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薛涌:那些年我们享受过的美国福利
露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4-08-17   
来源于 转帖 分类

薛涌:那些年我们享受过的美国福利

http://dajia.qq.com/blog/436425003615896


前几天吃晚饭时,妻子告诉我她买菜的经历:到了超市收银台准备付款,前面一个十几岁的母亲抱着个孩子,拿出一叠儿童食物券WIC,全名叫“妇女、婴儿、儿童特别营养补助券”(Special Supplemental Nutrition Program for 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收银员没有见过,不知道怎么处理,赶紧呼叫经理,闹得大家都得等。那女孩子特别难为情,转身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妻子本想安慰她一下,告诉她自己当年也用过这个。但话还没有出口,收银员已经搞明白怎么处理、招呼那位女孩儿。她也赶紧抱着孩子去付款了。

这一段小插曲,勾起了我们十多年前的往事。我们当时住在无家可归者遍地的纽黑文,超市里许多顾客都使用各种食物券。收银员有专门的训练,处理得很熟练。如今,我们住在波士顿富裕的郊区。这里看不到无家可归者,超市里也难得见到有食物券的。怪不得收银员一时抓瞎。偶然碰上这样的场面,仿佛自己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其乐无穷的苦日子,并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同时也惊叹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无巧不成书,妻子讲述这些事情时,我发了一段有关的微博:
“我奇怪中国的孩子看病为什么要交钱。有网友质问:哪国不交钱?我告他:没文化真可怕。孩子在美出生时我们是一贫如洗的两个外国人。孩子医保一直到22岁,去医院政府派车,相当‘豪华’,还给一大堆食物券保证营养。孩子吃不了,父母就跟着‘蹭吃喝’。美国这方面还是发达国家中最差的。”

这里有另外一条缘由。这条微博本是对另一条微博的跟帖:一位母亲借来五千块抱着幼子去医院看病,结果钱全被偷光,绝望之下嚎啕大哭。据说医护人员仍然安排治疗,让人欣慰。但那微博配有照片,看了心情很沉重,我就随手写了这么一条。后来觉得应强调一下儿童看病应该免费的立场,干脆扶正单发了。没想到,这么几个字居然有爆炸性的效果。几个小时内,阅读量超过170万,评论过千,转发过三千。那一千多条跟帖,绝大部分是谩骂,有说我造谣骗人的,有说我伪造收入蹭福利并要举报的,更有说“丢人丢到国外”去的。还有些帖子,居然在那里质疑:这么穷怎么还能出国?仿佛只有贪官才配出国。

这一千多的跟帖,多少帮助我了解了中国的世相。这种世相,又多多少少建构在对美国的种种误解之上。所以,我不妨从亲身经历开始,讲述一下一对“一贫如洗”的夫妻在美国生了孩子后的经历。

首先讲讲我们为什么“一贫如洗”。在这一千多跟帖中,反复出现的质问是:“一贫如洗怎么能出国?”即使我这个一天到晚上网,自认为还算了解中国的人,读到这样的问题也感到吃惊,接着马上就意识到:时代的变化是多么巨大!

在我们留学的那个年月,即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出国的主力都是“一贫如洗”的。他们大多是从美国的大学拿了全奖,有的借钱买张机票,就这样在异国他乡打天下了。那些“有钱”的,即靠海外富亲戚担保的,过签证关都难。拿全奖的“一贫如洗”者,则很受礼遇,一两分钟就过关了。还有些人,连考托福的钱都没有。

我八十年代给香港杂志写稿,第一次挣了一百美元左右的外币,三分之二送给朋友考托福了。这两位后来都成了相当不得了的人物。如今,像我们那样一贫如洗靠全奖出国的大概仍然不会少,但出国的大多数是有钱人,四年本科就能烧掉快一百五十万人民币。这种人多了,大家反而不明白“一贫如洗”出国是怎么回事。他们当然更不会有我们这种经历。更有甚者,许多这种拿父母的血汗去留学的人,什么都学不会,怎么去怎么回来,“海龟变海带”已经成了媒体的关键词。恰恰是这样的人,开始嘲笑我们这些被美国名校一年几万美元请去读书的“蛀虫”了。

当时我们夫妇都在耶鲁攻读博士课程,待遇按说不薄:免学费之外,学校提供一万美元左右的生活费,外加医保等等,只要不奢侈,生活上不用愁,可以专心致志地读书。不过,这种支持,一般只延续六年,除非你在校外能申请到基金,否则六年后就不会衣食无忧了。我们前几年忙于学业,根本没敢想要孩子的事情。等妻子通过博士论文资格考试,才生下小女。女儿两个月时,一家三口都到了日本,妻子进行论文研究,我则学习日文。可惜,为照顾不满一岁的孩子,妻子不能如期完成论文。我回美后匆匆通过博士论文资格考试,就只剩下一年的奖学金了。

这就是我们“一贫如洗”的状况:从日本回来后,一家三口,收入全靠我的奖学金,而且只能吃一年。耶鲁奖学金中的生活费部分,比照的是当地的生活费用标准。我们穷惯了,一般消耗比这个标准低许多,一度两人分享一个人的奖学金也可以过得不错。但是,一家三口用一个人标准的生活费,显然就不行了。尤其是女儿,需要另有医保。我们因为是耶鲁的学生,自动享受学校的医保。如果再加一千多美元,女儿也会被我们的医保覆盖。但是,当时这一千多块对我们是笔非常大的钱。

经过一番咨询,还是按照“专家”的指示办理:让女儿加入给低收入阶层的免费医保,这个大概是属于“医助”(Medicaid)范围,一直能管到19岁。我微博上唯一的错误,就是把19岁说成22岁。因为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记忆不清。经过网友批评,查阅了一下资料,虽无十足把握,但确实更可能是19岁。另外,我在140个字中没有空间交代:这种医保自我找到工作后就自动脱离。本觉得这是不用解释的常识。工作后的医保自动覆盖全家,谁还会赖在政府的医保上?但是,美国的制度还在那里:如果父母一直没有工作和医保,孩子确实可以继续享受下去。

老实说,刚开始面临这个选择,我们颇为迟疑:耶鲁是个精英大学,医疗系统相当有水平。女儿加入“穷人医保”,会不会受委屈?后来专家们耐心解释:这种医保在质量上绝对不会有差别,只能是更好。比如,我们没车。拿着耶鲁医保看病要自己想办法去医院。穷人医保则考虑到穷人没车的现实。所以给孩子看病(包括例行检查),只要事先预约,政府会派车接送。另外,拿药也是免费的。看病找什么专家,还是自己随便选。大家都去耶鲁纽黑文医院。我们还真用过几次专车带孩子看病。那是医用的小面包,里面各种仪器俱全,一看就是精心为各种病人设计的,设施比普通车辆舒适豪华多了,颠簸小,空调温度极为稳定,而且每次来都只接送我们一家。用了这么几次,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这要花政府多少钱呀!于是以后带孩子看病,除非刮风下雨,我宁愿让她坐在我脖子上走半个多小时到医院。还好,我是练长跑的,扛着孩子走这么远小菜一碟;女儿坐在爸爸脖子上也开心得不得了。

除了这种免费医保外,女儿还享受每月几十美元的WIC支票,就是我开篇提到的那种食物券。这是用于她的营养补助。父母凭着这种支票,可以到超市购买各种食品。当然,这里面有些限制。有些高档的、名牌的东西不能买。不过,当时用这种支票买来的东西很多,女儿根本吃不完。我们当父母的也就跟着“蹭吃喝”,比如牛奶、鸡蛋、果汁等等,吃了不少女儿的。这里的原因,大概是女儿个头儿小、胃口小,吃不完美国孩子标准的食物。

这种福利,并不仅仅是把钱送到你手里为止。这种食物券,每两个月领一次,领取前必须和营养师会面,营养师会耐心询问孩子的健康和饮食状况,提供各种建议,有时要查看医院例行检查的结果,甚至亲自检查孩子。让我终身难忘的,就是九一一那一幕。我当时正好在去领食物券,坐在一堆穷人中间,看着电视上的图像,半天搞不清出了什么事情。

这些,是一个穷孩子所享受的国家福利。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父母是两个博士生,都有学业要对付。女儿要送到幼儿园去。不像北欧,美国没有从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幼儿园是私立的,所费不薄。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进行了最大的一次冒险。

那时女儿随我们刚从日本回来。在日本时,享受着日本式的福利。幼儿园虽然难进,但等了半年进了公立幼儿园,一周六天,每天九个小时,连午餐、尿布都包进去,全是免费的。回到美国14个月,需要上幼儿园,但那种日本式的福利全没了。妻子把附近的幼儿园访问了个够,最终走进一家名叫“创造儿童”的幼儿园,附属于纽黑文的儿童博物馆,建筑都连在一起。她一进去就傻了眼了:这里真是孩子的天堂呀!老师全是大学毕业,能唱能跳,还有些多才多艺的耶鲁学生来打工,而且一个全职老师最多看三个孩子。幼儿园根据哈佛心理学教授Howard Gardner的多重智能理论进行设计,不教读写,各种益智活动多如牛毛。在纽黑文,进这个幼儿园要排长队,有的家庭甚至要等上两三年。当然,价码也不低,一个月1200美元,我奖学金中的生活费全部拿去还不够。

那天妻子回家告诉我:“我把孩子登记上了。”说完这话,我们俩都吓傻了。妻子承认,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决定。但是,她看到这个幼儿园时,就觉得看到了女儿的理想成长环境。她纠结许久,最后下决心就凭一个信念:“父母穷,孩子有什么责任?!”我一半宽慰她一半宽慰自己地说:“别担心,虽然登记上了,但恐怕轮不到。”没想到,一周后院长打电话来:“有空位,你们很幸运。我们正需要一个这种年龄的女孩儿(这个幼儿园孩子的年龄性别结构很严格,女儿正好被挑上)。你们不需要现在答复我,周末好好讨论一下,但下周一必须给我回话。”那个周末,我如坐针毡,但扭不过妻子。孩子马上就上幼儿园了。

这一年怎么过?我的奖学金全给幼儿园了。另外,因为事先多少想到会走这一步,我们在两人都拿奖学金的“宽裕”时期依然节衣缩食,一年基本能省下一个人的费用。这点积蓄正好救急。与此同时,我不得不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搞学术的状态,开始给香港和新加坡媒体写稿,一个月弄好了有几百块。妻子在学校当了半年助教,有六千块的收入。这样,一年勉强过得去。

第二年,幼儿园第的学费涨了。但是,园长帮助我们找到了每月一千块的助学金,我们每月缴三百多就行。就这样,我们从2000年坚持到了2004年我在波士顿找到现在的教职。到那时为止,我们确实一贫如洗,看着银行账户上一天比一天少起来的存款而寝食不安。但是,女儿居然享受了绝大部分孩子享受不到的优质学前教育。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故事讲讲容易;要分析评价,乃至引申到社会制度的优劣问题上,就难了。孩子出生后的五年,我们有着初当父母的极度快乐,但这也是在美国生活最为艰难的五年。过大的心理压力,把我们的生活带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在这种煎熬中,我们不能不羡慕北欧那种“从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制度的优越。比如,福利国家的全民医保是自动覆盖所有人的。你不必为之焦虑。美国的福利,则是“收入审查”Means-Test型的。即你要获得某种福利,必须向政府提供有关家庭收入的信息,证明自己的收入水平低于某种水平,然后才能获得领取福利的资格。中国人理解的福利,基本也属于这种类型。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微博上一说享受福利的事,就招来一片“举报”之声。

在西方,英语国家里往往盛行“收入审查”式的福利。欧陆国家,特别是北欧,则主要是全民性福利。两种孰优孰劣?最近的许多比较研究,都凸显了全民型福利的优势。具体而言,“收入审查”型的福利,容易把拿福利当作领取人的“黑锅”,让他们被社会所鄙视。想想看,什么人才要被“审查”?显然社会对你就是不信任。对此,我们深有体会。你拿着食物券到超市买东西,从服务员的眼神中就能领受到许多人情冷暖。而且往往越是低收入的人中,这种势利眼就越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势利眼,在中国特别通行。包括许多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在这些人看来,你拿福利,要知道耻辱,这才能激励你奋斗,早早自食其力。殊不知,许多研究表明,这种“背黑锅”式的福利,恰恰摧残了穷人的自尊,成为导致世代贫困的重要原因。在美国等实行“收入审查”制度的国家中,世代贫困特别严重。在全民福利的社会,比如北欧,则很少有世代贫困,甚至贫困现象基本被消除。

另外,“收入审查”制度的福利,因为要“审查”、确认“资格”,管理费用很高,漏洞也很大。更因为这种福利塑造了深刻的社会成见,即拿福利的是社会中最不争气的一部分人,于是对这种福利的公共支持率比较低。不像全民福利,因人人有份,大家都比较支持。也许大的问题是,“收入审查”制度,需要接受福利者申请,而且申请对许多文化不高的低收入阶层成为相当繁杂的程序,甚至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这种福利的存在,故而许多人“漏网”,造成该覆盖的人没有被覆盖到。

在孩子入托这个问题上,更显示出美国福利制度的缺失。在北欧,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父母就带薪休假,日后的托儿所不仅免费,而且水平非常高,也非常整齐。虽然北欧照样有贫富,但这种一视同仁的福利,使孩子们从一开始就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父母也不必为了工作牺牲孩子的教育。这恐怕是北欧居民的智商普遍高于美国人的原因之一。而我们的经历,则显示出一个新生命的来临会给父母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危机。这个问题,在耶鲁的研究生中一直不停地讨论着。

有统计表明,美国历史等学科的文科博士,平均完成时间超过九年。就算本科毕业马上开始读博士,提交论文时也三十多了。这期间结婚生子,乃正常的人生周期。读博士,在耶鲁这等条件优厚的一流院校,每年也不过有一个人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养活孩子,再要自费入托,学业还怎么继续?况且,许多人想自费还找不到地方。这还是受了最好教育的群体。普通老百姓,常常不得不把孩子丢下去工作,错过了早教的机会窗。有些孩子,颇像中国的“留守儿童”,因为没人管在街上学坏了。于是又得雇警察、修监狱,来对付比欧洲高出十倍以上的犯罪率。这也是我为什么说“美国这方面还是发达国家中最差的”的原因。

不过,尽管美国的福利制度有着种种缺陷,我们依然属于相当幸运的人。首先,我们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在困境之中知道长远规划,知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教育背景带来的“文化信心”,使我们比较能够对付世间的白眼。比如,超市的收银员态度傲慢时,我们并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劣等,而是可怜对方太没文化。事情明摆着:我们眼前的困难最终都会过去,还有波澜壮阔的事业在前面等着,对方高中是否毕业都不知道,大概很难跳出超市的低薪工作。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反向的“势利眼”,并没有什么值得光彩的。但这种反向“势利眼”,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心理保护。想想看,那些文化水平不如收银员的人,拿着食物券被对方鄙视后,很可能丧失自尊和信心,最终自暴自弃。

我们的另一层幸运,是生活圈子也主要是由比较有文化的人构成的。这种社会氛围,大大帮助了我们“蹭吃喝”。比如,孩子出生时,按照美国的规矩,产妇可以免费住院三天。这似乎是美国很少的“全民福利”之一。当时妻子住在耶鲁-纽黑文医院的单间病房,豪华得像五星饭店,房间及厕所里布满医疗装备,还有护士专门来伺候她洗澡。这并非耶鲁师生才能享受的特权。事实上,我探视时在电梯间就碰到个无家可归者,她生下孩子就跑掉,害得护士到处找,最后找到,被一左一右两个护士“押解”回来。我只听她在那里神经兮兮地嘟哝:“哼,让我们产妇住高层,着火了怎么办?”其实高层是最好的景观。大概考虑到了产妇的心理需要吧。

可惜,这种福利享受了三天就要出院。这时妻子有些并发症还没有查清楚,需要再来医院复查。我有些犯难,告诉医生:“我们没有车,又有个新生儿要照顾,复查再跑医院,母亲和孩子我一个人怎么兼顾?”医生楞了一下,马上微笑地说:“她体温有点高,我可以决定延长她的住院日期几天,你好好照顾孩子吧。”现在写这几句时,耳边仿佛听到微博上中国网民一片怒骂:“蹭吃喝!不要脸!丢人丢到国外去了!美国都被你们这种人吃穷了!”我想,我幸运的,是生活在一个把穷人当人,而非当小偷的社会。

孩子入托的事情就更幸运了。我们一开始就如实向幼儿园的园长交代了家庭的经济窘境。她很同情,但表示无能为力。后来我们居然果决地入托,也许让她有些吃惊,也许她觉得我们认同她奉行的“多重智力”的教育理念,所以日后对我们特别关照。最终是她帮助我们穿透复杂的政策和手续的迷宫,一手把第二年的助学金申请到,否则我们根本搞不懂该怎么办,也不可能坚持下来。

没有想到,这点事情说说,在网上居然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得罪了那么多人,仿佛我们抢了谁的钱似的。让我吃惊的,倒不是网友们对美国的隔膜。美国本来就不容易了解。我也不认为自己多么了解美国。选择讲个人经历,就是因为那至少是真实的。

美国是个地方权力很大的国家。各州的政策都有相当大的区别,很少欧洲那种整齐划一的福利制度。在我看来,这是美国的弱点。比如那种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免费幼儿园,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而这种公共设施,恰恰是国民素质的基础。这些,我在《市场到哪里投胎》中有详细论述,自不必多言。让我吃惊的,是网民回应中对福利的痛恨。似乎我们这些吃过福利(严格地说是女儿吃过福利)的都是“蛀虫”,只会“蹭吃喝”,而且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后的结论,就是“福利养懒人”,“懒人”会把整个社会吃穷,把整个国家搞垮。

有一次我对一个愤愤然的网友说:我即使真“蹭吃喝”,也是蹭美国的吃喝,没有伤害中国利益。你们跟着跳什么?再看看美国:那些帮助我们搞到各种福利、助学金、奖学金的人,总是对我们说:“你们走到这里,是了不起的成就。我想象不出自己能够这么在异国他乡闯荡。感谢你们对我们社会的贡献!”

我之所以“自曝”这种“蹭吃喝”的故事,就是希望挑战中国对于福利的传统观念。目前中美都在讨论福利制度问题,左右派论辩激烈。“穷到哪里都丢人”,依然在中国很有市场。欧洲则基本接受了福利制度。在我看来,欧洲文明在这方面明显高出一筹。

我研读过一些欧洲的福利制度史。欧洲人一开始对福利的看法和中国人很类似,觉得福利养懒人,吃福利的都是蹭吃喝的劣等人。比如英国早就有《贫困法》,旨在救济穷人,但又要时时杜绝养懒人,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中国前一段有廉租房不能修私人厕所的讨论,立意和这种贫民工厂非常接近,就是觉得穷人是劣等人,需要这种严酷的管理,否则他们就被养懒了。

后来欧洲人怎么变了?一大因素,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劳动人口特别是中产阶级高度集中。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的克勤克俭的“体面”家庭也流离失所。而且这种事情谁都可能轮到。这样全社会就开始反省:贫困是一种不幸,需要帮助;贫困本身并非罪孽。后来全民式的福利在欧洲展开,和这些经验关系很大。

我现身说法,有着同样的意图。如果说“福利养懒人”,吃福利的人都是“蛀虫”的话,那么就看看我这个被养出来的“懒人”好了。我们夫妻二人,在国内大学读的是北大和复旦,高考时都是所在地区(北京和浙江)的前几名。博士也读的是世界最好的学校。“懒人”能这样吗?

记得在耶鲁头几年,每年仅圣诞节和感恩节晚上去导师家吃饭,几乎没有一个假期。离纽约那么近,除了一次到日文书店买书,几年都没有去过。教室—图书馆—健身房—家,这种四点一线的生活,多少年如一日。我从本世纪初“蹭吃喝”开始至今,出版了大约二十本书,在几个报纸开专栏,属于撰稿量最大的专栏作家之一;我在美国大学有全职工作,同时还开办“薛涌留学预备课程”,为一批中国学生进行留美的学业准备;除了这些,我还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每周跑上百公里,五十三岁能用一个半小时完成半马。我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成就。但是,同时干这么多事情,面对这样的工作量,不用说中年人,有几个年轻人能够承担得下来?

我可以不客气地挑战:大多数对我进行漫骂的网民,折腾一辈子也干不成我上述已经成就的诸多事情中的任何一件。如果我这样的人是懒人的话,世界有谁是不懒的?如果这样一个人在生活的某一阶段也需要社会帮助的话,社会有什么理由对那么接受福利的人侧目而视?

类似的故事,在美国也读过不少。很多拿过福利,后来成功的人,出来现身说法:多亏那点福利,否则我走不到这里。如今成功了,则可以加倍回报社会。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有些网友大骂:美国都是被你们这样的人吃垮了。其实,经济学家早就算出来:如果美国人都达到我们这样的收入水平,如果美国孩子的成绩哪怕达到比我们女儿低20%的水平,美国现在面临的财政、社会等诸多痼疾就会自动消失。像我们这样被福利养出来的“懒人”,到哪里都是贡献于社会的人。我们当然有责任力挺基本的社会福利。

中国近三十年经济崛起,成就举世瞩目。但是,西方哪怕是最强调市场的舆论,如《金融时报》、《经济学人》这类倡扬自由市场的媒体,也反复指出中国的“社会投资”不足。所谓“社会投资”,其实主要是教育和福利等公共投资。孩子就医就是一例。给孩子免费医疗怎么会养懒人呢?

中国正面临着老龄化社会。如今的青年、中年人,最终都将面临着养老危机。现在的孩子,就是未来养活自己的人。以中国的国情,每个孩子都是宝,其身上的附加值不是一般地高。孩子有病得不到医治,导致病残甚至死亡,岂不加重中国的养老危机?岂不摧毁了中国未来最宝贵的财富?

看看当今的世道:那些拿着父母的钱留学,英语也学不会,一事无成、动不动就度假购物的后生,反而来教训我们这些艰苦奋斗出来的人不要蹭吃喝了。一个完全没有福利的社会,最终就是这样的人当道。而一个有良好福利的社会,则会扶助那些肯奋斗的人,最终更可能是我们这样的人当道。

放眼世界,最有效率、最富有、最和谐、最幸福的社会,还是福利国家式的社会。建设这样的社会,不仅仅需要制度。任何制度要有效运行,都需要社会的支持。福利社会背后,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操、一种对弱者的同情、一直同甘共苦的纽带。没有这些,社会就会越来越刻薄、越来越残忍,最终走上自戕的道路。



[ 此帖被露佳在08-17-2014 20:24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4-08-17   
这个作者还敢笑话别人没文化?他真是白读了这些年的书,还研究了欧洲的福利制度。
757304693 离线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4-08-18   
对这么些的福利真的向往,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的投资在教育上、医疗上、让每个出生的生命有基本的保障;
细柳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14-08-20   
兔子,你是啥意思?不明白呀。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14-08-20   
回 3楼(细柳) 的帖子
我对于这种似是而非的精英观点不知道说什么好,要说起来得一大篇,我没时间说。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不在于是不是有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而是在于是否有相对公平的制度让老弱病残有所依靠。至于精英博士是否有钱送女儿读精英幼儿园完全不应该是政府和社会的business,也不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准。

这段话:“其实,经济学家早就算出来:如果美国人都达到我们这样的收入水平,如果美国孩子的成绩哪怕达到比我们女儿低20%的水平,美国现在面临的财政、社会等诸多痼疾就会自动消失。像我们这样被福利养出来的“懒人”,到哪里都是贡献于社会的人。我们当然有责任力挺基本的社会福利。”

他的意思是说美国的经济危机、种族矛盾等等是因为笨蛋太多?都是高智商的人,就没有问题了。而怎样让国民聪明起来?提高福利标准。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精英博士说出来的话,还经济学家说的,哪一个啊?

“欧洲则基本接受了福利制度。在我看来,欧洲文明在这方面明显高出一筹。”

可是欧洲的福利国家正在走向破产或已经破产了,这怎么解释啊?

“不过,尽管美国的福利制度有着种种缺陷,我们依然属于相当幸运的人。首先,我们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在困境之中知道长远规划,知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教育背景带来的“文化信心”,使我们比较能够对付世间的白眼。比如,超市的收银员态度傲慢时,我们并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劣等,而是可怜对方太没文化。事情明摆着:我们眼前的困难最终都会过去,还有波澜壮阔的事业在前面等着,对方高中是否毕业都不知道,大概很难跳出超市的低薪工作。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反向的“势利眼”,并没有什么值得光彩的。但这种反向“势利眼”,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心理保护。想想看,那些文化水平不如收银员的人,拿着食物券被对方鄙视后,很可能丧失自尊和信心,最终自暴自弃。”

简单地说就是知识为她的厚脸皮提供心理和技术支持呗。其他有知识的人就这么被他代表了,不知道什么感想。

我就是打眼一过,随便地找了几条。
newport93 离线
级别: 资深会员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14-08-20   
引用
引用第1楼小白兔于08-17-2014 23:02发表的  :
这个作者还敢笑话别人没文化?他真是白读了这些年的书,还研究了欧洲的福利制度。

就怕流氓”有文化”。外国人不应该要给纳税人的社会福利,汗死了。
随遇而安, 知足常乐。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14-08-20   
回 4楼(小白兔) 的帖子
薛涌1961年生,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3年在北大本科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4年赴美,1995-1997年就读于耶鲁大学东亚研究课程并获硕士学位,1997年进入耶鲁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就任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现任该系副教授。2013年薛涌创办薛涌留美预科。

他还不算懂经济的吧。

我看他另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在美国顶尖级大学留学的高材生能在星巴克打工就算好的了。也是读不下去,不知道要误导多少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露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14-08-20   
薛涌: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什么?
http://dajia.qq.com/blog/420947057223482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 事实上,随着大学的普及,大学生早已成为普通劳动者。大学毕业,到星巴克站柜台算个不坏的工作。
另外到餐馆跑堂、开出租、当搬运工等,完全是大学毕业生的正常职业。
这些工作,也往往是临时的。大学毕业后这么过渡一下,然后想办法读研究院。只有研究院毕业,才算专业人才。
所以,留美不仅是上大学,必须有读研究院的规划。许多中国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大学一毕业,可选择的职业都是这些普通劳动者的临时工作。当然不可能有人给办工作签证。
结果在美国一天也没有工作过,不过是大学校园混四年,和中国同屋做四年中餐,拿到文凭就回国。当然是百无一用、海龟变海带了。

。。。

找半天,也没看到 “在美国顶尖级大学留学的高材生能在星巴克打工就算好的” 这句话,
作者不过是在提醒 中国的留美本科生如何避免陷入 “海龟变海带” 的困境, ”误导“ 一说从何而来?

[ 此帖被露佳在08-20-2014 19:53重新编辑 ]
露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14-08-20   
引用
引用第2楼757304693于08-18-2014 19:47发表的  :
对这么些的福利真的向往,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的投资在教育上、医疗上、让每个出生的生命有基本的保障;


是的!

对这些不管是日本的,欧洲的,还是美国的福利,我们也只有看看听听的份,我们国家的百姓 现在生老病死还有些什么福利保障呢?

懒惰鬼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14-08-20   
福利是交税交出来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主要纳税都来自中产阶级。低收入不用交税,高收入的很多免税政策,为了防止他们将财产转移出国。

新加坡不是福利国家,10万新币的收入,在不扣税的情况下需交5千多所得税。

澳大利亚是福利国家,10万澳元的收入,在不扣税的情况下需交2万6千多所得税。

新加坡的食品价格只有澳大利亚的一半左右,尽管这些食品的原产地是澳大利亚。

其他商品的价格,新加坡也要比澳大利亚低很多, 普通的为50-70%左右。

新加坡有的东西只有劳力。

澳大利亚有大量的天然资源可卖。

你可以选择福利国家,或者非福利国家。
懒惰鬼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14-08-20   
北欧五国具有最接近共产主义的福利制度,而且它们不是移民国家,没有一群将白吃白喝当成权利的懒人。但是它们的福利制度也不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瑞典总理曾经主张将退休年龄退迟到75岁。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14-08-20   
Re:回 4楼(小白兔)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6楼水做的鱼于08-20-2014 17:10发表的 回 4楼(小白兔) 的帖子 :
薛涌1961年生,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3年在北大本科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4年赴美,1995-1997年就读于耶鲁大学东亚研究课程并获硕士学位,1997年进入耶鲁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就任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现任该系副教授。2013年薛涌创办薛涌留美预科。

他还不算懂经济的吧。

我看他另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在美国顶尖级大学留学的高材生能在星巴克打工就算好的了。也是读不下去,不知道要误导多少人。



这些不需要懂经济,完全是没常识没文化的说法,可他是名牌大学出来的的精英博士啊。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14-08-20   
回 8楼(露佳) 的帖子
露佳你别介意我态度粗暴,我是觉得这个精英博士的那种自大心态特别讨厌。我能理解你在中国的现状下看到他说的这些的羡慕。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没办法比较。中国的问题是从上到下都烂了,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没有建立保障体系的规划,因为没人真正的为民生服务,现在就是上任捞钱,拿钱跑路的姿态。不说也罢。

你要是出国,你也享受不了这里的福利。我在荷兰十年还多了,福利我是没享受到,七七八八的苛捐杂税,我可以交到70%还多。去年荷兰首相宣布荷兰的福利制度已经破产了,以后不在叫这个国家福利国家了。怎么破的产?不堪重负呗。那个博士说福利不养懒人,只培养精英,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也别说我没享受到福利,我被地方政府强制到学校里学过两年的荷兰语,免费的。班里的人一半以上是文盲,这还是所谓的快班了。市政府没事就传唤我去谈谈我的融入问题,要不让我去报销上学的差旅费,好像我是一个无事可干就等着随叫随到的闲人。我不去报销差旅费,我不想占这些便宜,后来管我事的女公务员说我态度傲慢,主要是没见过有便宜不占的移民。再后来我自己转学了,去上私人的学校,我自己付款,也引起轩然大波,要罚我钱啊,因为我不识好歹,放着政府的免费课不上,却要自己花钱上课。还搞了个三方会谈。我说我如果转学要你替我出钱,你可以拒绝我,我没让你出钱,我到哪里学习是我的自由啊。我会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我就算不会说荷兰语,我也生活的很体面,并没有给这个国家造成任何负担,你的工资都是从我的工资里出来的。我把市政厅的女公务员气的不轻。后来她走了,换一个男的,就没问题了,因为男人没那么多事事,从来不找我,我考过荷兰语,跟他一说,他就说ok,再没麻烦了。说这些是说真要拿点福利,不是那么舒服的,谁都能鄙视你,不光是超市里的收银员,有些公务员觉得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其实他们不过是在国家机器的保护下分配别人的财富而已),要点脸面的人谁要过这样的日子?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人失业,领完失业保险,只能领救济,这样的人并不觉得靠救济度日的日子好过,这是很令人难堪的事情,哪里像这个博士有那么多优越感?他觉得是政府在给他和女儿发钱,完全没有常识的想法。懒惰鬼已经说了,政府不产生一分钱,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拿了钱替他养闺女,并且投资在他闺女的教育上,他低调的感恩就好了,有什么必要摆出就像是天赋他这种权利的理所当然?生养孩子不是他自己的决定吗,弄的好像进不了精英幼儿园就是国家对他这种博士精英及下一代不负责任,纯粹把政府当爹娘的心态。就跟管我荷兰语的那个女公务员一样的心态,她是我“妈”,可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那么多的“妈”。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14-08-20   
引用
引用第10楼懒惰鬼于08-20-2014 19:44发表的  :
北欧五国具有最接近共产主义的福利制度,而且它们不是移民国家,没有一群将白吃白喝当成权利的懒人。但是它们的福利制度也不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瑞典总理曾经主张将退休年龄退迟到75岁。


理论上他们不是移民国家,但是你要看到每年的移民数据得吓疯。关键是来的人就是冲福利来的。现在对东欧国家又大门打开,乱死了。

还有,很多中国人走技术移民的道路,其实是很好的。可是来之前总先发贴子问:我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啊?付你高工资,还让你享受高福利,真有这样钱多人傻的地方吗?让高技术移民来,不就是让他们来创造价值,交税维持福利制度的吗,这些人怎么可能成为享受福利的对象。全是被这种文章忽悠的。
抽刀断水 离线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14-08-21   
这家伙也就一在美国吹自己在中国多牛,在中国吹自己在美国多牛的主。
其实呢

http://www.suffolk.edu/college/11998.php
Biography
Yong Xue Teaches Chinese History, Japanese History, and Cultural Contact in World History. His forthcoming article, "Treasure Nightsoil as if It Were God" -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Link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Late Imperial Jiangnan, is expected to be publishe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While revising another article, Fertilizer Revolution? for publication, he completed his dissertation, Agrarian Urbanization: Social and Economy Changes in Later Imperial Jiangnan from the Eleventh Century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 worked as a journalist and scholar in China and is currently a columnist and regular contributor for several major Chin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is book, Zhihua zhishuo de zhengzhi (Politics as a Straight Talk), has been published by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For his works in Chinese media, a new magazine, Nanfang renwu zhoukan (Southern People Weekly), has selected him as one of 50 "public intellectuals" who influence China.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newport93 离线
级别: 资深会员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14-08-21   
原来是这样一个牛人。

新语丝上有他的专页。

http://www.xys.org/dajia/xueyong.html
随遇而安, 知足常乐。
细柳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14-08-23   
兔子,我想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是工作缴税的,所以没有感到荷兰福利的好处。如果你是难民身份进来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你的起点比较高,而且机会比较好,所以和一般需要帮助的外国移民情况很不同。

我很喜欢薛涌的文章,也很赞同他说的,福利社会背后,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操、一种对弱者的同情、一直同甘共苦的纽带。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14-08-23   
回 16楼(细柳) 的帖子
我来到荷兰是为了见世面看世界的,不是冲着福利来的,当然福利也就和我没有大关系。但是福利国家搞福利可不是为了难民和移民,是先有了福利,才有了难民。况且大多数的难民哪里是什么真正的难民,不过是打着难民的幌子而已。

福利制度是假设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能力,也有同样的努力的意愿,想要得到同样的东西,而因为一些特定的原因,造成了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得到的多,所以要用所谓的福利对得到少的人做补偿。但是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同样的能力,更不是所有的人都持同样的努力的意愿。因为假设错误,结果与初衷就会背道而驰。这些福利国家,真正有福利的时间不过也就几十年,一两代人而已,如今已经无以为继,就说明美好的初衷并不代表先进的社会制度。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14-08-23   
回 17楼(小白兔) 的帖子
我不认同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是文明的象征,但我愿意社会里的老弱病残都有所依靠,我的肩膀愿意和这些人一起抗生活的苦难。
细柳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14-08-25   
兔子,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和小马都属于社会所定义的“强者”,你们勤奋、聪明又自律,所以在福利社会中,你的奉献就大大多于受益。可是这个社会里的一些人,或者是先天不够聪明,又或者是后天的教育出现了偏差,所以即使他们和你们得到同等的机会,他们也不可能有你们那样的成就。如果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这些人就没有前进甚至生存的机会了;可是在一个福利社会中,因为有象你们这样的强者奉献的税收,经过政府的调配,这些人还可以有享受生活的可能,而他们的孩子,也才有象别的孩子那样受教育的机会。

我不知道欧洲的福利会不会真的破产,但我个人认为,即使是一个破了产的福利社会,也好过从来没有福利的社会。

你学荷兰语不愉快的经历,我想是因为你本身是“强者”,所以当别人把你当成“弱者”来帮助的时候,你就有了他们多管闲事的感觉。可是,绝大部分到荷兰的外国人,都不是象你那么快就找到工作的,也不是象你那样有钱请得起私人老师的,而荷兰政府的融入课程和荷兰公务员的帮助,确实给了象我这样(或者也是象薛涌这样)既没有工作也没有钱的外国人起步的台阶。

我觉得我好像老是和你唱反调似的,不过和你讨论讨论这些,在我是蛮愉快的,因为生活总是油盐柴米,说的都是鸡毛蒜皮。只有在这样的论题上,好像还有点儿指点江山的味道。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