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kzVp_
转马末都的博客 k(hes3JV
{v~&.|
~vaV=})
`@=}5 9+|
郑渊洁宣布退出中国作家协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报今日都做了近乎相同的报道,报道的态度极为审慎,大都在报道的最后引用了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的话:“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在文艺方面到底有没有作用,有没有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P-KU RQ
oREZ^pE@
这让我想起三十年前我做编辑的那段时光,作协会员是每个写文章的人至高无上的荣誉,正是因为这等荣誉,让我看见许多当年的作家和非作家们为五斗米折腰,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加入作协,仿佛不入作协就不是作家。 R-hqaEB
O^oFH
OpFh
其实作家协会这种准官方组织是建国初我们跟苏联老大哥学来的。俄国有着庞大的文学创作力量,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诺贝尔文学奖曾三次颁给了俄国及苏联籍作家:蒲宁《米佳的爱》、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索尔仁尼琴《癌病房》,所以苏联作家协会会员个个颐指气使,可以指着苏联任何一层官员奚落,而官员们则不敢翻脸,因为与文学翻脸是没文化的具体表现,这在苏联很丢人。 sa*]q~a
Gl}=Q7
郑渊洁退出作协并不是第一人,前些年湖南、山西都有人退过,只不过没有报道,因而影响不大。这次郑渊洁耻于与之为伍、不计后果地退出作协是需要勇气的;再加上前些日子作协在重庆顶旱开盛会的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估计作协心理又要不平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