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完黑客帝国的袁和平不知能否明白,有些东西,真的是洋人学不来的。
flash: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cyNzUzNg==/v.swf 在武侠电影历史上,个人觉得《卧虎藏龙》是一个转折点,自《卧》以后,武侠电影的整体打斗风格开始由写实开始转向写意,如果说早期程小东的风格也是偏向写意的话,那么可以说这次转变是由武人的写意转向了文人的写意,从之后的《英雄》《十面埋伏》等一系列武侠电影可以看出,打斗风格均走飘逸路线,不是说潇洒飘逸不好,但是不完整,李安导演是典型儒雅的文人,他偏爱文质彬彬的侠,所选作品也是以写情闻名的王度庐的著作,以至“武”也很好地突出了这一点,这无可厚非,但是侠客不止这一种,那种令人热血沸腾,笑傲江湖的豪侠似乎更为普通大众所喜爱,而这一点,自2000以后的武侠影片中就很少体现。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卧虎藏龙》的拍摄刚好是在2000年,新千年的到来反而让整个武侠电影世界由昌盛转向衰败,但是武侠并非没有市场,相反很多武侠经典著作被再三翻拍,可惜作品良莠不齐且良少莠多,个人认为还是人的问题。
第一,一大批武侠电影人的谢幕,像黄沾胡伟立这些大师或驾鹤或归隐,李连杰成龙甄子丹已显老态,武侠电影已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
第二,缺乏武术功底。现今的武侠电影渐渐降低对演员本身的武术要求,依靠高科技手段做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打斗效果,再加上前面所说偏虚的风格,使得不管有无学武皆能过一次大侠瘾。此可谓重其体肤轻其神髓,要知道,有没有练武,那架势一眼就能看出,那种武者渊渟岳峙的气势不是一俩个油光粉面的小屁孩摆两个pose就能体现出来的,不要藐视武侠爱好者的眼力。
第三,缺乏国学功底。可能是我稍失偏颇,个人以为武侠小说是至今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风格最完整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文学形式,虽然现在出现很多所谓的新武侠,但是背景也绝不会设在现代,所以说没有扎实的国学功底,粗编乱造的武侠电影是侮辱观众的智商,如今有几个人能写出“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如江湖岁月催”的诗句?后继无人,后继无人啊。
第四,急功近利。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票房,再三翻拍大师的经典著作,却不知,有很多优秀的武侠作品虽非出自大师之手,却也是精品妙作,一大批籍籍无名却实力非凡的武侠作品不去挖掘,却一窝蜂地去翻拍经典著作,缺乏有慧眼有魄力的导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内容题材的狭窄,武侠电影内容多以国仇家恨为主,这些因素与现今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人们的感知程度也越来越低,如何拓展题材,也是需要探讨的。
编剧,音乐,演员,导演,众多因素缺一不可,却是样样都缺,武侠电影,确实已进入一个蛰伏期,不过还好,有一批年轻有才气的导演开始关注它,比如叶伟信,近期我唯一欣赏的武侠电影就是最近的《叶问》系列,导演开始探寻一种新的武侠模式,虽然稍显稚嫩,但是已有大成气象,希望能发扬光大。
[ 此贴被阿晕在05-20-2010 20:0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