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狐狐钱夫人
RZHd9v$ 来源:21CN-论坛 2005-06-09 15:02
,24p%KJ*X %6t2ohO" 刚看完了近来网络上的炒得烫手的超强热帖 《双面胶》,说我为之受到震撼,也不算过分。文章太贴近生活了,文中提到的家庭矛盾林林种种,极有可能,有那么几种,是曾经或者即将会在每一个读者自己生活中出现的。
kddZZA3` 01}C^iD 跳过家庭关系的部分,在这里重点与大家讨论一下与家庭投资理财相关的内容。
SW*"\X; 丽娟与亚平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与家庭债务紧密相关。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本应有着美好的前程,却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中失去未来,直至陷入死亡的悲惨结局。
]QpWih00V 据说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编的,那么我们更加需要吸取教训,远离恶性借贷的泥潭才好。以下是我的两条总结,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OHeT,@(m
h $K]m{ E8pB;\Z( 死穴之一:利欲熏心,借钱参加非法集资
Fgp]l2*
MXw hxk#E 冠华家发起的集资,诱惑力不小:按年息20%分红,投资20万,一年到头,啥心也不操就得4万元红利。而且厂里的老总还是冠华老公的亲戚,人人都踌躇满志,拍着胸脯保证稳稳当当,财源广进。从亚平的出发点来看,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一个投资的良机,(原话:你现在到哪儿能找到这么无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于是马上回家与妻子商量筹资事宜。丽娟听完丈夫的陈述,表现的还算理智。(原话“亚平,我跟你讲,这事我不掺和。这是你们家自己的事情。他们可以找你们当地的亲戚去凑,别找我们。”)
v:!
Z=I}> !D@ZYK; 亚平上串下跳,极力撮合,一方面是出于投资获益,减轻经济压力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想在自己家人面前挣点面子,证明着区区十二万,是难不住他这个在上海买房娶妻的青年才俊的。当得知自己家的存款只有两万时,亚平开始鼓动丽娟向娘家借贷十万集资款。这时的他,已经开始失去理智,铤而走险了。这种借贷投资的形式,令投资风险远远超出了家庭本身的偿还能力,其实正是一般家庭投资的大忌。
<QA6/Ef7 丽娟经不住丈夫一再劝说,后来做出了让步,仅限于“我只答应跟我妈去说说看,她同意不同意我不管。我负责把话带到,就算是我做老婆的心意了。我家这两万,最坏的打算,我不要了,送给你妈,算我买房子借她的钱,但如果我妈的钱进来,你要是不还,我跟你离婚啊!”
qu-B|
MuOa 8kU!8^mH 此时,丽娟一家并未真正认识到风险的存在,竟然把判断选择的权利交给了丽娟的小市民母亲。结果,自然是眼前的皆大欢喜,日后的祸患无穷:丽娟的母亲东借西挪,扯上丽娟哥哥准备买大房子的拆迁补偿,凑齐了亚平要求的十二万。大家开始做起年底分红的美梦来。
XWUWY )CuZDf@ 整件事情这么多人之中,最清醒的还是丽娟,她保护自己权益的底线是要求冠华出具收到自己一家集资款的书面借据。(原文:“亲兄弟也得明算帐。这笔钱结构太复杂,包括了我们,我妈,我哥的钱,都写你姐夫的名字算怎么回事儿?一点凭据没有。你姐夫得写个字据给我们。”)最糊涂的是亚平,还在想着蒙混过关,(原文:“我写,我写,我替我姐夫写。”)直到丽娟拿到这张借条,亚平还在不以为然。(原文:“我们家人不象你们那么小家子气。”亚平翻着眼睛看看丽鹃,嘴角带着嘲讽地说。)
o9JMH.G N"" BCh" 不出所料,这次集资,最后的结果是厂长卷款潜逃,投资者血本无归。
Of" 丽娟和亚平两家彻底反目,亚平老爸提早归西,丽娟老妈中风卧床。之后的几次交锋中,丽娟因为手中抓着冠华的借据占了上风,姑姐婆婆害怕坐上被告席,暂时忍下了一口气。可是,也就是由于丽娟的一句“法庭上见”,完完全全斩断亲情,将两家人推进了积怨的深渊。
ex::m& 亚平妈为了冠华不至于被告上法庭,转风舵哀求丽娟息事宁人,无奈此时丽娟心中情义已尽,尖锐的指出结症所在:“你们家的毛病是,团得太紧了,以至于分不清楚里外。这钱一笔是一笔。当初你姐出面借的,理当由她还,她还不出,求我们,我们若替她还,那是我们的情分,不是应当的。你妈有什么权利做我家钱的主?”
{>R:vH8 ba[1wFmcL 最后,终归因为丽娟肚里的孩子,丽娟哥哥一家的体谅,亚平妈忍辱求全,力挽狂澜,勉强保住了这个频临崩溃边缘的家庭。
q?4p)@# e7m*r
h%5> 亚平身患绝症的父亲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丽娟母亲为了借钱给女婿而导致中风,却实在可称得上是无妄之灾。分析此事的根源,固然要怪丽娟母亲自己贪图钱财自找苦吃。但是,罪魁祸首其实还是亚平的态度。亚平本应是全家最有能力判别是非,避免投资损失的人,可惜他被亲情蒙蔽了双眼,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分析能力。他一味信任家中文化层次较低的母亲和姐姐的一面之词,没有经过任何调查考证,就做出了冒险投资的决定,导致最终将两家人拖进了痛苦的深渊。所以在这件事上,最应该受到谴责的人是亚平。
v-#Q7T Ont%eC\
SSPHhAeH8 最后,不能不给大家再提个醒:投资绝不可盲目乐观,一定要把风险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
e4!:c^? Jz7!4mu UaWl6 Y&Vu 死穴之二:当局者迷,亲情遮目失去理智
)\eI
;8 i>D.!x 这一家人遭遇的另一大考验,就是亚平父亲患上肺癌,一查出来已经到了是晚期。亚平为了医好父亲的病,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原话:“医生,你要不惜一切代价治疗我的父亲,你放心,钱的事情我们自己解决。”亚平坚定地说。)
|2RC# ]/-Y 这也是人之常情,亚平表现的很合理。丽娟一出医院大门就责问他不考虑预算,感情用事。虽然也是正理,但在这个关节眼上说出来,未免显得冷漠,以至于遭到亚平恶言相加,矛盾初现。
lBK}VU^ 1`(tf6op 谭医生的出现,令人心寒齿冷,但又见怪不怪,充分体现了中国医生普遍的医德不佳的实情。
I(V!Mv8j ()5[x.xK@ 亚平一家遇上这样的医务人员,更有雪上加霜的感觉。亚平硬着头皮背负高昂的医疗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谭医生的夸夸其谈上,(原话:“何况,昨天我爸还对我说,潭教授治的一个老太太,因为治疗得当,都拖了7年了,还精神得很,这说明,我父亲的求生欲望很强烈,他根本没意识到死亡离他很近。”)谭医生果然手段高明,玩弄病人于股掌之间。(原话:“第一阶段的治疗效果,我们还是满意的!”潭教授指着新拍的片子给亚平看,“已经按我们预想的控制住了,不过这第二阶段对人的体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化疗杀癌细胞也杀好细胞,剂量一大,我担心你父亲的身体承受不了啊!还好,我们医院最近为高干特地进了一批进口的抗辐射的西药,效果好极了,我特地为你父亲留了几支,让你父亲有足够的体力冲刺。这就象赛跑一样,你跑在疾病前面你就赢了,你跑在疾病后面你就输了。不过这个药满贵的,一支要近两千块呀!”)
O_ChxX0KP 眼看全家就要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丽娟也在积极地四处打听医治方法,(原话:蔡姐跟我说,治癌症现在比较好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一边吃中药维护身体的免疫机制,一边用西药控制癌细胞。蔡姐的母亲得乳房癌的时候就这么治的,效果很好。她说,中药比西药里的特效药价格便宜三分之二,效果并不差。”)可惜,她的努力都被认为是出于不愿意为公公的病多花钱的目的,并没有得到应由的重视。
rf>0H^r 亚平的盲目孝行没有人能拉得住,还是一步接着一步推动着故事向着悲剧的方向发展下去。
{)BTR %t x
D5:RE~g 其实,作为局外人的蔡姐,早已经看出了问题的关键。(原话:“说老实话,丽鹃,以我外人的眼光来看,我觉得,这次亚平爸病了,你和亚平妈表现都很正常,恰恰亚平有点不理智。应该跟他爸说实话,让他了解家里的困难。我总觉得你们这次医院选的有问题。上次我妈生病去的医院,一年才2万多,没一直在医院住着,大部分时间在家里配合治疗,就吃中药加化疗,效果很不错啊!不见得贵的就是好的,而且也要根据经济承受能力。亚平说的不惜一切代价是这次纠纷的关键。对待病人,要理性看待,能治的当然治,不能治了还往里砸钱,感觉跟给亏损企业注资一样不可靠。你别见怪,我直话直说。这种事情不能感情用事,否则最后的结果还是回到原点,钱也花了,人也没了。”)
1Md iH/6M
关键时候,冠华家承诺的医药费报销成了空影,丽娟终于爆发了,引发了一场最激烈家庭冲突,丽娟口不择言,亚平拳脚相加,结局是:“亚平的家,现在是两个老人住医院,一个儿子垂头丧气,媳妇浑身是伤。”事实上,丽娟和亚平的夫妻情分,到这里,就已经彻底完结了。后来亚平为了满足父亲抱孙子的愿望,有计划的所作所为,我认为是非常自私和残忍的。可惜丽娟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还存在幻想,以为厄运终会完结,孩子可以挽回夫妻感情。两个人的姑息,为以后更大的惨剧埋下了伏笔。
TM_/`a2} jzDuE{ 分析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亚平父亲病发前烟瘾就很惊人,亚平妈视若无睹,一味顺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反作用;病发后,亚平轻信名医传闻,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没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至于带着家人陷入债务黑洞。这些不恰当的行为由于穿上了“爱”的外衣,显得那么温情脉脉,可惜,美丽的表象,就像一张薄薄的花纸,非但包不住恶果的火花,甚至还会助长火焰的势力,最后,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Af"f' ) ?\t#1"d 哪怕蛇足,也要在这里总结一下,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保持理智的态度。理财投资是如此,治病救人亦都一样。
z2g3FUTX)b pimtiQqC http://housebbs.21cn.com/forum/threadmode1.jsp?forum_id=150&thread_id=28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