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国际在线 \y)rt )
w\}ieI8J
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并存 zRl3KjET
4Lh!8g=/
●15岁以上广东人3成未婚 THbh%)Zv+
k_qd|
●广东未婚男性多过未婚女性 %C'?@,7C
}=UHbU.n~!
●65岁以上终身未婚者,男性大大超过女性 EC6DW=
W5lR0)~#*
●男性离婚高峰期在40~44岁之间 F2dHH^
t?ZI".>
●女性离婚高峰期在35~39岁之间 #!qm ZN
rEnQYz
时报讯 (见习记者 吴瑕) 广州某著名跨国广告公司的公关经理黄小姐今年已经33岁了,然而她的感情生活却还是一片空白。几次相亲下来,黄小姐感到十分无奈:“条件相当的人,永远有更高的目标,对我有好感的人,我又没感觉。” ^aMg/.j
Y1OkkcPb{
“广东省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表示,广东目前已进入第四次单身潮,“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并存,未婚率和离婚率逐渐上升,分别达到31.9%和0.53%。 lL3khJ:%
)}]g]
g
文化越高离婚率越高 KL:j?.0
gA5/,wDO
据了解,近期的一组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百万。该课题组在对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省15岁及以上未婚人口达到2063万,占同龄人口的31.9%,远远超出了10年前的23.8%。未婚人口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其中男性未婚人口为1096万,占同龄男性人口34%;女性未婚人口968万,占同龄女性人口30%。65岁以上终身未婚人口比重,男性大大超过女性。 I<4Pur>"
KRLQ #,9
研究同时指出,广东离婚率缓慢上升,经济发达地区离婚率较高。15岁以上人口中,离婚人口数为34万,占同龄人口0.53%,其中男性离婚高峰期在40~44岁之间,女性则在35~39岁之间,文化程度越高,离婚率越高,在相同的文化层次上,女性离婚率要高于男性。初步调查显示,广东的离婚率正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 !M]uL&:
a 3b/e8c
“单身潮”乃全球趋势 udF~5w
H
$L>@Ed<
昨日,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左晓斯指出,目前的“单身潮”不只是我国的独特现象,而是全世界的一个趋势,国外亦有研究称这种现象为“逃避主义”。广东省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都是导致这一地区人们不愿选择婚姻的主要原因。 f/NH:1)y
<fjX[l<Uz
此外,左晓斯还指出,现在的人们思想自由,“非婚内”的交往也可以达到过去人们对于婚姻的需要,如婚前性行为等,婚姻的必要性对于现在的人们已大大降低。 +0%w ;'9z
3n1;G8Nf
专家:不必太过紧张 Av$^
_ Yx]_Y9I
“对于‘单身潮’现象,社会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左晓斯指出,单身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选择,而非“自身条件困难”。“单身潮”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一定时间以后社会自然会“回归”到一个理性的层面,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 m
)zUU
?
m=
N]!n
相关链接 前三次“单身潮” i]y<|W)Q3
ICoHI
新中国第一次单身潮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革命年代,很多人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是遵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 +p_CN*10H
FLCexlv^
上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单身潮来袭。“文革”结束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其中主要是女性。因为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了当地的女青年,恋爱成家。可从大城市来的女青年却很难接受当地的男青年,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 G5RR]?@6V
yw[g!W
“第三次单身潮”(有部分学者并不认同这个时期的“单身潮”的说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时,追求自由、快乐的思潮在青年男女中爆发,1980年《婚姻法》修改后,“感情破裂”这种很难量化定性的指标可以作为离婚的合适理由,离婚人口突然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