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给大家转些网络上大家的一些评论:
大家仔细看看网站上的各种消息。综合起来看最后的观点是一个!
IBM成了联想的一个占将近五分之一股份的大股东!谁买谁就应该明白了吧。
再看看国内的报纸,只说好的,只说耀武扬威的,什么联想世界第三…………
第三PC制造商吧,好像没被IBM控股前,IBM也是第三,这个跟联想有什么关系呢?
IBM一个硬盘部门还卖20亿美金,难道整个个人电脑,这么知名的thinkpad的品牌
10几亿就便宜卖了?
两个感慨,咱们国内的企业太嫩,太爱面子。咱们的报纸报喜不报忧。深层东西一点
没有,整天的歌舞升平,整天的中国好像两年之后就比美国NB了。稍微对这两家公司
和整个IT产业有一些了解,没被误道成功。不过映射出一个问题,对于我不了解的很多事情
报纸上边的结论可能是相反的。
其实,美国人是把他们的一个鸡肋给卖掉了,把他们想舍但又舍不掉的业务交给了别人。他们占有股份,可以多挣一部分钱,同时又把一部分债务转给了别人,自然是赚了;而联想,却为银行揽了一笔债务,去做利润并不高的行业,实际上给自己一个包袱。
比起,20亿卖日立的硬盘部,这次联想没有赚了,哪台PC机不需硬盘,可又有几家可以独立完成呢,同时还有完整的开发队伍;而电脑呢,缺了IBM、DELL、HP,照样有电脑可以使用。同时这个领域没什么技术,多的是加工厂,和诸如牛毛的厂商在竞争。
“好面子”,可联想却已经输了
现在,联想终于如愿吃到了IBM的鸡肋,联想很高兴,IBM也很高兴。一个用鸡肋换了一大笔钱,一个抢到了大款吃剩下的鸡肋,又是一个双赢。不过我很担心,鸡肋上残余的碎肉太多,联想又太急切,暴饮暴食别吃坏了胃。当然,看得见的好处还是有的,至少,英文媒体从未这么密集地提起Lenovo这个品牌,现在联想就算翻脸不认账,协议不签了,都赚
港元和人民币最低的时候买IBM,好笨蛋的主席
死刑,缓期2年执行
显然这次的并购不只是作者所看到的那一面,IBM出让的自己的PC制造,销售,研发,并不是意味着IBM整体抽离PC行业,或者说,IBM其实是在利用联想的这次收购重新回到PC制造行业的一线来,同时还做了一次资本重组和资源优化.联想已经是亚太地区最大的PC制造厂家了,应该说,不论从制造还是质量上,联想的能力已经跻身行业前矛,IBM不蠢,IBM的品牌是不可能消失的,利用联想的生产能力,合理的规避PC行业风险,在新公司里等着分成不是很好的一步么???反过来,联想是想利用IBM在北美和世界地区的知名度,提升自身品牌和影响力,打开自己在海外的市场,要知道,联想也不光光只做PC和笔记本业务的~~~~~
香港某著名证券评级机构给这次的联想收购案联想股票评级为“沽出”,意思是不看好这次收购。
由此可知,美国的IBM股票要大涨了,因为有失必有得嘛。
可怜的联想,又在步小日本买洛克菲勒的后尘。
我再说几句:
1.联想的市场在中国,IBM的市场是美国,跨市场经营不是一夜之间的事,2公司没有任何协同效应,收购也就产生不了增值.
2.美国人完全不在乎联想这个品牌,美国市场只是少了个IBM,并没有增加一个联想,看看<<商业周刊>>就知道了.
3.合并公司的整合花费巨大,尤其是美国公司,起码数亿美金!!!而联想收购后已经弹尽粮绝了......
个人认为,联想并购IBM,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的品牌,渠道,产品线及客户,为联想进入国际市场并其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了这个与国际接轨的条件,联想就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但另一方面,与所有其它的并购一样,并购的过程其实是简单的,而最严峻的考验则来自于并购后的企业整合,包括产品线的整合,技术的整合,销售渠道与市场的整合,人员的整合及企业文化的整合。即使一个财务结果良好的并购,也会因为上述企业管理的问题而让并购的最终结果与最初的愿望背道而弛。联想作为一个国内的大公司,其业务,渠道,人员及管理方式等都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也没有较多的国际化管理的经验与背景。并购之后如何管理一个100多亿美元业务的企业及其人员,对联想而言,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我真希望联想在经历一系列磨乱之后,能真正的实现1+1大于2的结果,而不是象许多并购一样,是1+1小于1的结果。但对于我国企业即将走向世界的企业而言,不管成败好何,联想并购IBM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衷心祝愿联想交给我们的是一幅充满艰辛但更多的是甜蜜的答卷。
好好坏坏都很多,大家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