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n .f4z<
作者:王菲 赵明宇 Q`S iV
2007年07月07日 O`i)?BC
=6cyE
4D^ M<Xn
两年前,描写婆媳矛盾的小说《双面胶》曾在全国女性读者心目中激起不小的波澜,使得婆媳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由于小说的影响力,从去年到今年,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和话剧依次亮相,且情节与小说有所不同。本期PK台,把《双面胶》的小说、电视剧、话剧三个版本6项指标一一对比,结果电视剧版因为弱化了人性中的恶,而突出了人性中善的一面,以微弱优势胜出。 qGnPnQc
K`Bq(z?/
名称
#%?FM>
-RG8<bI,
小说:贴切准确 (;0$i?3\
Z}8k[*.
小说《双面胶》的作者六六解释说,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她认为男人就像双面胶一样,要能把婆婆和媳妇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人粘黏在一块儿。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就要看这块双面胶的质量了。所以,《双面胶》的名字很贴切、很准确。得分:10分 }+Rgx@XZ\
EqD^/(,L2
电视:延续小说 |*^8~u3J"
/!=U+X
可能是为借小说的名气,也可能是觉得这个名称很好地概括了精髓,所以延续下来。得分:10分 ?}'N_n ys
M=5d95*-}
话剧:画龙点睛 7
9Qc`3a
[)#u<l
Z<~
话剧版一开始打算沿用原著名字,但制作人为了该剧能和原著有所区别,便冥思苦想改了个名字叫做《中西结合,要你命》。这个名字虽然与原著相去甚远,但却是画龙点睛,一语道出了婆媳之间冲突的原因。得分:10分 &|Lh38s@$#
tYs8)\{
点评:一个意蕴深远,一个简单直接,原著和改编后的剧名都同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起名问题上,原著、电视剧和话剧打了个平手。 m$fQ `XzU
\G$QNUU
内容 t_jyyHxoZ:
FZe:co8Mu
小说:一条主线 + "cRhVR
vG ]GQ#
小说中故事主要围绕三个人展开——精明的上海姑娘丽娟、愚孝的东北丈夫亚平、厉害的东北婆婆。此外,丽娟的妈妈、亚平的爸爸等在小说中也占有相当分量,在这场悲剧中各自“贡献”了一份“力量”。小说中主要围绕婆媳关系一条主线讲述,别无旁骛。看似单一,但矛盾集中,看着过瘾。得分:8分 O87"[c`>
#K=b%;>
电视:添加辅线 s0cs'Rg
bz{^ h'
情节遵循了小说的主线,但添加了一条辅线。小说中无足轻重的丽娟同事蔡姐和她的丈夫王教授的婚姻成了电视剧中重要的一笔。蔡姐和丈夫由吵闹到经历坎坷终于学会珍惜。六六表示,事实上在小说中她已为蔡姐的婚姻埋下伏笔,但因为篇幅限制未能发挥。得分:9分 59{;VY81
LH=d[3Y
话剧:只有仨人 PXw|
L
-7>^
rR V
小说原著中的人物并不少,话剧版却只留下了三个角色:丈夫亚平、妻子丽娟和婆婆。这样一来,省去了很多旁枝末节,婆媳矛盾让人看得更为清晰,矛盾的升级速度也更为迅速。得分:6分 u64@"P
}#yU'#|d
点评:原著的内容显得过于阴沉,话剧剧情虽然简明扼要,但却少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相比之下,还是电视剧的情节比较完美,既保留了原著中的细节,又给了观众一个光明的结尾,更具积极意义。 8P,l>HA
|',
M_
e]
媳妇 rO/a,vV
K;oV"KRK
小说:绝对悲剧 -#LjI.
P<%v+O
小说中丽娟是个悲剧人物,她因为与婆婆生活方式冲突,婆媳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她因怒失言,将亚平母子逼上无家可归的境地,而亚平在其妈妈的怂恿下,丧失理智,疯狂地将丽娟打死。在读者看来,丽娟本身人不错,但毛病是嘴不饶人,据理必争,也正是这一点,让亚平妈对她有意见,矛盾积累造成最终的惨剧。而读者则连连为丽娟鸣不平。得分:8分 Hf VHI1f
/8xH$n&xoC
电视:口音减分 iv:,fkwG
;>NP.pnA)
电视剧中对丽娟的塑造与小说并无大的差异。但女主角一说话常常让观众走神,因为她说话的腔调有点奇怪,似乎是一顿一顿地说。不少观众在帖吧里说,一听就是外地人学说上海话,太假。还有观众反映,女主角的形象方面也差了点,虽然演员长得漂亮,但穿着发型没有上海女孩的洋气,看着更接近北方女孩。得分:6分 izMYVI?0
X*pZNz&E
话剧:心直口快 P+Wm9xR2d
1ZT^)/ G
话剧版中扮演丽娟的演员娇小可爱、着装时尚,看了就让男生们怜爱;而她说起台词来更是有种嗲声嗲气的上海小女人味儿。丽娟在剧中和婆婆较劲时,不太像原著中那个心眼一箩筐的小媳妇,独生女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特征在她身上倒是体现得比较充分。 lij B#1<8*
h&lyxYZ+T$
因此,当丽娟和婆婆发生冲突时,观众经常感觉这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太阳”在家长面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因此观众自然不会对丽娟生出太多厌恶。得分:6分 3A-*vaySV
oW0gU?Rr)u
点评:毫无疑问,小说原著中的丽娟更胜一筹。未必是电视剧和话剧中的演员表演不到位,而是六六的文笔实在太传神了。 7MY)\aH
Q_ctX|.
婆婆 ,{k<JA{
P}HC(S1
小说:招人痛恨 8h2D+1,PZC
m</]D WJ
婆婆一方面比较招人恨,比如她固守过时观念,心里只有儿子,对媳妇处处看不顺眼、找茬,破坏儿子与媳妇感情。甚至在儿子暴打媳妇时,本该调和矛盾的婆婆,却在一旁,咬牙切齿地喊:“打死她!”但另一方面,婆婆也有让人深思的一面,老人文化低,阅历跟年轻人不同,面对他们,年轻人究竟该如何去做?得分:7分 \V]t!mZ-}l
,H>W:O
电视:有所改善 gaQ[3g
\UQ9MX _
婆婆基本还是小说中的模样,比如她会因为儿子不回家吃饭而让儿媳吃剩菜,会不顾儿媳的要求强行抱走孩子。但看上去,这个婆婆似乎不那么招人恨,她跟丽娟一样,是出于好心做事,但因为与媳妇之间的隔阂沟通不畅,常常被丽娟误会。得分:9分 O\6vVM[
N0+hej
z
话剧:变得慈祥 A -Mj|V
h`=r)D
话剧版中的婆婆要慈祥多了。婆婆生得十分面善,虽然她老给丽娟挑刺儿,但也不觉得她有多讨厌。而且去掉了公公这个角色,因此婆婆和丽娟之间的矛盾又少了几分。这个婆婆是个有点儿婆婆妈妈的慈祥老奶奶。得分:8分 B@-|b
@
-0Fe9 n=
点评:原著中的婆婆形象虽取材于现实生活,但阴险毒辣却让很多读者“不忍目睹”。话剧中的婆婆慈眉善目,难以压倒丽娟;相比之下,电视剧中的婆婆拿捏得最为到位。 kMM'[w
\B_i$<Sz
丈夫 :'Zx
{F`
{'NBp0i
小说:形象较弱 c$9sF@K?
mge#YV::
在小说中,丈夫亚平与他妈妈一样,是被骂得最多的人物。因为他完全没有起到“双面胶”应有的作用,反而因愚孝断送了自己家庭的幸福。但小说中,这个男性人物比起那几个女性人物,似乎六六用力稍弱,因此人物形象也没有那几位丰满。六六自己也表示,她并不是很了解东北男人,对男性的了解也没女性多,因此写亚平更多是从自己的视角去假设去分析。得分:6分 /K7Bae5h
WFouoXlG0
电视:没有特点 C(G(^_6
HLVQ7
除了打老婆,似乎在这个男人身上并找不到什么东北男人的特点。不知是否受到小说影响,电视剧中的亚平的风头依旧被自己的媳妇和妈妈掩盖。虽然丽娟嫁给亚平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长得帅,但电视剧中的演员实在让人找不到“帅”的感觉,实在是太平常。得分:6分 0HqPyM13Q
'|Qd0,Z
话剧:懦弱讨厌 FJ{=2]x|
P{?;T5ap6
不过,话剧版《双面胶》中的亚平身上却不见了大男子主义作风,取而代之的是典型的懦弱性格;对老婆唯命是从,对老妈也是言听计从;他在调解婆媳矛盾上也是个“弱智”,而他自己却替老婆和老妈承担了所有的痛苦。所以,不少女观众看着他都直咬牙,如此懦弱的男人,受夹板气纯粹活该。话剧版中的亚平成了受到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 得分:8分 /vHYM S
(~h7rAEc
点评:虽然话剧版中的亚平与原著中相去甚远,但这个亚平在现实生活中却更有典型意义。 'e F%
dUIqD l
结局 1\/{#c
Gb;99mE
小说:极具震撼 xcst<=
$; ?c?n+
亚平在他妈妈的怂恿下,竟然疯狂地把丽娟打死,婆媳矛盾以惨剧收场,也让很多女性读者感到压抑,对婚姻感到恐惧。小说的结局最有震撼力,也是最极端的。 得分:8分 \.o=icOx
KyT uF
电视:温和很多 >w9sE8i
".gNeY6)x
丽娟最终将婆婆和丈夫都赶出家门。一年后,婆婆病重,接到亚平单位同事的电话后,丽娟主动抱着孩子去看了婆婆。婆婆握着孙子的手离世。没有交代丽娟和亚平的结局,这也给观众留下美好的遐想空间,觉得一切似乎都还有希望。得分:9分 Z a!
gbt
W!t{rI7 2
话剧:有点俗气 6Lb{r4^
6
jmrD
小说中惨烈的结尾在话剧版中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丈夫亚平痛苦地蹲在地上,用手捂住双耳,在老婆和老妈的争吵中几近精神崩溃。这个结尾,和原著惨烈的结尾相比,显得俗气了许多。不过,正是因为这个结尾,话剧版《双面胶》一度成为女星们讨论的焦点,关于男人如何处理婆媳矛盾的话题变得更加火热。得分:6分 tww=~!
z<!O!wX_aI
点评:电视剧用温情脉脉赚得了观众们的眼泪,不仅好于话剧版中略显空洞的结尾,也胜过小说原著在人们心里留下的仇恨和伤痛。 4sTMgBzw
wh%xkXa[ur
G~"z_
(
PK结果 a0PE^U
x
A92C
小说47分,电视剧49分,话剧得44分。综合来看,电视剧在三项指标上都领先于小说和话剧,它的精彩之处在于弱化了人性恶,让观众看到了家庭和睦的希望,和谐的主题更符合当今人们的口味。 h\(B#S
N
42&v% ;R
信报记者王菲 赵明宇 C,fY.CeI
GQb i$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