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郭衡
她游学走访35个国家,从医学到艺术到商业到人文到体育竞技,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补课,为了变得更优秀;她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 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婚礼,并开始准备28岁在商学院念书时要孩子。她是麻省理工的中国女留学生。她的人生看似完美无缺;但生命逐渐裂开,透出缝 隙:更优秀的追求,让她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精准的人生安排并不精准,她离婚了;她的公司计划得不到父母支持,她深深焦虑并痛苦。
她说:”在我总 算能够决定摆脱婚姻枷锁,父母的忧虑,去寻找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正是我毛毛虫脱茧的时刻。我要飞,一切都不管了”,之后,今年10月底,她被发现陈尸于马 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校外公寓内,目前死因不明。据悉,死者名叫郭衡(音译),据中国同学反映,郭衡性格活泼外向,但在博客中似乎透露出沉重的心理压力。目前 警方正在调查这宗命案,不排除死者死于自杀。
她的死让人反思:什么是更优秀的人生?什么是理性、精准的人生?如果这一切里,没有对自己的认可和爱,生命又是什么?仅仅一场百米冲刺的赛跑吗?
1.来自深圳就读名校明年毕业
据报道,现年28岁的郭衡出生于中国兰州,在深圳长大,是位青春靓丽的姑娘,目前已婚。郭衡于2011年开始就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MBA课程,预计明年毕业。在读期间,她还创办了一家公司,希望能结合西方科技及印度与亚洲的一些传统医疗方式。
据郭衡2011年底放寒假前的英文博客显示,她的生活忙碌而充实,在短短的几周内,她先到科罗拉多滑雪、去阿根廷过新年、到南极旅游、回中国大陆过春节,然后又到新墨西哥州旅游及参加犹他州MIT校友活动。
2.学业优秀仍觉不如西方同学
虽然在外人看来郭衡十分优秀,但在中文博客里,她却认为自己比不上西方国家教育出来的同学。她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在哈佛上暑期班,一样年 纪的美国上层阶级的女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华人,都要比我成熟和老练很多。”“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 文……同学们不光工作认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全。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 么,知道如何不动声色地达到他们的目的。”
3.好友眼中的乐天派
汪语和郭衡是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同学,又因为家离得近,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汪语心中,郭衡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乐天派,当年读高中时, 郭衡还是班长,汪语说,郭衡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办事总是风风火火的,她印象最深的是:郭衡竟然可以一边蹬着单排轮滑一边写作业!
高中毕业后,郭衡去美国留学,但汪语和郭衡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都是郭衡打电话过来。还像以前那样聊天,也没发现她有什么烦恼啊!相反,我有什么烦心事总会跟她说,她也总是安慰我。”
出国后,郭衡也回来过几次。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她回来举行婚礼。“我们同学都去了,场面很温馨。她老公是一个华裔,感觉很绅士,两个人看起来也很甜蜜。”
4.自述想摆脱婚姻枷锁
在同学们眼里如此乐观的郭衡,在她自己的博客里,却并不快乐。
郭衡和前夫在同学们眼中是幸福的一对,但她的婚姻却没有维持长 久。对于这一点,她在博客里也有描述:“生命在2010年以后就开始变得很快。首先是结婚,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婚礼,并开 始准备28岁在商学院念书时要孩子。生活很辛苦,一直也算完美。然而,关上门回到家里,问题却非常深刻……在我总算能够决定摆脱婚姻枷锁,父母的忧虑,去 寻找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正是我毛毛虫脱茧的时刻。我要飞,一切都不管了,我再也不要被人唾弃地以他人的标准去循规蹈矩地爬了!”
5.求学和创业压力重重
去年,郭衡还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自然龙集团。按照郭衡所述,这个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回归本真,推崇自然的生活模式。“公司的经营模式将 会以网络社区、远程教学、个人国学私塾的形式为主,为真正的精英带来一对一的高质量养生服务。”然而公司的成立却没有得到父亲和老师的支持。郭衡在博客中 描述:“父亲非常不客气地说我:要投入100万,你以为你懂什么?一个好点子跟商业运作还差得远……”
在外人眼里,郭衡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精英。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为了弥补自身所谓的“不足”,郭衡在博客中自述:她游学走访了35个国家,从医学到艺术到商业到人文到体育竞技,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补课……
6.网友评论(来自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原文链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073945/)
勇敢的小孩儿:有人说郭衡自卑。我觉得她算不上自卑,她只是清醒,但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承受这种程度的清醒。 或许是,心理建设永远最重要吧。无论你有多成功,多优秀,只要你够清醒,就能看到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人比你出色太多了。 最让人羞愧的不是他们的好出身,好家世,而是他们从小训练出来的高强武艺。让人望尘莫及,让人望洋兴叹。在这一点上,因为成绩不好而哭泣的孩子,和因为晋 升华尔街高管失败而酗酒的成年人, 所要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alicia :不觉得她的问题在于她看得太清楚,她这样的自我认知在所谓优秀的人中间是非常常见的,最优秀的那群人很少有沾沾自喜的,往往都纠结于自己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她的问题应该在于从来没有失败过以及过度的欲望。
阿糕:她看得一点也不清楚. 她强迫自己优秀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最根本的无价值感和挫败感. 我感觉她说自己想抛开父母的安排过自己的生活,这句话是假的. 如果她父母真那么疼爱她,即使对她有控制有压迫,她也不会绝望得去死. 她死于低自我评价,无安全感。这个一定与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她认为自己对任何人都是没价值的,包括父母,丈夫,所以死的如此轻易.
Yuring :郭衡在乎的哪里是什么身外物。。。。在中国大家都堕落懒散,所以觉得自己就随波逐流混着。我懂她在乎的是一种美国中产阶级培养出来的对自己的看重,能够 如何有理有节跟权威打交道来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关心的是买车买房和表面的结果,他们的竞争不仅仅为了这些,纯粹是懂得能力是这样产生的。就像昨天 FT一个评论说中国的创业纯粹是为钱而创业。但国外不是,他们是真的要创造一点东西出来。。。只追求吃吃喝喝玩玩当然会空虚。。。
爱自己:看了她写的那个留学总结,感觉又是个狼爸虎妈高压出来的孩子,“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我中西合璧的婚礼” , 她做的是她爸妈要求的,她想的也是她爸妈洗脑的,自己没有存在感,所有的成就都没有意义,悲剧。
未经证实的消息: 郭衡原名郭晏均,其人生经父母和新东方某教育专家留学顾问精心设计,是专家当作人生设计的成功典范津津乐道。她非常精准地活在各种各样的角色里,唯独没有活出自己
http://old.neworiental.org/publish/portal0/tab410/info104299.htm 高燕定:郭晏均的成功路线图
2006-03-06 14:58:00 作者:高燕定 来源:上海新东方特邀留学顾问 点击数:6953
投资银行是精英向往的地方,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几。投资银行青睐的是什么?商业、经济专业的背景?不是。
当数学助教,当实验助教,时薪17美元的工作;另一份无薪无酬。你的选择是哪个?她选择了无薪的工作。
她的职业目标是成为商业主管,学的却是电子工程。她可以转到名校,却选择留在原校。读研对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大学本科的她却在大公司、投资银行之间转来转去。
优异的成绩是基本条件,个人素质是成功的基础,重中之重,优化的人生职业发展路线,才是造就成功的关键。
在充满幻想的17岁花季,深圳少女郭晏均背着书包上学来
(摄于刚下飞机的休斯顿机场)
2001年夏天,我到休斯敦机场接一位深圳的高中生,这是一个学业优秀、性格开朗、雄心勃勃的17岁小女生。途中,小女生说,准备第一个学期就修24个学分,一学期后转学到斯坦福大学。我见过不少优秀的学生,但是,如此轻狂者倒不多见。
小女生认为得克萨斯A&M大学名气不够响,甚至还有人叫她“农机”大学,很多中国学生就因为这令人哭笑不得的校名,怕“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对它望而却步。实际上,这是一所世界著名的超巨型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全校4.5万学生里,2001年入学的新生中有171人是国家荣誉学者,总数居全美大学第六位。
还怕没有对手?只怕你自己不够强!
学校的名声不够响,问问你自己,上大学,为的是什么?
我说,上大学,接受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生存,为了获得理想的职业,达到美好的人生目标。
你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是什么?
小女生是我见过的少有的、有理想抱负和宏大目标的中国高中生,满脑子的生意经。她准备学习生物化学,将来组建自己的生化技术公司。不难理解,这几年媒体对生物技术的爆炒,使很多人产生这样轻松的想法。她的理想是用学到的技术经商,而不是搞研究。她在国内曾获得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数理化基础皆好。不过,我说,学化学、生化,只读个硕士不算啥,如果读博士,从大学本科算起,到工作,拿绿卡,得经历十多年。
小女生大喊,晕了,晕了,那还不得熬成个老太太才出头?罢了,罢了。
她的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医院的科主任,父亲是成功的电子商人。第一学期末,父母来探望,讨论孩子的未来。母亲认为,辛辛苦苦来留学,一定要读个博士,最好还要个博士后——据说,在国内博士后甚至被当作最高学历,能进博士后实验室的,名声就响当当。父亲经商,注册公司的名称都用女儿的名字,可见他的期待。他直问我,有什么意见。
我的意见?
转学的事就别提了。强手如林的斯坦福,初来乍到的外国小女子,准备去垫底?要在那里“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我担保,只要你自己够优秀,这个大学足够你翻腾,足以帮你达到任何目标。
为何大一入学就参加军校?“为了以后不后悔”,她说
(摄于军校门口,左上为大学毕业戒指的铜塑)
快别学化学,赶紧转电机。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头上都贴着“智慧”的标签,人人对你另眼看待。华尔街、商学院要的是高智商的人,根本不在乎你的专业是“商业”,还是“经济”。
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5个小时的“持久战”,一直到半夜,我硬是狠心粉碎了高知慈母的博士情结:博士,读不得,读博无异于自毁她的理想、前程,那绝不是通往华尔街的“捷径”!
接着,再细画路线图:大学毕业,千万别读研,大公司的工作经历远远强过研究生的招牌,最好去投资银行、顾问公司。优秀学生个个可以读研究生,华尔街却只在优秀学生中百里挑一。找份好工作,先干两年,再读MBA,这是通向顶尖商学院的最佳“捷径”。
修课要悠着点,千万别自我陶醉,第一年成绩很重要,没有好成绩,什么都没希望;只有好成绩,还缺一大半,社会活动很重要,没有工作经历,没有工作经验,什么好事都轮不上,想都不要想;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有了一份工,就要找下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要出头,先得“下地狱”,美国机会均等,但是绝对不养懒人。
这份“计划书”、这张“路线图”,当然是根据小女生已经具备的优秀素质和她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她绘制的。
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她以一个大学本科生,不但担任数学系初级微积分的助教,还当上了化学系25个学生实验课的助教,时薪17美元。她得意地来报喜,我吝惜地只轻轻给她一句赞扬,紧接着就大泼冷水。这有啥稀罕?暑期在哈佛大学修8个学分的化学已经拿了A,成绩单上一直保持的4.0,早已证明了你的学业能力。可是,上次物理比赛,1 200人参加,你得了第一,教授同意让你进设备昂贵的大型磁场实验室当助手。因为没有工钱,自己还要开车,一直就没想去。本科大学生,能挤进实验室,给教授当助手是最稀罕的,不挣钱也罢!有限的时间应该拿去做最震撼人的事,挣钱的日子在后头嘛!
不想,她真听了我的——这个很多家长常常听不进去的古怪建议,她能接受,真是难得。她还真舍得辞了那两份“高薪”工作,钻进教授的实验室,做分文不挣的实验助理。这是一个专门研究运用于高能电子加速器超导磁铁的实验室,全美国只有3个类似的实验室。这位教授曾任得州加速器中心主任,现任加速器技术公司总裁。能够进入这样的实验室,说明很多问题:高智商、研究精神、耐心、成熟……她在不断更新的简历上,把这个经历摆在工作经验栏的第一位。几个月后,她找到了第一份暑期工,在一个生产电气阀门的公司做设计,月薪3 500美元,还有加班费。
不是说美国经济不景气,就业难吗?
3个月的暑假实习结束,公司老总的信件跟着来,希望明年暑假再来干,希望把本公司作为你毕业后的选择,希望……那时,她才19岁,读大二,然而,人生设计、职业发展的谋略已经学得不错。此刻,她把眼光转向了华尔街。
随后的圣诞长假,她又攻进美林证券投资银行,整个假期“无偿奉献”。当然,这是为了作铺垫,是为了更好地准备下一次出发。
小女生的脑袋已经转开了。
靠着“人生设计”的理念和自己的顽强努力,在这个有4万多学生、数百名国家荣誉学者的大熔炉里大练身手、游刃有余,小女生一直红到当上了亚裔学生会主席联合会的主席,每星期和副校长共进工作餐;在这个白人学生占83%的典型的白人学校里,她入选为全校仅有18人的“未来世界领导者”,照片和个人简介整整一年挂在大学官方的网站上……
入选“未来世界领导者”
我揶揄她,还去不去斯坦福?
她摇头笑答,不去了。
有没有过受歧视的经历?不但从来没碰到过,反而处处被善待,什么好处都得到。
刚到20岁的她,如今已不再是满脑子充满不切实际幻想的小女生。只不过短短3年的时间,获得十多项荣誉和奖励、6份荣誉奖学金。这个世界很“不公平”,金钱总往不缺钱的人手里塞。
全校300多名学生申请花旗集团投资银行的工作,她与绝大多数商学、经济“专业”的学生竞争,成为仅有的两名“幸运儿”之一,以投资银行新聘人员的市场价,年薪6万美元计酬录用,还会有美元的年终奖。投资银行的竞争惨烈,即使在哈佛、斯坦福的申请者中,也只是屈指可数的“百里挑几”。她的成功,令我这个规划师也为之狂喜。她确实是过早地脱颖而出,加入了精英的行列。
我把她的故事展现出来,是为了再次证明,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职业路线图是需要好好绘制的。在规范化的社会里,具有科学理性的人生设计,人们完全可以不靠机遇、不需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上的成功。
她的成功,有赖于从小培养起来的优秀素质,没有自幼养成的拼搏精神,就没有她的今天;没有在国内时练就的学习基础,也不会有今天。不过,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她优秀的学业和非学业上的个人素质,只能使她呆在实验室里,成为不是她的愿望和理想的化学博士;在实验室里消磨时光,无奈地长出一条又一条皱纹,无奈地看着别人成就事业。
如今,她一帆风顺,在青春年少的20岁,昂然走进华尔街。
没有能够快速接受新思维、新概念的她的了不起的父母,她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母亲在一个晚上放弃一辈子的博士情结,父亲既没有“名校死结”,也不担心“女生不适”的工程专业影响对她在商业上一展抱负的期许。他们一旦认清形势,就鼓励她在科学的人生职业规划的路上大步前行。
她成功的经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不要听半懂不懂的老师和爸爸妈妈瞎掰,更不受世俗的“学位情结”束缚。根据自己的理想、特点,依照社会规范,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图,并且不断地优化。这就是她成功的重要保证。
(本文摘自《人生设计在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