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萨苏 Ly
kB2]T
十年前,我曾被一段话感动。我认识的一个年轻法官让我把这段话翻译给外国专家 -- “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问题,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6)]zt
JS!`eO/8
十年过去了,中国一直在努力,也有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仿佛这个国家的成功在和问题赛跑。 nb30<h
7l+:gD
那么,有没有跑赢的可能,还是我们在走向深渊? 2lu A F2
_xmS$z)TO
每次回国我都在寻找答案,用自己的眼睛。 P
\rA>ZY
n>XfX
t =
我看到问题,但是也看到希望。。。 {<P{uH\l
)c<X.4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XU*4MU^'
K ; eR)
老萨所写,只是自己所见,但至少是自己的眼睛所见,即便只是一个局部,也说明着它的存在。 NMvNw?]
[uLpm*7
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候需要一点勇气,因为写好的,别人会说你五毛,写坏的,别人会说你五美分。老萨两头都写,结果上次有朋友给了老萨一个哭笑不得的评价。。。 "y7IH
GJ\3
kSfNu{YS
其实,写你看到的,写你被感动的就是,好的写,坏的写,否则都是不能直面自己的良心。 d69synEw>k
lf9mdbm
这两天过周末,老萨也偷点儿懒,跟着朋友到景山走走,结果,得出了这样一个可能让人觉得有点儿古怪的结论。 I1)t1%6"vJ
GbwqrH+
这似乎是胡话。五十岁的人,已经给社会贡献了半辈子,无论如何到了一歇肩的时候,如果一个国家依靠五十岁的人去支撑,这个国家还能说是有希望的吗? Lz/{
q6>
Ivx]DXR|
事情不是这样想的。我说的希望,不是指的这个,你到新浪去,别说五十岁的,四十岁的员工你想找着都得靠点儿运气。 Dk^T_7{
oc>N| ww:
既然事情不是这样想的,那老萨你是怎么想的? ,]L sX"u
Z.%0yS_T
如果你今天去景山,进西门,望里走,大概三五分钟以后,就会看到一个壮观的场面 – 两三千人聚集在一个广场上,大多是四五十岁。你还能听到口令 – “各小队注意,各自为战!” fo"%4rkL
r.ib"W#4
声音洪亮,明显是当过兵的。 lzbAx
)JXlPU
今天,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还有人打游击战吗?这个事儿够新鲜的。 lD-HQd
])9|j
老萨就是被这新鲜吸引过来的 =M],5<2;
Qn!KL0w
这当然不是游击队,是景山里的一个中老年合唱团,人家是在唱《地道战》插曲呢。。。 ]r(&hqdR
lc(}[Z/|V
有指挥 \c\z 6;j
WNK)IC~c
有主持人 VBN=xg}
S\S31pYT
唱完了还要跳 eia>Y$
=M ."^X
一切都是自发形成的。几千人,如臂使指,据说,最多的时候有聚成一万多人的。今儿,还算是人少的。 0%
zy 6{
4(%LG)a4S
也许,北京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再把它当作新鲜的事情,但对久居国外的老萨,还是蛮震动的。 {3qlx1w
/=@V5)
震动的原因,就如我所说。 4>NmJrh
K[^
BRn
从这里面我看到了 -- 希望。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