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2007年文娱事件大盘点:被遗忘和被怀念的 中国青年报ZT
Troublemake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1   

2007年文娱事件大盘点:被遗忘和被怀念的 中国青年报ZT

2007年文娱事件大盘点:被遗忘和被怀念的 中国青年报 tg%WVy2  
1(\I9L&J   
 2007年的文化事件实在多得令人目不暇接,但到了年终的时候想要拎出几件有意义的事情盘点一下,却觉得无话可说。所谓盘点,也许不过是将一年发生的事件罗列一下,如同一场电影散场,清场之后再迎来下一批观众。 ]Rys=.!  
  每年开始的时候,都会幻想这一年会和上一年有所不同,但每年结束就会发现,所有的事物无非有两种结局:被遗忘和被怀念。遗憾的是,偏偏是这些感伤的事物,以后会被我们经常想起。那些喧闹和浮躁,恰恰也衬托出这种感伤的沉重和珍贵。甚至无需用打量的眼光去看,在心里,是与非,真和假,我们早已一目了然。2008年到了,依然会有人粉墨登场,依然会有人黯然离去,掌声是对他们演出开始和结束的最好回应。 & ,gryB N  
Ee?K|_\${  
  1月:王朔复出频打“迷踪拳” ', xs Ugk  
L"zgBB?K6  
 一月是属于王朔的。担任电影《梦想照进现实》的编剧,在《收获》杂志刊发和孙甘露的谈话,为演员王子文“出头”,在此前这三桩事件的铺垫下,王朔复出了。复出后的王朔和媒体都显得很兴奋,王朔滔滔不绝地骂人,媒体跟着滔滔不绝地报道,王朔接二连三地道歉,媒体也跟着接二连三地继续炒作。 MRY)m@*+6  
Z ysUz  
  从王朔在大众媒体第一次开骂,到声称把新作品放在徐静蕾的鲜花村网站日挣一万元“赚了钱捐助全中国的女孩”,再到回归纸质出版欲打造一本销售量可以超过韩寒的“奇书”,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王朔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完成了一套图书营销“迷踪拳”,拳法声东击西,隔山打牛,创造了一个热闹的文化话题,也恢复了退隐6年之后的知名度。 V,* 0<7h  
2 ShlYW@~  
  如果评选年度文化人物的话,王朔恐怕是2007年当仁不让的不二人选,他以类似周星驰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的那一身“狮吼功”,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正在人们要向他投去敬仰的目光时,却转而从身后拿出一颗“大力丸”叫卖起来,那颗药丸的名字叫《我的千岁寒》。 5)zj){wL  
?PU(<A+  
  同期重要事件:央视主播芮成钢博客发文“请星巴克从故宫出去”。余秋雨称“请辞作家”被媒体冤枉。 &4$43\(D  
H9a3 rA>  
  2月:十博士炮轰于丹呼吁媒体有良知 j2v[-N4 {J  
Ok.DSOT  
  比易中天走红还要快的于丹在二月份得到了媒体的“重点照顾”,某报连续七天以主题评论的方式,对于丹走红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讨论。在媒体热论于丹的背景下,中山大学博士生徐晋如等10名博士生,发起呼吁“媒体应有良知不应炒作于丹”。只是,这个反对的声音没能让“于丹热”降温,反而成了围绕于丹进行的最大一次舆论炒作。 '\vmfp =  
;V(}F!U\z  
  将于丹走红归罪于“无良媒体人”的炒作是非常可笑的观点。媒体面对的是公众,同时大众媒体也是被一定商业化了的企业,他们选择制作什么节目、播出(出版)什么内容、报道什么人物,都是受众选择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种市场行为。这当中不排除有人为炒作的成分,但热点人物出现的必然性,一定与社会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点。十博士起草的“檄文”中,“中国传统文化到了最危急关头”的说法大而无当,显示了这些被圈在校园高墙内的人士与当下社会和生活的巨大隔阂。 i|! 9o:  
9p0HFri[  
  同期重要事件:某网站评出十大网络恶俗歌曲。院士提出评选“双国花”。 k=q%FlE  
onypwfIk)t  
  3月:郭德纲代言虚假广告被曝光 K=^_N dz  
ObHz+qRG  
  郭德纲终于上了央视,不过却是以代言虚假药品的事情被央视“3·15”曝了光。第二天,郭德纲便在自己博客上发表了堪比相声还精彩的声明,围绕明星代言广告的讨论成为整个3月的热点话题。 pU)3*9?cIl  
07WIa@Q  
  “有了郭德纲,中国相声还可以多活50年。”现在如果再有人坚持这个观点,只能令人佩服他的勇气。郭德纲除了成为话题人物,把逐渐被遗忘的相声带进公众视线外,他并没有给相声这门艺术带来多大的贡献。以代言虚假药品事件为标志,“郭德纲神话”光环渐渐消退。 o dQ&0d  
QH? 2v  
  2007年明星代言的广告出了诸多的问题,郭德纲的比较具有代表性,在出了问题之后明星的态度问题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遗憾的是,大多明星都选择了推卸责任王顾左右而言他,不仅损害了明星个人的形象,也让娱乐圈的诚信度愈加令人怀疑。 sN \}Q#:8  
WaZ@  
  同期重要事件:赵本山美国演出成被告。《虹猫蓝兔七侠传》被停播。 0 6v5/Xf  
d=u%"36y  
  4月:纪念王小波逝世10周年 0:(dl@I)@  
U Bk 5O&  
  4月11日是王小波离世10周年的日子,媒体拉足了架势纪念这位与众不同的作家。王小波说过一句话,“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虽然再也不能亲临这个他离开10年的年代并为之定义,但同样把这个年代称之为“不理智”却是再正确不过的。在这样一个略呈癫狂症复发的年代里,用任何带有仪式感的活动去纪念一位内心敏感丰富却又寂寥荒凉的作家,都是荒谬的。自助游、朗诵会和征文,以及对王小波作品在国外地位的争论,这些类似于塑造偶像的活动,与天性浪漫和骨子里充满黑色幽默与荒诞感的王小波是多么格格不入。 =R8.QBVdN  
sOtNd({  
  也许纪念王小波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试图通过集体的形式去进行。对他最好的纪念,应该是以个人身份出现的阅读行为,在安静的场所,打开他的作品,享受他的文字带来的阅读快感和思维乐趣。 ~a0}  
#__'U6 `(  
  同期重要事件:杨丽娟追星导致其父自杀。张靓颖金像奖颁奖礼说错字。 tFP;CW!E  
8 $*cfOC  
5月:陈晓旭去世从此世间无黛玉 \iTPJcb5  
/JY ph^3][  
  5月13日晚,陈晓旭在深圳去世。这位性格酷似林黛玉的女子,从此不仅告别了“红楼”,也告别了红尘。我们不愿意承认她是一个好演员,因为她为自己扮演的一个角色付出的代价太大。她的出生仿佛就是为《红楼梦》而来,自她之后,万千黛玉再无颜色。 VBj;2~Xj4h  
?ia[KLt"  
 对于为什么要纪念陈晓旭,影视传播学者尹鸿的评论很到位:“陈晓旭创造的人物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而且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我们怀念一个逝去的人很多时候是要找到一个机会来表达一种共同情感、共同记忆,跟她个人的价值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NBR'^6  
\#*;H|U.x  
  在去世之前,陈晓旭一直为诸多负面新闻所包围,甚至在身后也为“捐款事件”所烦扰,充分体现了娱乐时代的特征:消费名人是第一需求,别管他(她)是活着还是死了。 =.2cZwxX$  
-,CndRKx  
  同期重要事件:“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评选韩寒票数高过苏轼。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新书《丧家狗:我读〈论语〉》引争议。 UC2 OY Zb  
Jj _+YfIM  
  6月:红楼选秀无言的结局 v lnUN  
L08;z  
  历时10个月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本月结束。作为一项大工程,新版《红楼梦》成功地将艺术、娱乐、商业、炒作等融为一体,赢得了所有重拍剧都无法比拟的关注和关心,“共同创造了大众文化的新的文本”。对于“红楼梦中人”包括新版《红楼梦》,人们其实还是不愿意将其看作一场娱乐狂欢,不忍心围绕这部古典名著发生的行为到最后搞得一地鸡毛。但结果不如人们所愿,新版《红楼梦》最终还是搞得一地鸡毛了。 n[p9$W`  
LYo7?rp  
  我们要娱乐过程的丰富多彩,也要娱乐结果的相对公正。但事实上,作为娱乐行为,选秀活动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绝对规范的标准。虽然对各类评选的结果不信任,但观众少有较真儿到非得弄明白事情原委的地步。但遗憾的是,包括“红楼梦中人”在内,2007年的选秀活动都不能够做到善始善终。2007年,选秀活动在中国提前走进了黄昏时代。 2|H'j~  
F v^80M=z  
  同期重要事件: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逝世。打工诗人郑小琼获“人民文学奖”。 lNp :2P  
5r}(|86O/  
  7月:中国文学“垃圾场论”起风波 ^xu)~:} i  
.6-o?=5  
  本月,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在接受《财经时报》访谈时称,“中国文坛是空心化的,它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场。”在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朱大可对中国文坛的“垃圾场”评价,再次触动了当代文学敏感的神经。“死了”也好,“垃圾”也好,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方式,无所谓哪种更夸张或更贴切,其目标所指,都是文坛和文学的病灶。当代中国文学的麻木,已经到了不用重磅炸弹不足以引来震动的地步。长期以来文坛满足于圈子内互相吹捧和自娱自乐,缺乏自省能力。读者失望,舆论批评,甚至国外的汉学家都敏锐地指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麻痹症状。 L\'qAfRZ  
nhaoh!8A6  
  “垃圾”和“垃圾场”的评语已经达到了揭示文学痼疾和文坛重症的目的,到了批评的极限。如何让中国作家写出好作品,批评家和研究者是给不出具体的标准答案的,重建文学兴盛景象和架构文坛新秩序,有赖于中国作家的集体突围。 -<^Q2]PE;  
O%h 97^%k  
  同期重要事件:徐静蕾博客点击过亿。《读书》杂志主编换人。 (DaP~*c3cC  
$ax%K?MBD  
  8月:电影大师时代的终结 T/.y(8!0I8  
cLk+( dn  
  三位世界级电影大师(台湾的杨德昌、瑞典的伯格曼、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的去世,在电影圈和媒体圈引起广泛关注。对大师的怀念永远令人感动,阅读报纸上那些深情的文字,无法不为之动容。纪念文字勾起了人们对记忆里美好影像的回忆,从而对这些影像的制造者,油然而生一份感激之情。 =+#R yV  
aNf3 R;*  
  对于三位导演的纪念,是精英媒体的纪念,是小众群体的纪念。与少数精英媒体以几个版面作报道相比,一些市民媒体最多只给了一条几百字消息那么大的版面,这说明被电影迷倍加推崇的这几位大导演,在大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是多么无力。 sf&K<C](  
sn-+F%[  
  一个属于理想主义、属于批判和创造的时代落下了帷幕,迎来了属于消费主义和感官享受的时代。 yDBgSO{d  
(Y@|h%1W  
  同期重要事件: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被停播。首都师大讲师檀作文出书称李白是古惑仔。 !urd $Ta  
G5@fqh6ws  
9月:“80后”作家入作协  ykl=KR  
4 Fc1 '  
  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入作协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尘埃落定,一干文坛大佬的开脱和溢美之词,铺就了一条通往中国作家最高殿堂的“红地毯”。与“新人们”的平常心相比,无论持同意态度的引荐者还是持反对态度的抗议者,作协的“老人们”都显得很激动——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出,当同一问题遭到不同解读后,观念上的撞击有多激烈。 Ku,A}5-6  
)ZT0zIG  
 “80后”入作协事件的最大意义在于,在大家即将遗忘作协是个什么单位的时候,适时地向公众提醒了一下它的存在。吸纳“80后”作家入作协,现在看来既非对郭敬明们的认同,也非对他们的“招安”,某种程度上看更像是一场“多边交易”——作协呈现出它宽容“纳新”的姿态,“80后”作家享受被投入主流怀抱的幸福,文坛大佬们体现自己的“话语权”。 Q X5#$-H@  
}[R@HmN   
  同期重要事件:单田芳上《百家讲坛》未遂。姜文《太阳照常升起》公映。 rQ-z2Pw  
nf@u7*# 6  
  10月:湖北籍诗人余地家中自杀 s*U&[7P  
4]Nr$FY  
  10月4日,湖北籍诗人余地在昆明家中自杀身亡,他在个人博客上写给双胞胎孩子的诗歌,成为留在世间的绝笔。余地自杀被媒体报道继而在网络上流传的时候,短短几天有十余万人涌进余地博客,有同情和怜惜,有祈祷和祝愿,也有愤怒和痛斥,这种复杂的公众情绪我们并不陌生,诗人海子、顾城、戈麦自杀之后,相同的情绪同样倾泻在他们身上,这种情绪虽然多元,但都有一个指向:对诗歌死亡的祭奠,对文学冷落的无奈,对文人脆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U>b6 {K  
rVW'KN  
  每一次诗人之死,都会引起舆论的震惊,但这种震惊最终都化为谈资,对这种现象的反思要远远弱于对诗人无能、自私的指责。这大概源于,人们认为诗人自杀只是文化界的个别现象,却没有人意识到,隐性的危机如病毒一样随时会在这个圈子里某个人的身上爆发。 vM;dPE7  
MvwJ(3  
  同期重要事件:抵制网络恶俗歌曲座谈会在京召开。电视剧《奋斗》走红。 kFs kn55  
[#h!3d|?B  
  11月:《色,戒》国内公映遭遇先捧后骂 dM;WG;8e  
H {Wpf9_ K  
  11月1日,《色,戒》在国内全面公映。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两极分化的争论。在情节结构、导演手法、演员表演等诸多方面,《色,戒》可挑剔的地方不多,这说明《色,戒》的艺术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后期批评《色,戒》的声音却后发而起,越来越激烈,认为《色,戒》替张目,有美化的嫌疑。这让喜欢《色,戒》的人陷入两难境地。就影片质量而言,它为华语电影增了光,值得喜欢,但如果对照历史,不免又背上不爱国、缺乏民族主义的心理包袱。 +? g,&NE  
Dve5m=  
  张爱玲按照原型虚构了一个文学故事,而李安又将这个文学故事加入了自己对情感和欲望的观点,从电影里,可以显而易见到李安对政治的躲避,他只是想拍一部刻画和揭露人性的好作品。电影是属于艺术的,把《色,戒》当一部政治戏来看,如同把《东京审判》当一部情感戏来看一样,很容易南辕北辙。 z_0lMX`  
 l e/#J  
  同期重要事件:路遥逝世15周年引发网民纪念热潮。海岩剧《五星大饭店》登陆央视一套播出。 @z?.P;f9#  
&ZFAUE ,[  
  12月:“周老虎”水落石未出 hp%Pg &  
@V CQ4X7T  
  “12月2日晚上,来自6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到网易,我们终于可以说,华南虎事件水落石出,照片中的老虎是平面的假老虎。”网易新闻频道就陕西农民周正龙拍摄华南虎照片真假问题给出了一锤定音式的结论。 [ :(M<u`y>  
/ {bK*A!  
  只是“水”落了“石头”还未出来,媒体和网民对于真假虎照孜孜不倦地探寻和追问,仍然掰不开那双捂住真相的无形之手。几十张数码照片引发的“周老虎”事件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收场了,我们预想的“第二季”没能再继续开演,也许当真相在人们心中揭晓之后,人们的热情和兴趣也便随之淡去。 ${:$jX[  
D`@U[`Sw  
  年末的“周老虎”事件,颇能代表这一年诸多文化事件的特征:纷纷攘攘、真假莫辨、各执一词、草草收场……“周老虎”事件再次证明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和公众对于新闻事实的渴求。 ee?M o`  
SPm5tU  
  同期重要事件:《投名状》、《集结号》等贺岁大片公映。国家大剧院开门迎客。 $GK m`I"  
hl ~F1"q )  
 2007年十大文化语录 r*xw\  
YU"\ Wd[  
  1.“这帮孙子只知有港台。”——王朔认为“80后”基本是被港台文化洗脑的一代。 o8pe07n(W  
|(8h:g  
iS W73P;)  
[5d][1=  
  2.“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于丹在京进行新书签售时,遭遇一男子身穿印有上述字样的T恤衫抗议。 ~(E8~)f)  
dWWkO03 |  
  3.“我过去也看过盗版,要是从这个层面上你说我连狗都不如,我也没有意见。”——在为第八届大学生短片大赛获奖选手颁奖时,冯小刚这么自嘲。 b4OR`dd*J  
9&FV =}MO  
  4.“孔子是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新书中的这一观点在网上引起很大争议。 vF\zZ<R/  
5} aC'j\  
  5.“章子怡的伟大被低估了一百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心理学教授张结海评论章子怡的文章的标题。 j`pR;XL1[  
Wb(0Szk;  
  6.“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为了阐述这一观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檀作文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的著作。 %QZ!Tb  
{Ag}P0% '  
  7.“难道要我把头割下来你们才相信吗?”——著名作家陈忠实认为自己和其他文学爱好者一样被“2007年中国文坛最大欺诈案”给“忽悠”了。 1VsEic  
~ab_+%  
  8.“虽然中国作协不是选道德模范,但它也不能是小偷的天下,不能是贼的团体。”——对郭敬明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身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的作家陆天明这样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 -L<Pm(v&  
e-av@a3  
  9.“照片是我用生命换来的。”——陕西农民周正龙信誓旦旦声称所拍“华南虎照片”是真的。 $?Mz[X  
SJr:  
  10.“我的相声会给春晚毁了的!”——曾表示十分想上春晚的郭德纲,在春晚临近被记者逼问时说出了这句狠话。 H%%nB  
-H;y_^2  
IYC#H}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伍胥之 威望 +8 2008-01-01 优秀转帖
隐藏评分记录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8-01-01   
感觉有点沉重, 不是搞笑文。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