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的科学(3) (yz8}L3
-----爱称不守恒
;}k_2mr~
5?|PC.
1。“性”、“爱”、“情” m$$98N
zdDJcdbGd1
“一见钟情”其实是“爱”不是“情”,因为“情”是要经过时光的磨合。婚前相 $w<~W1\:
恋是“爱”,而“爱”即使随着结婚而进了坟墓仍然能蒸发出“情”。所以,支撑 K9Pw10g'
婚姻的“情”在“爱”消失以前如果没有建立起来,婚后的日子将以吵架为主。那 JDC,]
么,“性”、“爱”、“情”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UmQ'=@^kR
14\!FCe)!
没有“性”的冲动,“爱”就无从谈起,但可以有“情”。 .{]=v
upH%-)%'
在阶级社会中,爱上一个人未必导致婚姻,但可能产生终生难忘的难了之“情”, 1'* {VmM
剪不断理还乱。因为以“爱”为基础的婚姻是在“性”的基础上与经济因素、家 4>@-1nt}
庭地位等因素的综合结果。所以,导致婚姻的“爱”其深度可以用数字化加以计算 2qkC{klC^M
出来的,是价值定位。所以才有“此人值(或不值)得你爱”的说法,这个隐含的 Mq,_DQ
“值”就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价值”。在老马那里,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 ,<-a 6
计算的;在老邓那里,是以捉老鼠的个数来计算的。 GG_A'eX:I
)5bdWJ>l
相比之下,“情”是不能计算的,所以金钱买不到的不是“性”也不是“爱”,而 j8p'B-yS
是“情”。“性”是经济基础,“情”就是上层建筑了。因为它超越了“性”以及 U0S}O(Ptr
金钱地位,早已升华到了人性中最高的层次。为了“情”,有很多人会不惜献出自 ZZ6F0FLXJ
己的生命。爱有价,情无价。 ]9pcDZB
d>7bwG+k
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讲的是“宇宙间的万物包括粒子衰变并不永远对称”,简 =j~}];I
称为“宇称不守恒”。也就是说: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对称是不对称 ; d
>
的一种特殊形式。 Th*mm3D6
sfNAGez
男女之间的“爱”不论在年龄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并不永远对称,所以“爱 HjN )~<j
称”也不守恒。因为导致结婚的“爱”是各项可以计算的诸因素之综合,某对婚姻 jfrUOl'l
在年龄上不对称,那就必然在其它因素上找到导致年龄不对称的因素。 <kor;exeJ
5(OF~mX#
由于人的性格迥然不同,有的人甚至偏离普世价值,男女之间生活在一起培养出来 {EupB?
的“情”也并不永远对称。所以“情称”也不守恒。有的人冷酷无情甚至恩将仇报。 ~LzTqMHM
如果对方是有恩必报、有义有情,一旦“爱称”不守恒,这“情称”也就受到影响, ~9ILN~91
从而导致婚姻解体。甚至导致一方痛苦不堪,产生宁肯自己受难也要报复对方的心 ';7|H|,F
理。 RwwX;I"o%
,K[B/tD{j
如果说婚后夫妻吵架次数是“感情”倒数函数的话(注意倒数的意义),没有争吵的 Qod2m$>wp}
夫妻却是“毫无感情”的极限。婚姻的数学计算之难以此为甚。所以, 认死理的 ^SRa!8z$W
纯数学家达到婚姻美满比他人要难得多。 QfM*K.7Sl
z'X_s.9F
因为数学家们无法在这里拐个弯。“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之处境者,无争也。 E0S[TEDa]
所以,有争吵,就有感情。而争吵越多,感情越淡薄。而没有争吵,感情彻底破裂。 8JAT2a61ur
这种数学关系,不把数学家们搞成精神病都难。 N:/$N@"Ge
R:JS)>B
综上所述,“性”未必产生“爱”,与“情”更无天然联系;有“爱”也许能导致 N,_ej@L8
“性”,但未必导致婚姻;导致婚姻的“爱”并非一定产生“情”。“爱称”不守 r^6vo6^
恒,“情称”也不守恒,那么,“爱”与“情”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就毫无理由 9/|i.2&
有恒定对称之言了。 'lNl><e-
]j:Ikb}
最荒诞无稽的便是“望有情者均成眷属”了。因为有“情”但无“爱”者(一方不值 J XnPKAN
得另一方爱)成了眷属,必然以悲剧告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来的父母教育孩子 yQ8H-a.
“理智要战胜感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传统文化的“理智”指的就是“对方的家 gf2w@CVF>=
庭地位、手中钞票值不值得你爱你要算清楚!” PZl(S}VY
,@ Cru=
平心而论,人间最伟大最神圣之事莫过于撇开“价值”的纯洁爱情了。因为“情” )+9D$m=P;
无价,这“价值”指的便是“爱”了。而这种纯洁的“爱”在涉世不深的童男童女 ]QU52R@M
中确实存在,但随着步入社会的脚步声,这纯洁的“爱”也会慢慢地搀入杂音甚而 rQ$A|GJ L
悔恨当初太傻。所以,“爱”能否升华出“情”来,也要受到“爱”的价值对双方 Cj):g,[a
来说是否对称的影响。
s^{j
f1>^kl3@P
所以,一方一旦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得“爱称”出现偏离,如果此时“情”还 efP2 C\
未升华出来,婚姻解体也就在所难免了。由于孩子的提前成熟和晚婚,这种伟大神 `0Q:d'
圣纯洁的“爱”只有在古书故事中去寻找了。其实这并非是坏事,因为超出“性” w02HSQ
与“爱”的“情”如果没有建立的牢固,产生婚变使得一方痛苦不堪便哀叹“早知 i&FC-{|Z
今日何必当初”。事实上,建立起的“情”其厚度要经得起地位年龄的变化所带来 ;7<a0HZ5!
的冲击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包含炉火纯青的“艺术”,而非外来因素的压迫所能 ^ihXM]1{G
达到的。外来因素可以使一方做到“不敢离婚”,但这种同床异梦的婚姻比离异更 Dl/_jM
痛苦。 i]LK,'
`ionMTZY
所以,不论男女,首先要懂得“性”、“爱”之间的区别与关系。然后找到自己理 "$8<\k$LGT
想的伴侣。把“性爱”升华出“情”来,则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中琢磨此中“艺 Xl*-A|:j
术”。“情”不仅仅能抵挡住地位年龄变化的冲击而且还能增加性爱的深度。 3B"rI
_.06^5o
为何要探讨男欢女爱?因为它涉及到每一个人。从本人所接触到的无数爱情悲剧来 U^0vLyqW^5
思考,便发现很多人至死都不明白“性”、“爱”、“情”三者为何物。没结婚的 |@-WC.
您如果懂得了它们的区别,那您就能避免找错了对象;如果您已经结婚甚至认为有 "WYcw\@U
了美满的“性”与“爱”,那您也要考虑在性爱之上的“情”是否深厚?事实上, #(*WxVE
您自以为有了美满的“爱”,您也许是错觉:您是否能分清人家爱你还是只是人家 jIc;jjAF
接受了你的爱?因为二者对升华出“情”的能力上差别很大。“情”这东西,当对 I.e'
方太少时,你还不能太多。“殉情”自杀者就因为两“情”一头太轻一头太重而造 C5R
DP~au
成。升的太高,一旦失重,掉下来摔的也就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