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一代名媛章含之病逝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6   

一代名媛章含之病逝

来源:京华时报 9(ANhG  
$>8+t>|  
 ■个人简历   姓  名:章含之  性  别:女 MP;7 u%   
Ok2k; +l  
  出生年:1935年  民  族:汉 O<."C=1~E  
Fgt/A#`fz  
  会员分类:中国作家协会 lj'c0k8  
2/qfK+a  
  上海人。中共党员。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做过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是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部。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外交部亚洲司处长、副司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部主任、译审。20世纪70年代参与中美建交会谈、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u|O5ZV-cd  
F}2U8O  
  译著长篇小说《寻欢作乐》([英]毛姆著),散文集《我与乔冠华》《风雨情》《我与父亲章士钊》《那随风飘去的岁月》《故乡行》《谁说草木不通情》《十年风雨情》等。 b!<?,S  
Yz\z Qj  
  本报综合消息   ■相关链接   导演追忆演员章含之 Fu{[5uv  
,R ]]]7)+  
  老人和蔼又热情 .5KRi6  
kM]?  
  本报讯 (记者曾家新)2004 年,著名女导演宁瀛拍摄了女性影片《无穷动》,在那部电影中,导演特别邀请了洪晃、刘索拉等人主演,而洪晃的母亲章含之也被导演选中,在片中扮演戏份不多的张阿姨。该片也是章含之第一次参加电影演出。昨夜,宁瀛导演称,自己刚刚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觉得很悲痛伤心。 'S E%9  
|giK]Z  
  她透露,老人非常和蔼,对人也很热情,拍摄这部《无穷动》是她第一次接触电影镜头,但老人对大家都很尊敬,拍一个开大门的动作就拍摄了七八次,很有耐心。“拍摄的地方还是老人借给我们的,想起拍摄时的情况,我非常怀念那些日子。”其实当年对那部影片的各界评价中,在影片中扮演张阿姨的章含之的表演也是最受大家肯定的,杀鸡、开门、泡茶、接电话,言语不多,却从眼神到动作将一个老佣人的形象在银幕上展现了出来。洪晃、刘索拉的表演中总是显露出某种故作清高、小资的精英痕迹,而章含之却在这些精英中显得更为回归朴实的本质。 U#d&#",s  
w*$nG$  
  本报讯 (记者卜昌伟)昨天上午8时25分,上世纪70年代中国杰出的外交官之一、著名学者章士钊之女章含之因肺部并发症于朝阳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3岁。据章含之之女洪晃女士透露,章含之的灵堂搭建在史家胡同51号的家中,从今天起开始接受亲友、公众的吊唁,2月1日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与遗体告别式。此外,章含之刚刚把另一本回忆录底稿撰写完毕,“她这一走,剩下的包括文稿修改、史料核实、出版事宜都将由我来完成。”洪晃说。 IkL|bV3E0  
~U ?cL-`n  
  昨晚,记者辗转联系上洪晃时,洪晃颇为伤心,或许因悲伤过度,她的声音有些嘶哑,整个采访过程中,她几度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据她介绍,母亲章含之从住院到去世一共在医院住了52天,“她原本肾脏不好,早些年换肾之后身体时好时坏。直到一个多月前她因肾病引发肺部缺氧而再次住进医院。在朝阳医院,大夫对她的治疗费尽心血,照顾周到,但最终还是撇下我们走了。”洪晃伤心地说:“母亲临走时神情安详,当时我们都在她身边,她没有留下遗言和表示任何遗憾,只是想到从此无法看到我女儿章冕成长,无法看着她做作业、吃饭而心疼,因为她晚年把最大的希望都寄托在章冕身上。有一点让母亲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她曾发短信给我说,她很高兴我和丈夫让女儿的姓氏随她的章姓。”洪晃说。 Hc5@ gN  
AEOo]b*&d  
  洪晃回忆说,章含之此前曾与病魔搏斗长达12年,“她是多么有毅力的一个人啊,因为她的坚强,她生生为自己争取了12年的光阴。”对于母亲的一生,洪晃称,母亲章含之是个讲原则的人,也是一个十分耿直、善良的人,独立、自强、自由是她毕生追求的人生信条,永远不会为了物质、金钱而改变和勉强自己。“尽管看起来,我们平时的个性是一个朝东,一个朝西,但在关键时刻,我觉得我和母亲的秉性是一致的。”洪晃说。在洪晃看来,章含之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她的善良,并永远相信爱情,“我交往的许多朋友到最后都成了我们两人共同的朋友。”洪晃说。 m:II<tv  
u{tjB/K&  
  据洪晃介绍,章含之的灵堂搭建在史家胡同51号的家中,“母亲在病危时期,希望能够回到史家胡同51号的家中,但因为考虑到她的病情就没有满足她的愿望。这次终于可以回家了。”洪晃说。据称,灵堂从今天起开始接受亲友、公众的吊唁,2月1日10时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与遗体告别式。 2syKYHV  
pbR84g^p.S  
  这些年她写了很多回忆文章,“都在写别人,写父亲,写乔冠华……”“我在哪儿呢?”她这样问自己。“该写写自己了。”章含之说现在已经“动工”了,“这将是我的最后一本书。” `!> zYcmT  
OUnt?[U\  
  北外毕业后,章含之留校任教。第一份工作,留给她一段单纯、平静的日子。她自称有“教育情结”:“人生自教育始,一路过来,现在很想回到起点上。”在她眼里,现在的教育,尤其外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想搞些教改实验”。退休后的章含之,曾花两年时间,筹划与大学合作,实行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曾设想与外国教育投资公司合作,办小规模高等院校。“我还想过在几所大学引进新教育课程和管理模式。” Y@_ i32,r  
Lt|k}p@]  
  “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都需要大量口译人才。”培训礼仪、介绍西方文化……她都想做。“只要活着,还有点精力,我就很难想象什么事都不干。”章含之说:“最理想的是能做到最后,然后得个心脏病或脑溢血什么的,一下子过去。”她不能承受“自己老得不能动了,一切都靠别人。” yi r#G""7  
K (Z d-U  
  女儿洪晃让章含之读《时尚》杂志,还在电影《无穷动》中客串了一把,赢得了“时尚老太”的称呼,却未能把母亲从这四合院中“拽”出来。“妞妞不赞成我把自己埋葬在这院子里。”章含之说:“这院子已铸就了我一生的情感,它的每一块砖都铭刻了我的欢乐与悲哀,走不出去了。”有一段时间,章含之刻意往外跑。但是“在外时间长了,有漂泊感,特别想回来。”“一进这院子,就觉得安定。”一年中2/3的时间,章含之都待在这四合院里。到了晚上也就两人———“前头一个看门的老张,后头一个我。” c i_XcG  
lNls8@  
  这个院子章含之有过多次告别的可能:出国定居,出任跨国公司副总裁……但她“怎么也走不出这条路”。“如果冠华知道,他怎么想?我最知道他的立场和对祖国的企盼。他是不在了,可我还在和他一起走这路啊。”“这一代人,一生是奉献给信念的,为了信念而活。所以,离不开这块土地,我们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人。” HQ ^> ~  
s e2+X>@>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6月23日02版 nWmc  
&6r".\; ^  
  《章含之:至爱华章,一生含之》 )MmMs"Um  
!$qNugLg  
描述:年轻时的章含之
图片:24qtw77.jpg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8-01-26   
本坛转载的有关章含之的文章
章含之:爱是不可以后悔的 1sGkbfh{t  
s80:.B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271 ^['%wA%  
DU({Ncge  
573wK~9oMh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 q~_Nv5r%O  
#Z98D9Pv`o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270 B`iQN7fd  
!94& Uk(O  
>.\G/'\?  
章含之婚变的再认识 U$ _?T-x  
<!-8g!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347 o8H<{D13  
KFCuv15w,3  
y? )v-YGu  
毛泽东·章含之· 乔冠华·周恩来---读史札记 +2|X 7wA  
EYcvD^!1g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348  Pb+oV  
zPH1{|H+l  
章含之故意掩盖了最重要的内容 8 y/YX  
q'hMf?_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336 @@'zMV%  
l/DV ?27  
洪晃: 我劝父亲不要回忆 4~ZQsw `  
hc`9Y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536 0F 0V JE  
rcOpOoU|  
高贵离真实有多远?━━从章士钊与杜月笙换情人谈起  A5F< <  
I8 8y9sW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8273 'g|%Ro/  
V[rNJf1z  
美丽离真实有多远?━━从章含之的“总督孙女”谈起 f&7SivS#  
Ej F<lw  
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8274 L7wl3zG  
)wCA 8  
......................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8-01-26   
是个大美女。  稀饭一个。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8-01-26   
汗一个, 她这么有名, 争议真多, 羡慕一个。
clean0551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8-01-26   
我不喜欢这个人
俺的博客~欢迎来踩!
http://clean0551.blog.tianya.cn/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8-01-26   
引用
引用第4楼clean0551于01-26-2008 21:40发表的  : #_2V@F+,  
我不喜欢这个人
[9BlP  
文革时代的名女人, 难得的说。  除了江青, 还有哪个女筒子在文革出名, 要稀饭呀。
clean0551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8-01-26   
她的人品让我BS.就这样. wju ~5  
文革时期,除了江青,依然有很多女性成为名人的,但大多数人品没出问题.
俺的博客~欢迎来踩!
http://clean0551.blog.tianya.cn/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8-01-26   
引用
引用第6楼clean0551于01-26-2008 21:56发表的  : yC+N18y?  
她的人品让我BS.就这样. 2Mu-c:1  
文革时期,除了江青,依然有很多女性成为名人的,但大多数人品没出问题.
~q4DePVE  
不清楚她的人品, 不过感觉她的人生应该很精彩的说。 
jasmin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8-01-27   
真美,天然的美女,不只目光灵秀, 还给人一种心灵很干静的感觉。。。。 我仰慕 。。。。
很报歉, 我因为基本不用 “好友” 功能, 又不想引起误会, 所以把所有的 existing  好友都删了。 如果有事, 请短信我, 谢谢。
姍姍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8-02-06   
我曾与她有一面之交,在上海锦江饭店。就像楼主的帖子里所写,是个和蔼热情的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对她印象颇好,她还帮我在《我和乔冠华》书上题了字。祝她一路走好! lmH!I )5  
?z:xQ*#X  
下面转贴一篇: \lKQDct. -  
}^`{YD  
名媛章含之骨灰将被送回上海老家 "MoV*U2s,  
Rn(|  
新闻晨报    2008-02-01 14:51:05 pxI*vgfN7  
LTzf&TZbx5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杰出的外交官之一、一代名媛章含之的遗体告别仪式,昨天在北京八宝山举行,数百名章含之亲友及社会各界名人前往告别,其中包括顾长卫、宁瀛、姜文等一批章含之与洪晃的共同朋友。 ( fdDFb#1  
JGj_{|=:  
    DOhXb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1月26日因肺部并发症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3岁。章含之曾当过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是中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她曾出任女外交官、参与中美建交谈判、晚年撰写回忆录,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U?$v 1||  
YLSG 5vF+  
  告别仪式上,摆放在大厅正中的遗像是章含之大学毕业时的照片,一头利落的短发,透露出青春活力。背景音乐也不是沉重的哀乐,而是洪晃专门选的莫扎特《安魂曲》,哀而不伤。 )z/j5tnvm  
>x2T '  
  到现场的每个人都拿到一个洁白的信封,内装一张黑白卡片,上面除了章含之遗像外,还有洪晃写的一小段文字:“我妈妈于一月二十六日早晨走了。二月一日上午十点,我们在八宝山一厅送她上路,你一定和我一样,希望她一路走好。” _JR4 PKtx  
s3J T1TX  
  大厅门前挂的仍是史家胡同五十一号门口的那副巨大的黑底白字对联:“国之瑰宝一代名媛笑谈春秋犹未尽,胸含海岳满腔深情历经风雨终不悔”。曾为章含之出版了《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等多部主要作品的上海文汇出版社前社长肖关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章含之去世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她没能完成那部英文自传。他说,他和章含之今年一月最后一次在北京见面,两人谈得最多的就是这本自传。当时,章含之已经用英文写了大半了。洪晃表示,将为母亲整理这半部自传,翻译为中文并出版。 ,Yi =s;E  
7Mo O2  
  按照章含之的生前心愿,她的骨灰将被送回到她的老家上海,安放到她生前选定的福寿园坟地,同她的父亲章士钊同葬一地。据上海福寿园副总伊华透露,届时,还将在墓地安放一尊章含之的汉白玉雕像,由80多岁高龄的著名雕塑大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钱绍武完成。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8-02-06   
引用
引用第9楼姍姍于02-06-2008 14:22发表的  : }PED#Uv  
我曾与她有一面之交,在上海锦江饭店。就像楼主的帖子里所写,是个和蔼热情的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对她印象颇好,她还帮我在《我和乔冠华》书上题了字。祝她一路走好! D|=QsWZI  
h$ZF[Xbfe  
Y Nq<%i!>  
.......
Jc:G7}j6  
偶不嫉妒, 偶不嫉妒。
姍姍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8-02-06   
“悲哀、压力和灾难”——章含之的1976 w~Y#[GW  
W]M[5p]*  
2006-01-21 11:16:18    来源:人物周刊 57[O)5u .+  
)9<)mV*EB(  
章含之与乔冠华 JBoo7a1  
  章含之,章士钊养女。1960年代初曾做过毛泽东的英文老师。1971年进入外交部工作。曾参与中美建交关系会谈,并参与尼克松访华、中国加入联合国等谈判活动。1973年与时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结婚。1976年乔冠华被认为“与‘四人帮’牵连”下台。1983年,乔冠华病逝。 l  
   X0!48fL*  
U{ahA  
  2006年的第一天,北京雪后晴朗的上午,章含之在回忆30年前的往事。她一边回忆,一边表示,1976——是她最不想回忆的一年。 xUSIck  
  她70岁了。她不想回忆。她说她不想回忆那一年,因为那一年,对她来说,“非常沉重、非常压抑”,“没有任何欢乐可言,没有任何轻松可言”,仅只意味着——“悲哀、压力和灾难”。 !0fK*qIL  
7kJ,;30)  
  一张纸条改变命运 YO,GZD`-o  
  那一年没有节日。“不记得新年怎么过的。大概也就是愁吧。年前已经开始批邓,刚刚点燃的一线希望又熄灭了。总理已经病危,外交部老干部的命运难测,乔冠华最让人担心。以老乔一惯的脾气性格,如果总理离去,没有赏识了解他的上头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啊,接下来的事情……果然!我真的不想回忆了。” 0hNc#x6  
  章含之不想回忆的那一年,是她个人家庭、她个人家庭背景里中国之命运,急剧变化的一年。1月周恩来去世、4月邓小平再次被打压、7月朱德去世、8月毛泽东去世、9月“四人帮”垮台,而10月她的爱人、时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因为“倒向四人帮”被贬斥。 6b]vHT|p  
  1976年前后一连串的政治事件和人事变动之中,乔冠华与“四人帮”、与毛泽东、与华国锋、与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真实关系是什么;他与谁的利益更契合、与谁的立场更接近;他在哪一件事情上哪一个时段曾向哪一方倾斜;在坚持和摇摆之间,是出于灼灼信念还是无奈的自保;……还原30年前中国高层政治圈内秘密复杂微妙朝夕变化的派系关系,就现在的圈外人来说,还有多重的“不可能”。 [,1j(s`N5  
  而当年圈里人——章含之,这位当年的外长夫人、中国最活跃的外交官之一,她当然一方面坚信丈夫的清白无辜蒙冤遭陷(后来她曾为丈夫的冤屈寻找证据);另一方面,30年时光流逝,洗涤愤懑,让悲哀清澈,如今70岁的乔的未亡人,她说,她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S :1! ) 7  
  命运的安排!按照章含之的回忆版本,这“命运的核心”是“一张条子”。1976年某日,华国锋觐见毛主席。华谈到批邓工作,认为现在的一些做法不够好,并谈了一些新设想。于是当时已经口齿不清的毛写了个字条,上面是:“你办事,我放心。”华从毛主席那儿出来,碰见乔冠华,给乔看了条子。乔问什么意思,华就说了他请示批邓并得到毛的允诺。乔表示理解,并没放在心上。 ^8MgNVoJ)  
  “而后来,天下人都知道了这张条子——那成了毛让华接他班的诏令了。而却有一个人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条子不是那个意思,那你说——这个人,他能活吗?” \{UiGC K  
  章含之确信正是“条子”带来了厄运,“至于其他,比如说老乔不批邓、借刀杀人,后来又说老乔倒向‘四人帮’批邓,那不过是说法而已。事情是同一个,可以有完全相反的解释。” PMrvUM62  
rcyH2)Y/e  
0j_!)B  
  什么都是政治 Q2fa]*Z5  
  时世荒谬、命运难测。章含之说,在那个没有一点安全感的年月,什么都是政治——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生活,甚至穿衣打扮都要小心谨慎,甚至女人爱美都要藏藏掖掖。 ,%,}[q?]d  
  说到穿衣。是要说一说穿衣,说说30年前这位章美人的美,以及为了美的小小的努力。那是生活最基本的微小乐趣;那是压抑惨淡的回忆里,明灭的惟一亮色——我们要请眼前这位老人,这位当年非常美丽的女人,说一说她是怎样美的,怎样突破丑的封锁的。 GGLVv)  
  “当时从事外事工作,每次出国前,都统一到红都时装店去做衣服。红都不是一般人都能去的,要么单位开介绍信,要么就是高干子弟。红都是惟一可以挑料子的店。说是可以挑,其实也就那么几种,蓝的、黑的、咖啡的。样式呢,就更没什么了,甚至男的女的都没什么区别。 /1OhW>W3eH  
  “说到这个,还有个笑话呢。有一回,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开会出来穿大衣,吴桂贤(女的)和姚文元穿错了,竟然穿了对方衣服,到后来发现口袋里的东西不对。 mS%D" e  
  “我呢,总想有点变化。我记得去联合国开会那一年,我选了一块没人选的翠蓝的料子,样式上也动了点心思,比如,掐了点腰,方领子改成圆领子,最最过分的是,我还加了有个灰色的可以拆卸下来的灰皮领,翠蓝配灰,很好看…… ~?L. n:wu  
  “发型呢,当时也都是北京饭店做的,一个样。我呢,还是稍微变换一下。结果,哎呀,据说,有人去做头发,专门点名要做‘章含之发型’…… .0a$ E`V=D  
  “和别人不一样,人家当然要批评了,说我标新立异。我还有更‘过分’的呢。不是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吗?大会堂大厅衣帽寄存处边上有个镜子。每次存了衣服,进会场之前,我总是在镜子前照照,整理一下。这就不得了了,成了罪状了,说我资产阶级作风。但我不明白镜子如果不是用来照的,放在那儿干什么…… w\@Anwj#L  
[n:R]|^a  
KRXe\Sx  
$}\. )^[}  
  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wwp vmb  
  在什么都是政治的年代,章含之一直身处政治旋涡之中。可是30年后的今天,章含之,却怀疑自己原来对政治茫然无知。 l7x%G@1#~W  
  “回过头来看,像我这样的人,是不懂政治的,是不可能懂那个时候的政治的。老乔也不在行,他也是个性情中人。而在当时,搞政治是要懂很多技巧和手腕的。很多事情,我们当时以为是懂的,还非常认真,非要较个劲。  MT&i5!Z  
  “真是挺复杂的。我们稀里糊涂被弄得团团转,你以为你是在捍卫什么,你以为你是在反对什么,可是后来发现都不是那么回事。 A$5!]+  
  “最后把老乔赶下台,说是传达毛主席的指示。说是毛主席说,乔冠华借刀杀人。毛主席真会这样说吗?他怎么会这样说呢?我弄不明白。那之前我一直以为毛主席对我们特别好…… eA+6-'qN  
  “我是多崇拜毛主席啊。1976年毛主席逝世,全国人民悲痛万分,以为天要塌下来了——那也不是虚假的感情,那时候人真是那么想的,包括我自己。毛主席真是我们心中的神啊。你怎么可能怀疑神?如果有问题你想不通,你不会怀疑是神的错,而肯定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思想有问题。” +:Y6O'h.  
  但是1976年之后,章含之还是迷惘了。 l[.pI];T  
  “比如,我们有个在军队的朋友,他在‘文革’的时候被抓进监狱。先是让他交待怎么反对林彪的。他是林彪的部下,他怎么能反对林彪呢?但是不行,他要交待。于是他冥思苦想,总还是能找到点的,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总能在这件事情上那件事情上,有点分歧。可是等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反对’林彪的证据,关押他的人又不干了,改让他交待如何协助林彪谋反叛乱的。他赶紧否认,说,不不不,我是反对林彪的。可是这时候人家不准他反对林彪了。他想来想去,忽然有点恍悟——哦,是不是外面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林彪出事了下台了?” Wo2M}]0  
}RyYzm2  
  人生轨迹错位在哪里? Y.}n,y|J}  
  章含之的惘然里,有对过往岁月里周围世界的迷惑,也有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怀疑。 > 5 i8 %r  
  1971年,章含之在毛主席的钦点下由北京外国语学院进入外交部,到1976年受乔冠华下台牵连离开,对于那风光短暂的5年,章含之如今的自我评价是复杂的。 (TY^ kySr  
  “当然有幸运的一面,比如参与了像中国加入联合国这样的重大的外交事件,新闻纪录片也常会有你的影子……;但是,这风光背后的苦衷谁能理解?我可能还是走错了路。我这样的人,可能最适合的还是留在学校里,如果继续留在学校里教书,读读文学……” gqC:r,a  
  章含之回忆起在北外做学生做老师的时光,她和同学朋友们用英语演出《奥塞罗》。她是戴丝苔蒙娜,她是莎士比亚的女主角,不知政治权术为何物,她是美是真是爱是一切浪漫想象一切光明希望的追随者。“那时候,真是一腔的热情,为和家里划清界线,搬到学校里住,还一心要参加抗美援朝。那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得到,只要真诚努力,以为世界是玫瑰色的……” #[i({1 `^L  
  “可是”,很快,“文革”来了。“一切都变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在挨斗,我的师长挨斗,我的同事跳河。我害怕、迷惑,人也变了。我天性本来是非常温和快乐的,可是却变得非常容易激动,容易哭,恍恍惚惚的。有一次从北外出来,走着走着,走到天安门,竟然都不自知。得了轻微的癔症,就是歇斯底里症,要去医院的精神科拿药……” BRW   
  “我怎么变成这样了呢?”章含之说她至今仍然不能完全明白。她不明白那个特殊的时代生活对个性的扭曲怎么谁都不放过;她不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如果说她的人生没有意义,完全是“莫名其妙”的一生,那她最初错在哪里? nKHyq\  
  “真实地剖析是很难的。比如这么多年,你以为你忠诚,可是你忠诚的(对象)是什么?你的忠诚里有多少盲目的成分?我是1957年就入党的老党员了,当年也似乎参与了国家的核心,政治局的会议也参加过,但是我真的弄明白过吗?怎么看待我们党的过去? =E,*8O]  
  “再回到我自己。我看到原来的大学同学出书带博士,真的很羡慕。可是除了带着伤痛的记忆,我得到了什么?就连爱情,也是转瞬即逝的悲剧……” 54'z"S:W  
  70岁的章含之回忆30年前,是这样悲观,也是这样安详;是这样迷惘,也是这样清醒。她的往昔、她的那一年里,有一个女人心碎梦破的悲哀,有整个中国山雨欲来的愁惨。
图片:zhang1.jpg
图片:zhang2.jpg
图片:zhang3.jpg
pool1989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8-02-06   
那个年代的女人,我只对林徽因印象极好
我要你们 幸福微笑......
pool1989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08-02-07   
能在文革出名还善终的,我都怀疑人品 YL{LdM-xM  
'7E?|B0],  
那本是个黑白颠倒的年代. Q}m)Q('Rk  
9pk<=F  
象章,唐,王之流,不说也罢了~
我要你们 幸福微笑......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08-02-07   
引用
引用第13楼pool1989于02-07-2008 01:22发表的  : un..UU4  
能在文革出名还善终的,我都怀疑人品 HZM&QZHx)`  
~A6QX8a  
那本是个黑白颠倒的年代. C$?dkmIt  
,rG$JCS'KQ  
象章,唐,王之流,不说也罢了~
scA&:y  
的确是毁人不倦, 杀人无数的年代。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08-02-07   
我觉得文革于中国, 等同一个战争吧, 把人性最坏的那一面都带出来。 
clean0551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08-02-07   
战争的摧毁,较好复元. *%Q!22?6F  
而文化革命,对人性的摧残,对信仰的毁灭,对文化的破坏,对道德的破坏......这种内伤,可能要几代人努力才能慢慢修复,有的东西消失了,也许永远就回不来了.
俺的博客~欢迎来踩!
http://clean0551.blog.tianya.cn/
tx1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08-02-07   
引用
引用第13楼pool1989于02-07-2008 01:22发表的  : Dmn6{jy P  
能在文革出名还善终的,我都怀疑人品 Nno*X9>~  
h PH= .rX  
那本是个黑白颠倒的年代. +]Ydf^rF  
]JtK)9  
象章,唐,王之流,不说也罢了~
9r8*'.K`Z  
H{9di\xnEm  
小池,你真的了解文革吗? N0/DPZX7  
J6| 5*|*^  
你应该是没有经历过文革,不好意思,我也没有。 lB3W|-Ci  
/Wk\ 6  
文革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政治运动永远是成王败寇。 ci|6SaY*  
347p2sK>  
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但看你以什么做参照物了。
tx1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08-02-07   
引用
引用第14楼username于02-07-2008 01:35发表的  : kcI3pmgj  
vJ }^ p }  
的确是毁人不倦, 杀人无数的年代。 
l *.#g  
kW5g]Q   
综观中国的历史,中国从来都是一个以暴力施行专政的国家,并不仅仅就是那个年代。
tx1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08-02-07   
引用
引用第16楼clean0551于02-07-2008 03:49发表的  : 9:IVSD&"Rf  
战争的摧毁,较好复元. XeKIue@_  
而文化革命,对人性的摧残,对信仰的毁灭,对文化的破坏,对道德的破坏......这种内伤,可能要几代人努力才能慢慢修复,有的东西消失了,也许永远就回不来了.
vG69z&  
i4&"-ujrm  
俺觉得你太高抬文化了。 8( 7DW |\  
LZ}C{M{=5A  
有人才有文化,有人就会有文化,文化的载体是人。 F3i+t+Jt  
Hh4$Qr;R  
而战争要摧毁的却恰恰是人。 V- Oy<  
X^eTf-*T  
再有, PiP\T.XANa  
+ |KnO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62!R]C9\  
-6(C ^X%  
旧的文化不见得就是好的文化, =gw 'MA  
|fOQm  
同样,新的文化也不一定就优越于旧的文化。 iE!\)7y  
IXe[JL:  
现在,国内的文化其实就是钱的文化, v:nm#P%P  
g,r'].Jg  
真的比文革时的文化好吗? ^ ,d!K2`  
O4S~JE3o  
怕也是见仁见智。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