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瞥(一)
送交者: 楚柴 2004年3月04日13:18:25 于 [新大陆]
今年二月,有幸到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去之前就非常期盼这次旅行,不仅因为会议本身是一个极好的学术交流机会,更因为新加坡作为大陆台港澳之外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社会,和它作为“亚洲四小龙”以经济上傲人的成就在六七十年代崛起于世界的口碑,在在使得这趟“新加坡之行”显得十分令人期待。作为一个旅美十余年的中国人,我希望能以与国内同胞和北美出生长大的华人稍微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个“蕞尔小国”的过人之处。不过会期和额外的逗留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星期,因此“一瞥”就不是个谦辞,而是本文的一个恰当的标题了。而且,本文根据简单的日记加回忆而成,流水帐或东拉西扯都不可避免,各位将就则个。
起飞后发现北美仍是天寒地冻,朝下看去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大湖区湖面上薄薄的浮冰片片,一眼望去,半透明的冰块在深绿色的水面漂浮着,一副冬去春来前的独特景观。
当地时间凌晨一点准时到达新加坡东边的樟宜国际机场,也是新加坡唯一的机场。对于一个东西三十五公里,南北二十公里左右,总面积不到七百平方公里的岛国来说,一个机场足够了,而且可以想象都是国际航班,“国内航班”就不必了,否则刚上天就得着陆,没有任何经济效益。新加坡的面积和多米尼加,汤加,巴林等属同一层次,这么说如果你还没有什么概念,拿香港做比较可能更直观,香港面积(包括所有的离岛)是不到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就是说,新加坡只有香港面积的五分之三多一点。来之前以为新加坡是在南半球,结果发现需要一点小小的纠正:它虽然靠近赤道,但还是在北半球,理论上还属于“冬季”,不过气温界乎75-90华氏度,25-32摄氏度,已是我们脑子里的“夏季”了。拿到行李后,赶紧把毛衣脱了放进箱子,免得捂出痱子来,而一件薄外套早就进了手提旅行箱。入关还算简单,四十岁左右的女关员看了看护照和签证,又在扫描器上扫了一下,拿起大印一盖,没有什么表情,没有任何问话就让我过了关。顺便说一句,持美国护照到新加坡无须签证,用中国护照虽须签证,却给了我两年多次入境的签证。是把我当生意人看了,还是人人如此?不得而知。还有,我返回时发现,通过重重检查后,候机室居然有十几二十台电脑供旅客免费上网,算是新加坡服务周到的一个例证吧(我没有见过别的地方有此服务,或许我孤陋寡闻?)。
深更半夜的,看不到什么风景,坐在往西开往市区的出租车(这里的华人管它叫“得士”,有别于香港的“的士”)上,只能见到路边高高的典型的亚热带棕榈的剪影,空气有点湿,不过还能忍受。正望外看着,司机发话了,“第一次到新加坡吧?”让我吃一小惊,“你是华人?”开始上车时没太注意他的长像。“是啊!”“那你是移民过来的,还是出生在这里的?”“我爷爷辈移民过来,我是第三代移民了。”“从哪里过来的?”“老家是厦门。”福建人和广东人一样,四海为家的观念强,而且好像新加坡的福建人和后裔比广东人要多,从许多地名是从福建话翻译过来的可以知道。司机还挺健谈(全世界都这样?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早有“侃爷”名声在外),告诉我,“来新加坡旅游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保证安全。”“你能不能举个例子?”“现在这个时候,你单身一人走在街上,不会有人抢劫,即使女孩也一样安全。”看来新加坡的安全口碑是名不虚传,司机第一件事就是让你放心,不用太担心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抢或骗了。不过他说,还是要注意钱包,不要在公共场合把大面额钞票拿出来数。我说,来之前早就听说新加坡干净安全,看来不是吹牛。问是不是李光耀的功劳,答曰是。“老百姓怎么看李光耀?”“大家都喜欢他。五十到六十年代的新加坡还是很荒凉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发达的先进国家了。看到现在我们开车的这条沿海公路没有?以前这里都是海,是人工填出来的陆地。”从幅员辽阔的的中国大陆到真正“地大物博”的美国,从来没有“缺土少地”的概念,“填海造地”也只是在书上见过(荷兰人是这方面的皎皎者),现在才有“寸土寸金”的感觉。“那填海的土从哪里来?”“都是从周围的离岛用船运过来的。”可以想见工程的浩大。后来才知道,自五十年代之后,新加坡国土的五分之一,即一百三十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是填海造出来的,
进到会议安排的酒店,房间在二十层,可惜晚上除了星星点点的灯火外什么也看不见。洗个淋浴后毫无睡意(新加坡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样,和美东相差十三个小时),于是打开电视瞎看。马上有回到国内看CCTV的感觉,不是说那种呆板和装模作样,而是播音员发音是地道的普通话,画面上的字幕全用简体,凡是需注音的地方居然一水儿的拼音,连播音员的作派也有几分国内播音员的样子,简直怀疑是从国内招来的播音员。尤其好玩的是“我国如何如何”的,像极了CCTV的新闻联播。真是“与时俱进”啊!后来听朋友说,新闻主播有一半是从国内招来的,怪不得把国内的播音风格也带到新加坡来了。不过接下来的电视剧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全是操新加坡“国语”的长像平平的演员演出的“新加坡城市剧”(权且用这么个名字描述吧)。另一个中文台,似乎以娱乐为主,以本地制作和台港制作的节目居多,以及最近流行于华人世界的韩剧,唯独少见中国大陆的节目。其实国内这些年也有不错的电视剧,只不过对于口味偏向轻松的新加坡人来说,那些宫廷剧或者民国时期的恩怨情仇似乎太过沉重了些,我猜想这可能是大陆节目不多见的原因吧。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有四种: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分别由占人口77%的华人,14%的马来人和8%的印度人说,不同民族间则以英语沟通,官方文件也是用英语,相应的有这些语言的电视台。看了一下英语台,发现标准的新加坡英语不难懂,介于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不象澳州,新西兰和纯英国英语那样,让习惯了美国英语的人听起来“口音”颇重。此外就是CNN,不过好象是亚洲CNN,亚洲的新闻明显比在美国看的CNN要多,亚裔播音员也多些。顺便说一句,新加坡的“干净”也体现在电视上,没有任何情色成分,即使午夜节目亦如此。旅馆的电视也没有“付费成人电视”的选择。“登徒子”要看成人电视怎么办?听说花钱订“有线电视”,看到的和我们在北美的CABLE TV差不多,历史,体育,公共电视,MTV,等等,要看PLAYBOY或PENTHOUSE可能也要付更多的钱,花钱能不能看到,没打听过。就是说,基本上,除了几家免费电视外,美国的有线电视是付费电视的主要来源。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四百五十万左右人口的国家,实在没有精力和必要拥有五个以上的电视台,费钱费力还未必讨好。干脆买人家的现成的东西,爱看什么自己去选择。道德纪律一向严厉的新加坡政府有没有检查制度,我猜想可能有,但没有证据,也没有向居住当地的人打听。
天亮了,第一天是调整时差,缓过二十四五个小时的旅行带来的疲惫。想想应该出去走走,免得下午犯困,也顺便“考察考察”民情。先找个博物馆吧,最好是历史博物馆,了解一下新加坡的历史。正好就从地图上发现不远处有个“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后来才知道,基本上这些文化设施,政府机关,商业中心都在步行距离之内,或是乘几站公交车或地铁就到的范围,新加坡之小可见一斑)。花了十来分钟走到这家博物馆,居然是在一栋商业性建筑的第三层,可能是寸土寸金的缘故吧,博物馆显得很“小号”。直纳闷,一个国家的历史就“装”在这么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啦?
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国家”新加坡,只不过四十八年的历史。岛上的“土著”是马来人,两百年前不过是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的一个小渔港而已。18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汤马斯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RAFFLES)在这个梵语称为“狮城”(SINGAPURA,LION CITY)的渔港登陆。新加坡(狮城)的名字其实得来于一个误会。据说十四世纪末,一个印度人在岛上看见一个“巨大”的动物,他以为那是一头狮子,于是称这个岛叫SINGAPURA。但似乎整个马来半岛都不曾有狮子出没,因此这个人看到的决不可能是狮子,但也就这样以讹传讹地把这个名字传了下来。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这可能也就是新加坡被中国人称为“南洋”的由来—在南边大洋上由“洋人”统治的华人的地界。在英国人统治了一个多世纪后,二次大战其间弹丸之地的新加坡也没有逃过日本人的铁蹄。日本人在大举轰炸后于1942年初占领了新加坡达三年半之久,并将新加坡重新命名为“昭南岛”。其间日本人杀害了数目在五千至五万之间的新加坡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华人。日据其间新加坡其实并没有多少抵抗运动,杀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本土的抗日运动,日本人怀疑有抗日者逃到新加坡来避难,因此为了掐灭潜在的抗日火苗而滥捕滥杀。博物馆里有采访幸存者的录音,谈到当时的白色恐怖。十分讽刺的是正当我在听录音时,几个日本妇女由一个日本导游领了进来,并大声地作着讲解,听她“假裤西衣嘛死”“湖加拉啦衣嘛死”地讲得十分起劲(对不起,我不懂日语,只记得是那么个味儿),听者也十分入神,我不由得升起一股无名之火:你们看你们的父亲和爷爷辈造的孽作何感想?在这弹丸之地的小岛国也大开杀戒!光荣,骄傲,还是怀抱罪恶感?从她们得意洋洋的劲头好像看不出任何的歉意。
1945年日本人投降,英国人重回新加坡。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英国人总督担任元首,李光耀任首任总理。1963年与马来亚联邦,沙捞越和北婆罗州成立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八月九日宣布退出联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讽刺的是,这种独立,并不像其它国家那样,是主动要求独立。与其说是退出,不如说是“逐出”,原因在于在联邦中,马来人占多数,主宰了联邦的政治生态,而华人作为少数民族却主控了联邦的经济命脉。当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加入后,马来人的主要政党巫统担心将来华人经济力量坐大后,进而威胁到马来人的政治地位,于是迫使新加坡“独立”于联邦之外。同年九月,新加坡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十月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怪不得,这儿的汽车和许多其它英联邦成员国的一样,驾驶座都是在右边。我坐出租车的时候,老是企图体会用左手操纵变速杆的感觉,但总是觉得不对劲。不过后来想想,这也就是个习惯问题,就好像新加坡的司机到中国和美国看到右手操纵变速杆会觉得怪怪的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