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3-05-07 20:20:05 t}NxD`8
TSE(Kt
华盛顿 — 朱令的名字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b?F0(c
B(b[Dbb
朱令原先是北京清华大学学生,19年前因在学校被两次投毒而受害,导致终生伤残。如今,朱令的名字在中国公众和中国网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中国黑暗的象征,成为中国人际关系险恶、政治黑暗的象征。 yHT}rRS8
y~U+MtSf#
19年来,中国司法部门和舆论管制部门对朱令案极尽封锁、掩盖、压制、封杀之能事,导致众多绝望的中国公众和网民试图通过美国的司法来为朱令讨公道,导致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觉醒来成为中国网民所戏称的中国国家信访办主任,奥巴马的总统官邸白宫成为许多中国人申诉冤情冤案的国家信访办公室。 "D@m/l
o&I0*~sN
现在还不清楚美国的司法究竟是否能或如何能帮助终生伤残的中国公民朱令。与此同时,众多的中国人试图通过美国来为朱令讨公道,从而使朱令案成为中国司法黑暗、黑暗得令公众绝望的象征。 5)&e2V',y
@0B<b7Jv
*朱令已经载入史册* VVCCPK^<
?86h:9
1994年11月,投毒者使用杀伤神经的铊盐使朱令第一次中毒,但朱令侥幸幸存了下来。1995年2月或3月,朱令据信再次被下毒,毒剂还是铊盐,而且剂量超过致死剂量。朱令再度中毒,再度侥幸生存,但落下严重伤残。 1Kwl_jf
gU+BRTZ&x
用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话说就是,“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令的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令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J`_Qc8C
0!+ab'3a
在朱令第二次中毒生命垂危、北京的医院诊治无方,穷于应付之际,北京大学学生、朱令的中学同学贝志城和蔡全清等人通过当时中国还不发达的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求救信息,从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求救并得到响应的案例。 V@cRJ3ZF
gxt2Mq;q~}
贝志城和蔡全清的求救信息迅速得到来自18个国家的响应。其中,美国学者、博士生Xin Li、John W. Aldis博士和Daniel Valentino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服务器上一起帮助创建了朱令铊中毒互联网远程诊断网,从而再次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例。 S,Tm=} wj
@/|sOF;8W
*跌宕起伏的投毒案* a$;+-
Y
15 nc
已故的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认为是20世纪的世界侦探小说女王。克里斯蒂写侦探小说,最喜欢、最擅长使用的情节是投毒杀人案。 LnR3C:NO k
7e}p:Vfp
然而,朱令被投毒毒害的故事,其情节的起伏跌宕,惊心动魄,一波三折,扑朔迷离,结局难料,恐怕连阿加莎•克里斯蒂再世也要摇头叹息,自叹想象力不足,枉戴侦探小说女王的桂冠。 ^_2Ki
7 yF#G 9,
朱令被确认是受到投毒之害之后,中国司法公安机关所采取的种种怪异措施,让世人惊叹,令朱令的家人和中国的公众深感绝望。 ?e&CbVc4
US>
m1KsX
中国当局先是对朱令投毒案的主要嫌疑人轻拿轻放。然后,再动用国家力量禁止公众和媒体谈论、报道、评论这一案件。朱令的名字也被列入了中国互联网禁忌词黑名单,让中国网民无法搜索。 oJXZ}>>iT
/Tv<
l
近日来,中国当局再度神神秘秘地给朱令的名字解禁,但又不对公众解释为什么给“朱令”解禁,就像以前不对公众解释为什么要把“朱令”打入不能搜索的互联网禁忌词冷宫一样。 x1A^QIuxO
B-M|}T
*官媒人物的误导* 'fK_J}+P
H]@Zp"7
19年来,中国当局这种怪异至极的做法显然让中国政府的铁杆拥护者、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也觉得不好意思了。 |a^ydwb
AZ!G-73
5月6日,胡锡进通过新浪微博,以他惯有的无视基本逻辑而自信的语言,表示了他的混乱不堪、自以为是的意见: 1Rl`}7Km
6jF~zI^
@胡锡进 :一,同情朱令和她的家人。二,反对对孙维下毒的有罪推定。三,断言孙维的“家庭背景”阻止了当年调查,这只能是臆测。四,呼吁官方出面回应舆论,介绍当年未能破案的情况,说明重审或不重审的理由。美国万众瞩目的辛普森案也没破了,19年前朱令中毒案破不了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官方缺公信力是症结。 P+"#xH
!?Ow"i-lp
(注:孙维,朱令的同学,被中国公众和朱令家人认为是投毒案的最大嫌疑人。) r!Mr\
vs6`oW"{#
在批评者看来,胡锡进的上述微博,除了最后一句“官方缺公信力是症结”还勉强说得过去之外,其余不是废话就是糊涂话,属于典型的顾左右而言他的插科打诨;而且,胡锡进回避了最根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官方要对朱令案采取那种让阿加莎•克里斯蒂都难以想象的怪异处理做法。 4Ag+
UP, 0`fh(y
中国古代有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故,说的是一个脑筋不灵光的人将三百两银子埋到地里储藏,但怕被人偷走,便在那块地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 YMqL,&Q{1
Gg,,qJO
物换星移,时光荏苒。“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故到了今日中国有了更新版,更现实,而且更离奇:那个脑筋不灵光的人不但在地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而且还阻拦人们向那个方向走,禁止人们向那个方向看,不准许人们议论那个地方;最妙的是,那个脑筋不灵光的人居然有绝对的权力,可以收放自如,任意阻拦、禁止、不准许,任意给人封嘴或解封。 UPJgT
N*
G)b ]uX
在批评者看来,如此比天方夜谭还天方夜谭的当今中国现实,怎能用胡锡进的一句“官方缺公信力是症结”了得。 3PBg3Y$
S5bk<8aPP
胡锡进长期担任主编的《环球时报》自创刊以来一直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但在提到美国的时候,胡锡进好像对美国的情况还远远没有入门。他提到美国美式足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杀人案至今没有破案,并以此来为中国的朱令案迟迟没有破案做辩护。 n=hz7tjaz
~49+$.2
然而,胡锡进没有提到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像中国政府一样、而且也不敢、更不能像中国政府一样阻止、禁止美国公民或美国媒体去挖掘、了解、报道、评论辛普森案。 <<n8 P5pXt
|#!25qAT
现在人们还不清楚胡锡进如此片面描述辛普森案是源于他缺乏最基本的美国知识,是属于无意的疏忽,还是源于他蓄意的误导。 = ng\
9(u2jbA
批评者长久以来抱怨说,胡锡进领导下的《环球时报》吃的就是商业民族主义(即通过煽动民族主义而赚钱)、误导读者的饭。 :5@7z9 >
P=u )Q _
*美国为中国人讨公道?* Lg9ktRKK
VFG)|Z
19年来,朱令的家人悲痛欲绝,不断要求中国当局对朱令投毒受害案进行认真的调查。然而,在批评者看来,中国当局19年来采取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虚应、搪塞、推脱、推诿、拖延、掩盖、封杀。 |L]dJ<
|k?,4
Pk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朱令在中毒受害之后再度受害。她的名字被打入冷宫,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得到解禁。解禁之后再度被打入冷宫,被列入互联网搜索禁忌词,让中国网民无法搜索。
:i:Zc~%
x-%nnC6e
在众多的中国网民发起向白宫请愿行动、呼吁美国政府介入朱令案件、将投毒犯罪嫌疑人孙维遣返中国之后,中国当局日前又神秘地将朱令的名字在互联网上解禁。 Qy4AuMU2
RZ?>>Ll6
中国著名作家、网络名人李承鹏通过新浪微博发出评论,表达了作为中国人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微弱希望: d@#=cvW
\6C"b
Q
@李承鹏 :一桩在中国发生由中国人向中国人投毒的案子,中国司法无能为力,19年后中国人跑到美国网站请愿。它说明,公平从未远去,只在寻找栖身之所。它还说明,公平就是公平,并不管栖身之所性质。这些年奥巴马已成为中国信访办主任,不知道他是否得意,但我们确实尴尬。打造大国形象,就是打造追求公平的形象。 &TC
#9
}Oqm
李承鹏所说的“中国人跑到美国网站请愿,”指的是美国总统府白宫有一个网站专门接受来自民众的请愿。截至目前(即2013年5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2点55分),一通用错误百出的英文写的要求美国政府对孙维进行调查并将她递解出境的请愿书在白宫的请愿网站得到131,560个电子签名。 A$1pMG~as
U76:F?MH
另外,李承鹏所说的“这些年奥巴马已成为中国信访办主任,”显然是暗指先前中国山东盲人人权活动家陈光诚及其家人在世界媒体和中国公众的众目睽睽之下遭受中国政府雇佣的流氓打手多年的迫害、残害、殴打,导致陈光诚不得不向国际社会呼救,最后奥巴马行政当局作出决定,对陈光诚提供人道救援。 Qj3UO]>
C-4I
e
李承鹏评论朱令案的微博得到5万多次转发,1万4千多条评论。许多评论跟李承鹏的一样,表达了对中国政府和中国状况的绝望,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司法的绝望和调侃: )%#hpP M^
G_d
ia6
@填平湘岸:19年后此案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南方某报甚至挖出不少内幕。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白宫的网站已经有超过十二万人签名,按常规超过10万人的签名,白宫方面也会做出关注回应,继续期待后续。 s,`
n=#
5{cAawU.
@a在那遥远的地方a:多年前的朱令案真让我疑惑:中国的神奇探警们,如果找不到疑犯,也会创造出一个凶手,比如赵作海,比如张高平叔侄,在这个案子上居然没找到一个像样的疑犯!要不,让聂海芬来审审? O#u)~C?)8
i<%(Z[9Lk
(注:“a在那遥远的地方a”在这里显然是在玩黑色幽默,讽刺中国无法无天的司法制度;赵作海,张高平叔侄都被公众认为是当局创造出来顶罪的人;聂海芬,杭州的公诉人,中国当局的劳动模范,但被公众认为是操纵刑讯逼供的高手。) _#N~$
@h^5*M
@戴天琛:有人称呼美国为美帝,中国司法不做为,美国能不称帝吗? /a9+R)Al
1l1X1
*中国黎明依然遥远* p4aM`PW8>=
{9C(\i +
出于中国公众尚未知晓的原因,中国当局日前将朱令的名字解禁,从而让中国网民可以讨论、评论朱令案。 LU;ma((yy[
fI}-?@
同样出于中国公众尚未知晓的原因,中国官方的权威新闻机构、宣传机构中央电视台(通过其“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中国官方权威通讯社新华社、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就朱令问题发言,罕见地对有关当局处理朱令案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B) YR
|mci-ZT
@央视新闻 :【舆论呼吁及时澄清“朱令案”传闻】1994年,清华女生朱令离奇发病,“铊中毒”导致全身瘫痪。警方曾锁定凶手就在朱令“身边”。面对种种传言,警方有责任、有义务向公众澄清:朱令案19年悬而未决,究竟是何原因?当时掌握哪些证据?案子卡在哪里?当年本案有没有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新华网) S93NsrBbY
R`s /^0
@人民日报 :【清华大学校媒探访19年前中毒女生朱令】@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每个人都在关注案件,期待真相。我们也同样如此。走近她,看到她睁着眼,无助地盯着天花板,心痛无以复加。同时,也请别忘记这些一直爱着她,帮助她的人们。这19年,他们一样不容易。 vz@QGgQ9~2
@6t3Us~/
然而,先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也对被误杀的河北聂树斌冤案、因抗议官员强奸自己未成年女儿的湖南唐慧被劳教案提出了质疑。截至目前,中国官方这些大牌的新闻宣传机构的质疑结果是,聂树斌案依然迟迟不见平反,唐慧依然不能得到应得的赔偿。 t'[vN~I'
NK,)"WE
与此同时,中国成千上万上亿的公众和网民抱怨说,在当今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凡是对公众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姗姗来迟,或干脆就千呼万唤不出来。例如,公众强烈要求立法,规定官员公示财产。中国当局用了20多年的时间还没有完成立法,也没有报告有多少立法进展或立法时间表。 guFR5>-L
U/jJ@8
与此同时,中国成千上万上亿的公众和网民抱怨说,在当今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凡是有利于当局损害或剥夺公众利益和自由的事情,中国当局总是可以雷厉风行。例如,中国当局提出加强互联网管制,从提出到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立法机构人代会常委会完成和通过立法只用了10天。 =E
|[8 U)
LM*9b
迁延19年的朱令案到底会如何了结?美国政府究竟能给中国公民朱令及其家人什么帮助?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尚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朱令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象征。 N#ex2
c
]YOQIzkL4}
a?
+)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