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无数次抱怨12岁华裔钢琴天才面临被驱逐命运 多维社 \&{a/e2:S
RA%=_wPD
+
李佟扬(音译,Li Tong Yang)在下个星期必须离开位于美国华府泰森斯角(Tysons Corner)的公寓,邻居无数次的抱怨终于生效。这些人声称不能再忍受从李佟扬房间里传出的巨大噪音,这就意味着,她和12岁的儿子陈约翰(John Chen)已经无家可归了。《华盛顿邮报》9月13日刊登专栏作家马可费雪(Marc Fisher)的文章披露,接到投诉的费郡(Fairfax County)警察局和公寓管理委员会或者并不明白,“噪音”的源头来自一架三角钢琴,而琴主陈约翰则是被行内人看好的“最有天才的小孩”。
nC:>1kt
C:*=tD1
无论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还是肯尼迪艺术中心(Kennedy Center),陈约翰都曾经获得表演的殊荣。李维音乐学院(Levine School of Music)钢琴系的主任斯维恩斯基(Pamela Sverjensky)说,“他可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里面最有天赋的人。”陈约翰每天都会坐在那架斯坦维三角钢琴(Steinway grand piano)旁练习6到8个小时,巨大的声响从琴键上喷泻而出,按照可费雪的形容来说,这样长期练习的结果就是,有一天,他也许会成为那种让我们愿意掏出75美元去听专场的人。 -<g&U*/E
UR3qzPm!0e
但是公寓管理委员会已经做出裁决,还有八天李佟扬就要带着陈约翰离开,他们还没有找到住所,没有朋友可以求助,也不知道在即将流离失所的日子里该如何处理那架钢琴。对于李佟扬来说,她上一份工作的薪水就是这架钢琴,她为了将儿子培养成钢琴家,已经全部了丧失了私人的生活。她对马可费雪说,“我牺牲了我自己。我并不像别人那样拥有一个正常的生活,我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朋友,和外界也没有联系。”1995年,李从北京来到美国,她是靠着听收音机来学习英文的,她的人生如同一只罐头盒般封闭。 4
AIo,{(
n!Dr:$
当地华人教会帮助李佟扬找到了一份清洁和煮饭的工作,最一开始是为一个女人服务,后来是为一个退休的国会议员工作。由于能够住在老议员的家中,李将节省下来的住宿费寄给远在中国和父母住在一处的儿子。但是陈约翰的来美不仅为李带来欣喜也带来了困扰,随着他钢琴天赋被逐步发掘,李的捐助人已经无法再忍受这种持续不断的声音。作为替代,拒绝讲述任何个人信息的这个赞助人为李佟扬寻了一处公寓,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泰森斯角的抱怨就接踵而至。李佟扬说,“我可以理解。恐怕除了一个母亲没人能忍受那种声音。它非常、非常的巨大。” ^{Vt
X.q,
也许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段时间住在摇滚爱好者或者聚会爱好者的旁边。他们深夜不睡,吵闹到天亮,他们制造出的声音也曾经令我们感到愤怒难耐。可是陈约翰并不是为了享乐才制造出那些噪音的,他甚至向母亲很多次诉说不能过正常孩子生活的苦闷。邻居打电话给警察,给管理委员会,甚至怒气冲冲的来敲李家的房门。这些陈约翰和母亲两个人都知道,却无从改变。夏天的练习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陈约翰连睡懒觉的甘美也没享受过,经过警察的建议,他将这个时间缩短为早上9点到晚上9点,但是,抱怨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 (D.B'V#>
u-8b,$@Z>'
让李佟扬感到绝望的这天来了,她从公寓经理那里收到了书面通知信:9月21日是最后的期限。李维音乐学院的律师认为,除了离开已经别无选择。该校副校长斯普莱克(Stanley Spracker)对马可费雪说,“我不觉得它很刺耳,它们是美丽的音符。”波斯特泰斯(Post Tysons)租借顾问克瑞恩(Jeremy Crane)也同意斯普莱克的说法,但是他指出,“公寓要求从晚8点到早8点保持安静,在她搬进来以前我们就告诉她,如果练习造成了问题她必须搬走,然后事实正是如此。”李佟扬非常固执,她说她必须在儿子练琴的公寓里工作,就算有其它的机会也不想考虑。 >MTrq%.
_Q9Mn-&qQ
李佟扬说,她要监督孩子练琴。斯维恩斯基说,“在任何伟大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母亲、一个家长──她(他)知道自己有个真正有天赋的小孩,没有人可以改变她(他)的方式。李佟扬在这件事情上只能孤军奋战,她忍受了痛苦,但是她所做的是她必须做的。”在文章的最后,马可费雪这样写道:“你并不需要先有钱买下自己的房子再成为一个钢琴家。这个伟大的使命可以交给李佟扬和她的儿子去做。但是,有一件事情至少你可以做到,那就是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