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子不教誰之過?自古以來,不論中外,人們毫不猶豫地認為,為人父母者必須孩子的人格與行為負絕大多數責任,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故事,或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中,小木偶在街上闖了禍,他的爺爺必須被抓到警察局接受處罰……;而在學術界,行為發展學者的一篇篇研究報告,轉化為書架上《如何教養X歲小孩》的育兒書籍,幾乎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這些學說的權威性。 2!7wGXm~U
yF
l@z
《教養的迷思》這本書對於過去人們奉為規臬的行為發展學理論,以及應分子生物學而蓬勃的行為遺傳學者等論證,率先揭竿起義,從研究的命題、方法上一一反駁其中的謬誤,這種謬誤不止是研究方法的盲點,作者甚至列舉出各種例子來提出反證。 _s|C0Pt
d@7
]=P:
作者首先她提出「教養只是個假設」的觀念,再舉證說明她的主張,從研究方法上,她舉例說明,如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吃錄花椰菜使男性長壽」般,社會化的研究者在小孩的教養研究中,一開始就在預設了「好的」、「壞的」兩種形態,導出這樣的結論:父母有好的教養方式,孩子也會有好的人格;種善因得善果,作者認為學術界在教養孩子的研究中,命題時往往出現這種包含道德因素的預設,這不該是正確的研究方法,卻從來沒有人質疑。 *1ku2e]z
V_Wv(G0-\
作者舉例的手法十分高明,她觀察一般人教養孩子常見的現象,與各種學說理論相印證,再一一解析其中的問題點或謬誤處,這使得許多深奧難懂的理論得以深入淺出地轉化為一般父母易懂的語言,對相關教育、心理學界的學者、從業人員或一般父母,都是一本值得仔細閱讀、深刻思考的書。 *vCJ
Tz
IA$:r@QNx8
f@[q# }6
7$Bq.Lc#z
當孩子們功成名就之時,多少的稱譽是父母們應得的?當孩子們作奸犯科為人唾棄時,父母們應該承受多少的責備?這本震撼人心的書,破除了一些有關親子互動深信不移的論點,並提供了該有的解釋。茱蒂‧哈里斯(Judith Harris)藉由她的口才與機智,說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儕經驗。雙親並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是孩子們互相教導的結果。 )(PA:j
_;v4]MU
我們毫無疑問地相信「教養的假設」(nurture assumption)—父母的教養方式改變孩子們的發展—而忽略了基因的作用,錯把基因的關連性,誤以為是教養的成果。因此,哈里絲以全新的眼光(加上科學上證據)審視真實生活中的兒童,並指出「教養的假說」只不過是文化的迷思而已。 %:N5k+}
MHI0>QsI
為什麼移民的第二代的說話口音是和同儕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在英國的早期上流社會,許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母在一起、接下來的十年是在寄宿學校生活,結果,言行舉止還是和他們的父親相似?「教養的假設」不能解釋這些現象,但是哈里絲可以。 r<UZ\d -
yGZb
哈里斯藉由一些民間文獻和科學研究,道出孩童的世界的豐富性與複雜性。哈里斯指出:從巴西雨林的亞諾馬莫人(Yanomamo,巴西北部和委內瑞拉南部一個好戰的原始民族)到尼加拉瓜的失聰兒童,在第一次的社交溝通,同儕的力量改變孩童的生命發展。順著這個思路走下去,我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概念。例如:「早期的母子依附關係,決定了日後的人際互動」,並不能解釋一些現實的例子:一些有著慘痛家庭經驗的孩子,並不妨礙他在家庭以外的生活的成就。 c/x ^I{b*
5z5#_*)O
哈里斯提出的理論,將改變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時,哈里斯也對父母提出了忠告:你什麼可以做,什麼無法做到;也把父母從「不能培育出自信、快樂、舉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惡深淵中解脫出來。 BNQ~O^R0
|M)'@s:
《教養的迷思》的內容涵蓋極廣,從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靈長類動物學、演化生物學的觀點,闡明「我是誰」及我們為什麼會如此。 ^Ml)g=Fq
:f 1*-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