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中的海外华人 [-vd]ob
"wexG]R=5
● 周兆呈 &AOw(?2
多年前我刚进早报的时候,就从新闻运作里学习到一种思维规律:在获知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发生的意外事件,或是有任何与食品、药品安全有关的新闻时,就要联想到是否也有新加坡人在现场受到影响、新加坡是否也有相关的食品和药品,然后负责本地新闻的同事就要进行相应的采访作业。这种操作守则几乎已经成为新闻室的DNA、新闻人下意识的反应。 mxGvhkj
AvP*p{we
新加坡是高度国际化的都市,国人出国方便、频繁,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短缺,大部分的商品、物品依赖进口,新加坡人在得以便利地接触世界各地各种品牌食品的同时,也会因为外界的风吹草动而受到直接的影响。 -
[Zau$;J<
s( 2=E|
还清楚地记得中国的毒奶粉事件爆发之时,大家为本地的超市没有三鹿奶粉而庆幸,但在中国公布本地也有销售的蒙牛、伊利产品同样含有三聚氰胺时,新闻室里的气氛陡然有点紧张。 N |7
<*\o
bKG:_mWe w
这些年来,新加坡的商品市场里,“中国制造”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一方面是得益于新中两国贸易的蓬勃,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产品在世界持续拓展的结果。 (WN 'wp
QF[9Zn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从原料、生产到成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与世界经济体系相连,从而使国内的事情,无论是好还是坏,因为这种联系,可能成为影响广泛的事件,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会与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LF*3Iw|v
5
BcuLRId:
奥运的成功举行,显然让海外华人为中国的成就感到高兴和自豪,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曾在博客上留言,盛赞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壮观。他说,“这场盛会象征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此刻回顾中国五千年历史成就不仅非常自然,也是必然的。那晚观看电视转播的每一个华人无不由衷生出一股文化自豪。” cGOE $n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