee。   Y~\xWYR  
Y(;[L`"  
真喜欢方舟子。 K {N;k-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10-08-29   
        不知妳上不上新微博? 0~ I) /T  
       方舟子今天被人暗算了。 ~d1RD  
        见柴静的博客 F u=VY{U4  
g&20F`.N*>  
方舟子遇袭(2010-08-29 20:52:36) zqE Z+|c=  
转载标签:杂谈   G}OrpPP  
^ K@ GK  
6(;[ov1  
刚回到家,听到方舟子遇袭。 er}'}n`@q  
Q0cf]  
给他夫人打过电话,说他现在人在警察局,稍后去医院检查。 !ilDR<  
k/f_@8  
他眼睛里被喷了某种刺激性物质,腰部被锤击。受了轻伤。 X=RmCc$:  
_rWXcK3cjr  
暴力想让人恐惧,但暴力的实质才是恐惧。 +GEKg~/4e  
=:T:9Y_i  
它没有说理的能力,只能恫吓,这是何等虚弱的内心。 63\>MQcLy  
ToCfLJ?{  
GTX&:5H\t  
="*C&wB^  
我和方舟子曾经因为干细胞研究一事,有过争论。之前我们有过多次节目的合作,不影响他很激烈地批评我。 m3ZOq B-  
e @MCumc~+  
之后我做浙大论文造假调查,采访他,谈到被举报人认为举报者的动机卑鄙,他说过一句话“科学问题,应该不问动机,不问态度,只问事实” 9# ay(g  
zCN;LpbEJY  
采访完送他出门,外面大雪,他打上车,回身招手柔和微笑,让我回去。 (Y?yGq/  
S6Xw+W02  
第二天有批评我节目的文稿,他一样放在网站最显要的位置。 ,wy:RVv@e  
2FtEt+A+'  
这次他约我写新书的推荐,信中除了此事,就是对我刚播出的节目中一个细节不留情面的批评。 @n y{.s+  
NxRiE e#m  
在科学问题上,不问动机,不问态度,只问事实,他践行这句话。 :=KGQ3V~eK  
'3 ,JL!  
拿不出事实的人,才需要拿出铁锤。 t5[JN:an  
[+2^n7R  
2yg'?tpj  
J!qEj{  
前一篇博客里我贴过对他新书的推荐,在这里再次贴出“方先生的行文说话的风格有争议,但作为一个记者,我认同他‘对真相要有洁癖’的说法,真相不能附加任何前提,不能强制要求真相长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脸,那样的结果很可能是普遍虚伪的产生。方舟子的观点并不代表正确,但唯有更精确的事实才能辩驳他,唯有这样方式的辩驳,才能保证科学本身‘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自由。” ]7ZC>.t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10-08-29   
方舟子在哪里遇袭? 中国还是美国? G5@@m-  
m^ &mCo,  
方舟子,韩寒,李承鹏等,不仅才气横溢,更重要的是有无限的勇气。 他们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功臣和英雄,但他们的家人每天该是如何地提心吊胆啊! JC-yiORVr  
2/NWWoKw  
敬佩! 支持! O? <_,-.  
wenwendy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10-08-29   
回 16楼(xiaolu) 的帖子
同意。。。。 x}24?mP  
z?g4^0e  
我一直觉得方舟子在美国。。。不过看着遇袭事件,又觉得像在中国。。。 YS6az0ie  
k3eN;3#&  
唉。。。。。
感恩,平安,喜乐,惜福。。。
annaxiaohong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10-08-29   
方在中国。 本次遇袭很可能跟前一阵子的西太洋学历事件有关。 e=$xn3)McY  
!I  P*  
同情,支持,愤怒。 N>iCb:_ T;  
%5w)}|fw  
不知警察们能否还他一个公道,找到幕后主使?
annaxiaohong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10-08-29   
排除剽窃嫌疑, 如果孙见坤真的这么有才华,我觉得偏科什么问题都不能说明。 谁说读大学就一定要全才?偏才就不是人才?既然复旦都同意让他入学,招办有什么理由不同意?不明白。 _)\,6| #  
$VNn`0^gF  
陈景润是不是人才?可是他是全才吗?谁都知道他只有数学好。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