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硅谷 一个真实的谎言?
新闻周刊
东亚各国纷纷创立高科技园区,欲在大洋此岸建各种各样的“硅谷”。不过到目前为止,许多所谓“硅谷”的表现相当令人失望,甚至仍未摆脱“血汗工厂”的地位。《新闻周刊》2003特刊专栏刊登文章认为,目前亚洲各国的“硅谷”大都只是对美国硅谷低层次的复制,离形成高科技产业的目标尚远,但亚洲各国并不会停止自己探索的步伐。
东亚的高科技泡沫似乎从来就没有破灭过,在世界许多地方重振传统经济的时候,东南亚的互连网和电子商务等高科技产业仍然十分红火。中国香港特区,泰国,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政府也纷纷表示出对兴建高科技园区的极高兴致和强大支持,“硅谷”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但不幸的是这些项目和真正的硅谷有很大出入,顶多也只能算徒有其名的拙劣复制罢了。用某位亚洲分析师的话来说大多数园区就是“高科技的血汗工厂”,因为这里雇佣廉价的劳动力为国外进行简单的编程或呼叫处理。尽管如此,亚洲国家仍我行我素,继续他们的“硅谷”建设。
美国硅谷的形成有其偶然因素。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从斯坦福等名校毕业的科技奇才在这里开始建立公司,此后又吸引来其他业界高手,并在90年代后期成为美国的“经济奇迹”。亚洲各国坦然承认通过政府干预来打造亚洲硅谷是十分艰难的任务,但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必须在这方面做艰苦的探索。中国近年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在海外对亚洲的总投资中占有十分庞大的份额(2002年对亚洲总投资额估计达900亿美元,中国将占500亿),而其中很多都投向了高科技。“亚洲各国政府必须坚持推行IT计划,这关系到能否收回投资、国际形象和政治地位。”香港城市大学一名东亚经济专家这样评价道。
亚洲北部在高科技发展上有些成功的例子。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于1973和1980年分别在政府的协助下建立了高科技园区Daedeok科学城和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并获得了瞩目的成就。CDMA技术在韩国Daedeok的支持下得以推广,目前世界一半的手机都在使用这种技术,三星公司也因此快速成长为全球科技排头兵。在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帮助了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并产生了宏基等一批全球性公司。如今韩国又新建了Songdo多媒体谷,台湾也建立了台南科学工业园。
看到成功的典范,亚洲其他各国也纷纷效仿,希望可以通过“硅谷”振兴科技和经济。不过该地区政府的家长作风盛行,复制硅谷有些难度,而且依托的是低廉的劳动密集型式,照美国硅谷相去甚远。
马来西亚1996年创建了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但吸引来的多是装配,制造和呼叫中心等投资,距当初设定的引入高科技的目标差得很远。马来西亚科技企业协会抱怨说政府在当地的研发上所做的努力太少,而且在投资和给公司拨津贴方面有欠考虑,浪费了不少金钱。
印尼紧随马来西亚之后也建立了高科技“硅谷”,希望可以在万隆的大学城周围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幸的是赶上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苏哈托下了台,印尼的这项硅谷计划也成了空中楼阁。至今该国软件界大亨有“印尼比尔盖茨之美称”的Otto Toto Sugiri还抱怨说印尼政府的脑子还停留在农业时代。
长期以来,亚洲经济一直依靠劳动密集型简单制造业,一场经济危机迫使各国纷纷采取紧急措施来提升科技水平。早在1998年经济危机达到顶峰的时候泰国就开始筹划“硅谷”项目,并最终定名为“Silicon Beach”。不过Silicon Beach发展并不顺利,到今天为止这个项目才收到500万美元的投资,沦落为教青少年基础计算机课程的一个设备落后的培训性设施。
1999年越南开设了几个较小型的“硅谷”,其中最大的是位于河内城边的高科技园,投资1亿美元,起初用于科技制造业后又转型做电子产品装配和低端编程。该科技园最大的卖点是劳动力十分廉价,是典型的“血汗硅谷”。但是廉价的劳动并未使投资者对越南青眼有加。美国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越南90%的软件项目都有质量问题或拖延时间的现象。
同一年中国香港地区也建立了高科技园区“数码港”,试图吸引跨国公司到这里安营扎寨,为香港塑造一个创新的氛围,进而带来全香港的进步,不过仅仅靠技术公司位置上的集中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一目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声明80%的数码港办公区已有所属,但是多数都用于前台运做,这对当前香港作为中国大陆销售窗口的形象没有太大帮助和提升。比如,微软也在数码港租了一处,不过主要运做是市场,销售和管理。亚洲的硅谷之路还很长,但亚洲是不会半途而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