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的,我很喜欢, :Dt]sE_d
Vy.gr4Cm
推荐]可治愈一切病苦的心灵良药----智慧与慈悲[祈竹仁波切] ,9A1p06
心灵的良药 Y ~TR`y
^sF/-/ {?U
----智慧与慈悲,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L3/SIoqd
6TR` O
Kw%to9eh)
d}RU-uiW
因为家庭、因为孩子、因为谋职、因为婆媳关系、因为上司的性骚 扰、因为......太多的原因让大家产生烦恼。有没有治疗烦恼的方法。特推荐给大家下面的文字,这是藏传佛教高僧祈竹仁波切醒悟世人的甘露妙语: :d AC:h
_i3?;Fds
)WBp.j /#
"[wkjNf%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几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tPp9=e2[s
{[
|je]3v
人们常常叫嚷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Mb!b0
f|v5itO2
人们逃避家庭、城市、社会及自己的问题而逃至深山中去寻觅心内的平静。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 Arr(rM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并不在于你身外之地方。有人花费半生积蓄往外国的海滩度假,结果却败兴而返﹔有些人却可以在水灾灾区中划艇作乐,玩个不亦乐乎。 `49: !M$i
有人远走他方以寻觅内心的平和。但如果你心中没有平和,尽管跑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寻得到它﹔假如你心中一早有了平和,你也就没什么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了。 -dto46X
?\Bm>p%+
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 c-jE1y<
#QUQC2P(~
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Y)O88C
ugu|?z*dI
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7@W}>gnf
1"\^@qRv#
我们的心影响着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拥有一颗快乐的心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内心充满仇恨的人,见到的是一个令人愤怒的世界﹔心中满是受伤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 B*OEG*t
<)qJI'u|
透过评批的眼睛看,世界充满了有缺陷过失的人﹔透过傲慢的眼睛看,这世界充满了低贱愚痴的人﹔透过智慧的眼睛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学习的地方。 T`zUgZ]
0?$jC-@k:
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 g=gM}`X%
自知为愚者的愚者并不愚蠢﹔自以为聪明的愚者却是愚者中之愚者。 mm
dQ\\
;L*Ku'6Mt
与他人相处时,是谦虚学习的好机会﹔在个人独处时,是反思自省的好机会。 ]$7yB3S,B
C
vOH*K'
在你的心开始懂得以智慧去观察时,生命的真谛便会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现。 La2f]+sV
;s$,}O.
只要你仔细去看,即使一个醉汉或一个疯子,都有一两件东西值得你学习。 T1-.+&<
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导师。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V}Ok>6(~
穷凶极恶、蛮不讲理的人是教你安忍的明师。在碰上一个这样的人时,你应该欢喜对待。你可不是每天都可以碰上学习考验忍耐的良机! +^6a$ N
[ML|,kq!
为什么我们会在与横蛮的人相处时生气呢?因为他的嗔心唤醒了我们本身之嗔恨。当你心中再无嗔心时,面对恶人并非什么受不了的事﹔事实上,你根本不再会觉得世上有任何恶人。 wsKOafrV
eu
MJ c
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托付于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个人都成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Y[RCXT
o8B$6w:_
如果你为了人家的一句话就大发脾气,或者是飘飘若仙,你的心其实是在跟着别人的话走。把自己的快乐托付在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上面,是很愚蠢的一回事。 4)Bk
:K
Qi= pP/Y
视处处为难你的人为你发了狂疯的至亲,不要生起忿恨,应该对他更加怜惜。 67tB
8X
i5*BZv>e
我从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视钓鱼或狩猎为娱乐。我们的生命怎么可能会透过另一个生命的结束而变得更加精彩呢? Q4Zw<IZv5
~D0e\Q(A
如果有人把你的子女抓去,玩弄一会再加以杀害,而这只是为了周末有点什么娱乐而已,你会有什么感想?我不认为你会欣赏认同这些人的嗜好。同样地,我不明白为何你会视钓鱼与狩猎为娱乐,这只是无谓的杀生。当杀害生命成为你的嗜好时,你的世界是很可悲的! Y9}ga4
e0"80"D
动物需要呼吸,你也需要呼吸﹔动物需要饮食,你也需要饮食﹔动物会高兴也会悲伤,你也会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些人说动物与人类不同,所以就可以妄加杀害,我从未听过比这个更无稽的谎言。 Al
MMN"j
1!S*z^LGl
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你是在伤害你自己。 (v,g=BS,
tLE7s_^
宇宙万物皆为一体。在你伤害大地、河川及这上面的生灵时,你其实正在伤害你自己。 6"oG
bte
c]/X
>8;
在别人做了些有利世界的事时,若能生出随喜的心,你也就是参与了这一件善行。在别人做了伤害其它生命的事时,你的认同就等于你的参与这个恶行。 On~w`
?wi^R:2|j
随喜是妒忌心的妙药。在他人得到快乐时,若你为他心生欢喜,你就会被他的快乐所熏染。 S4Q
fx6:~h
.)g7s? K
单单去祈求厄运消失并无作用﹔如果你想避免痛苦,就要避免去做招致这些果报的言行。 (rieg F
如果你要做的是一种善行,你不需要向上苍祈求保佑﹔如果你要做的不是善行,怎样祈求也都没什么用处。
Hk 0RT%PK
RM3"8J
虔诚的人会不惜走遍千山万水去朝圣来讨心目中的神明之欢心,他们却不知道:帮助自己家门前的穷者与饿者可能会更令神明高兴。如果它们的神明是无处不在的话,他们必定也就在这里,就在他们的家门外。 I.6
qA *
r`\6+ Ntb.
a5k![sw\
#?h-<KQQ
如果问题可以解决,你没必要忧虑﹔如果问题无法解决,你再忧心也无补于事。 D7lRZb
l!*!)qCB(S
-------------------------------------------------------------------- TpGnSD
H5eGl|Z5]^
居住在文明城市的人,常常埋怨生活不好,有这种那种的艰辛。要解决艰辛是很容易的﹔好好看一看穷苦国家的惨苦生活,你的所谓"艰辛",突然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f-BPT2U+
q/h, jM
生命的本身并不艰苦﹔艰辛的感觉只来自你的对抗与不满。 u2E}DhV
shZEE2Dr
痛苦与疾病只是病征而不是病灶。先医好你的心灵,它们便会自然痊愈。 HhZ>/5'(
W^,(we
所有的痛苦、疾病及障碍都源于你的贪念、嗔恨、执着、愚昧与妒忌。最有效的治疗是先医好你的心,否则你的病苦将永无休止。 FyhLMW3
==Ah& ){4^
正如一个武士需要对外在的环境保持警觉性来保家卫国﹔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心念时时观照来保护自己。 7~qyz]KkE
}~#Tsv
在你做坏事时,少不免会东张西望,避免给看到。其它人看不看到其实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会看到,而你没可能可以逃避自己的心。 ^Q#g-"b
{9XN\v=$"*
根部有毒性的树所长出的花、果及叶也都是有毒的。同样的,任何由贪执及仇恨所驱使的念头、语言或行为都只会带来痛苦的果报。 :^En\YcU
LOEiV
心是所有行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个充满仇恨及贪欲的心所引发出的言语、行为及念头只会带来痛苦﹔相反地,一个慈善的心所引导的身、语、意运作皆会带来福乐。 hnnVp_<]
"Ng%"Nz
你没可能打败所有的敌人,但在你打败了心中的我执时,基本上就等同降伏了所有仇敌。 xFScj0Y
adn2&7H
我执是把我们与痛苦系在一块儿的枷锁﹔在我执被放下时,真正的解脱自在就在跟前。 Krd0Gc~\|
-NPX;e$<
风雨并不能损大石之分毫﹔恶言及攻击并不能伤害一个"无我"的人。 u.@B-Pf[Eo
+C36OcmT~
一个"无我"的人已经超越了嗔恨、愚痴、妒忌及执妄的层面。他是一个享有真正之快乐的人,因为世上的痛苦,不可能伤害一个"无我"的生命。 @@z5v bs'{
Z [YSET
放下一点点执着,你便会有一点点自在﹔放下多一点执着,你会有多一点的自在﹔在完全放下时,你便会体验到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 zq'KX/o
Tr.u'b(
================================================== vnx+1T
O~OM.:al&
M,vCAZ
很多国家尝试以战争来达致和平,我倒想知道这其中的逻辑性。 `]I p`_{
以战争来争取和平,其可行性和以油去灭火一样高。 ._[uSBR'
用暴力及权势争取回来的名利地位并非什么大成就。畜生所做的也不过是如此! s$V
z1B
任何以仇恨作为动机的言行,永远不可能成为化解仇恨的一种方法。 c
$8M}q:X
?~3Pydrb#
在一场纷争中,不论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宗家庭纠纷或只是一场打架,其实永没有对的一方,凡有参与的都是错的一份子。 W_L;^5Y;m
3rj7]:Vr
解除核武器并不会达致和平。当人在被嗔恨心支使下,即使用一块石头也可以杀害很多生命。只有解除嗔恨才可以达致和平。 v;nnr
0;
由心开始,从心着手,净化心灵,才是达致和平的唯一有效方法。 {nj`>
cz41
<SFL
善心是唯一的和平之道。在没有善心的时候,你没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在连你都与自己过不去的时候,哪有可能达致整个世界的和平呢? =/+f3
E#~J"9k98
在你完全放下嗔恨的一剎那,你眼中的世界就变得和平﹔当每一个人都放下嗔恨的时候,整个世界就会变得和平。 NtG^t}V
-4
v2]
内心与外在的世界并非两回事。当每一个人心中都再无仇恨时,世界和平就自然地会展现在面前。 <xlyk/
你不一定要是英雄豪杰才能拯救这个充满暴戾的世界﹔你只需要以慈悲心对待你遇到的每一个人,这个世界就已因你的存在而变得祥和了。 Tl
L,dPM
@M*oq2U;
要令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并不需要大声弘扬什么理念,只需要令自己成为慈与悲的化身。当心中洋溢慈悲时,你就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周遭的人﹔当他们心中的慈悲之灯被燃着时,自然会再燃亮更多的生命! u\3=m%1
>aAsUL5W
慈悲心有点儿像感冒病----在你沾上了它时,你周围的人很难不受牵连传染。 6Qn};tbnD
{%D4%X<
在弘扬慈悲精神的时候,你不需要向别人灌输什么教育﹔当你的心有了慈悲之时,他们自然会察觉到,他们心中的慈悲自然会被唤醒。最有效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说话。 bMB@${i}
blKF78
当你是对的时候,你并不需要说什么﹔在你理亏的时候,不论你说什么也没用! W.(Q
u-AE(
] 1s6=
有人说过:"如果你是对的一方,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那一方,你没资格去发脾气。",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eQ'^3a
r]deVd G
来自他人的言行,并不可能对你造成伤害﹔你之所以感到受了委曲,只因为你对这些言行介怀。 Pyp#'du>
(&1565
受到他人无理的迫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以仇恨心响应,则更加加深了你的不幸。 LO;6g~(1
仇恨并不能伤害到被恨的人,只会伤害到自己。 SQ057V>'=
ID~}pEQ
想想看:在发脾气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不太好吧!哪为什么把仇恨带在身上呢?仇恨对你与别人都没有用处,它只是一件不论带多短的时间与旅途都嫌太笨重的一个包袱。 Sg<
B+u\\
6SF29[&
憎恨一个人是一种很费神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人,何必为他费神呢?如果你喜欢这个人,哪又干吗要去憎恨他呢? f<;eNN
zwJ\F '
在他人做了令我们不快的事时,我们往往会去憎恨他,就好象憎恨是一种报复似的。要去恨一个人需要不少精力,而仇恨只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每一分一秒都在伤害自己,却不会影响到被恨的对象,哪又有何意义呢? f_z]kA
+H
x3l~k Z(
为什么没有人会对一块石头大吵大闹呢?因为石头的静默令挑舋生事者无从入手。在你可以像大石般沉默时,生事者迟早会失兴致而另去他方。 J%IKdxa
E
/hO0Ox6
心如如不动,不理他人对你说什么或做什么,就像是安坐于有毒的刺藤丛中一样:虽然你不能令刺藤消失,但起码不会给它刺伤自己。 f&I5bPS7}
R9-Uoc/
谦卑并不等于懦弱。谦逊其实是世上其中一种最大的力量。试想想:傲慢与谦卑,哪一样较难做得到? 3~\,VO''
骄慢并不会令你得到他人的尊敬﹔谦卑反而令人尊敬。 F):1@.S
一个真正谦卑的人不只是对他人谦卑,即使对一条虫、一朵花,也会谦卑尊重。 cDq*B*e
最不中听的话,往往是对你最有帮助的指引。 'd]t@[#
&3|l4R\
------------------------------------------------------------------- *&~(>gNF,
;TL>{"z`x
对一个不明生与死的人来说,人生是一种很令人烦恼的事情。 wln"g,ct
6f^IAa|
学习去思维生死----开始的时候这会令你不安,但当你克服了对它的恐惧时,思维生死只会使你的生命越来越灿烂丰盛。 v(]dIH
t+#vcg,G
提醒自己死亡随时会来临,就是策励自己不要枉过每一天。 ?h:xO\h8
你认为日落是一种人生美景,我只觉得它是一个提醒我,又向死亡踏前了一步的时计,叫我好好的善用剩下来的生命。 kA/yL]m^S
Tq,dlDDOR
死亡并不可怕。有生就必然有死﹔自出娘胎,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朝死亡步近。真正可怕与可悲的是:在生与死之间没有做过什么。 hz+c]K
^g=j`f[T
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好的或者坏的事情,只是自然变幻的一个程序。对一个没枉过一生的人而言,死亡的确没什么可惧的地方。 lvH} 8lJ
ap<r)<u
死亡之可怕,只源于你对生命的执恋。 !l$k6,WJi
i|xC#
hV
对一个可以随时面对死亡而无惧无悔的人来说,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伤害到他。 bR<XQHl
与其抱怨不能令自己长生不死,倒不如好好令生命之旅程不枉一走。 q4SEvP}fLx
L5wR4Ue)
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幻当中。把生命与快乐寄望于事物的常久不变上,无疑只会令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面对失望。 0*,]`A=
^|(VI0KO
万事万物均依因缘而自然发展:先是产生,然后维持状况一回儿,最终就改变消失。尽管你大哭大闹,它们还是一样会变幻消失,这只是自然的规序,并非好的或坏的一件事。在你明白并接受了这个自然法则后,你的生命就会好过得多了。 ?&D.b$
M7=
|N:/_
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投入其中,全神贯注,甚至因受到剧情牵引情绪而大哭大笑。但想想电影是什么?不外乎红、蓝及绿色的变幻光束投射于白布上,再配上些声音而已,却令观众信以为真,把剧情发展视作最重要的大事。同样的,生命中之苦与乐也不过只是一系列的变幻景况,维持并不太久,只是当事人困在局中,才感到是天大的事情而已。我们当然要尽生命中之责任,却毋需过于介怀成果﹔生命也不外乎是另一场电影而已! XZ: 6A]62I
32p9(HQ
快乐之道其实很简单----生活顺景时,要知道福乐并非永恒﹔生活不遂意时,视困境为过眼云烟。不要把这些体验看得太认真,要知道苦与乐来来去去,变幻不定。在看透这一点时,你就可以自在地旁观,世事翻腾反复而不扬一条眉毛。 g f<vQb|
在你能把宇宙万事万物皆视为梦幻泡影时,你将永不会再感受到痛苦与束缚。 #s{EIj~YR_
@!*I
mNMI
小鸟在唱,小狗在吠。小鸟只不过鸣唱,小狗也只不过在哮吠。这些只是声音,不多不少,不好不坏!但你的心却在批述:"呀!这鸟鸣实在悦耳!", "那狗吠声真令人心烦!"。引致你兴奋或厌烦的并不是鸟声或狗声,问题出在你自己的心上!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你只需知道:"这是小鸟的鸣声,那是小狗的吼声!"就足够了。 Mu@(^zW
O jH"qi
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些心态就像锁链一样,把我们与恒久的内心痛苦连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们时,我们才可能体验到自在与快乐。 c#Qlr{ES
K}vYE7n:
你的心不停在说:"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不要理会它的要求。你早已拥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但你却永没可能得到所有你所想要的。而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没有它们,你的生命也一样可以很自在快乐。 };g<|v*o
m$VCCDv
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而已。 M9.FtQhK/
ujr"_ofI
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快乐的生命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两种材料: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和一颗满足感恩的心。 qS?^(Vt|R
与其对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 'yR\%#s6
A}[x))r
---------------------------------------------------------------------- ;( (|0Xa
3b/
J
人生最大的财产是健康,最大的财富是心足,最大的胜利是无嗔,最大的成就莫过于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悠然自得。 :Q}Zb,32
J;N\q
要令自己在生命中永不失望,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对人对事有所希求﹔在心中没有欲求的时候,生命就不会再有失落。 Jo\karp
b
CQs,G8\/
欲望与执恋是令我们感到痛苦的原素。在消除了此二者时,我们几乎没可能会不快乐自在。 oxug
i7mo89S
人总以为拥有的愈多就会愈快乐﹔事实是要求的愈少才会愈快乐。 C,B{7s0-
24k;.o
还未"拥有"的人为了争取而受苦,早已"拥有"的人为了不想失去而痛苦,你看:"有"与"没有"和快乐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但世人都穷一生去追求欲望,这其实是不是有点傻? T~
P<Gq},
mZ g'
快乐与拥有多少物产并无关系。在你缺乏财富时。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们。在你拥有财富时,你会日夜担心怕失去它们。你见过一个快乐的富翁吗?他们其实与穷人一般痛苦。要寻找快乐,你必须找对地方----自己的心。 O f]/tdPp
pp+z5
'u9y\vUy
人们总以为财富与名气等于快乐。如果你心里已充满了快乐,你根本不需要名利﹔如果你心里没有快乐,纵管坐拥全世界的财富与名利也都没有什么意思。 ^;[^L=}8$
$mxl&Qr>Q;
6$t
+Q~2G!
如果你只懂得终日劳碌于争取更多的金钱及保护你已有的财富的话,它们对你其实就已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了。 N j:W6? A
~En]sj
如果你真的想常常快乐,就不要把快乐建基于你所拥有或所缺少的事物上﹔视你的财富、你的房子及车子都是向别人借来的,好好利用它们,但不要执恋它们﹔哪你自然会享受一个简单但快乐的一生。 s=Xg6 D
d
wku6lCk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做的,但往往是在我们放弃刻意追求快乐而做种种事情时,它才会悄悄来临。 -0+h&CO
A]MX^eY
一个火把可以点燃更多的火把而不失本身之火焰。快乐就如火焰一样,你可以不断施予别人快乐,却不会因此而牺牲自己的快乐。 SP;1XXlL
1sq1{|NW~
快乐就像一盏油灯。当灯被点亮时,它不需要向黑暗说:"让我来照亮你吧!",它不再需要做其它的什么,房中的黑暗角落自然就会被照亮起来。同样的,当你的心中充满快乐时,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么,你周遭的生命也自然会被照亮。 }"STc&1
a&Me#H{
他人的话----不论说的人如何伟大,对你都没什么真正的益处,除非你把他的智慧变为你自己的智慧。 _e "
h
>A~yDT[
先弄清楚慈悲与智慧的种种,然后仔细地思维内里的深义,最后把它们用在你的生活中。你越运用它们,你就越会感到它们是达致快乐的路向。在最后,你自己变成了智慧与慈悲,你的举手投足都就是悲智的表现。 /}k?Tg/
!1#=j;N`
我所说的对你并没有一点用处,除非你把它刻在你的心上,而不是单单记在脑袋中。在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的所有心念、行为及谈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它们,你的每一句话,甚至你的举手投足都成为对整个世界的开示。这个世界将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得益! v?l*jr1-2
TiKfIv
|=[._VH1
w&
)ApfL
cvC 7#i[G
=============================================== 5Vr#>W
顶果钦哲法王 4MoxP
t')%;N
菩萨心 智慧心 C_&ZQlgQ
bUe6f,8,
\"9ysePI
不要忘记上师,时时向他祈求。 ^*F'[!. p
不要随顺妄念,时时观照自心。 \=H+m%
不要忘记死亡,时时谨守戒律。 C?]+(P
不要忘记有情,时时回向功德。 {[bB$~7Eu
QtLd(&
!v
s14ot80)
p3qKtMs0!
佛陀的教义,目的是要我们主宰个人的心。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与语,你及他人的苦难就能结束。但是,你若让心充满了消极的妄念,那么无论你做了多完美的善行,或者你说了许多良善的话语,你还是远离正途。 VDlP,Mm*
f%yNq6l
主宰心是要全然恒久不变的注意你所有的想法及行为,一次又一次反复检查你的心。一旦消极的妄念升起,就用适当的矫正法来治疗。而当积极的正念升起,就将功德回向给所有有情众生来强化它,并祈愿他们能证悟到最后的觉知(成就佛果)。即使在日常活动中或心神烦乱时,都能从惯常的沉静洞察中保持明净的觉醒,那你终将持有这智慧心的体认。所以,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jYKfq~_cJ
|`d-;pk!%
<m*j1|^{t
戒律的实践,将引导你到达不论你是否在实践期都能保持这觉醒的境界,这就是教导的重点。没有持守戒律,无论你记颂多少仪轨或咒语、或做几千次大礼拜、乃至几千次绕塔,只要你的心是散乱的,就不能帮助你去除心中紊乱的思绪,不要忘记这是最具决定性的基础。 >+@EU)
2+yti,s+/
{d%hkbN+{
就像所有的事物,总是残酷地渐渐接近其最终的归宿,你的生命亦是如此,像一只燃烧的油灯,很快就会用完。你若以为你能先把工作完成,等退休以后在来持守戒律,你有这种想法就太不理智了。你认为你能活那么久吗?死亡不也同样降临在年轻人及老年人身上?因此,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忘记死亡,并让你的心专注在戒律上。 6%MM)Vj+u
~BgNMO;|
人们总是说:「禅修,禅修!」但是,除非你对空性的概念以建立坚固透澈的了解,否则你做的「禅修重点」是什么?不能认知心的空性,就是造成堕入轮回的根源。当心不受念头影响,当下即唤醒纯然的醒觉,这无碍清明的空性就会逐渐被体认。 G@U}4'V9
n`D-?]*
贪欲、嗔恨、无知、疑忌、傲慢(即贪、嗔、痴、疑、慢),这五毒常控制了我们的心。例如,我们看到仇恨将人们推向自相残杀,而国家相互开战。一旦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的情绪,它们就会支配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净下心来分析它,并探究它的本质,它们将会消失无踪,就像巨大的暴风中的云那般不能掌握,从暴风的外面来看是壮阔美丽,但仔细去透析它,却是无法感触及掌握的。而其实,这些只有在我们赋予它们重要性和力量时,它们才有重要性和力量。假如,以宽容代替狂野的念头,我们将能去除它们,而用此种方式来对治,解脱就随时在握了。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