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要写一篇关于如何与长辈相处的文章来着,不过好久没有下笔,太懒惰了。在 <sq@[\l}a
光光节的前夕,就把这篇拖欠了好久的文章交上来吧。这里先写和父母相处的一些方式 ;l6tZ]-"
和方法吧。 gKGM|0u|r
)51H\o
很多人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总是感到很烦恼:父母为什么管得这么宽呢,什么事情都要 E-q*u(IW
唠叨?父母怎么总是老脑筋,我找的BF/GF他们总是要挑刺呢?我已经长大了,不要总 #.n%$r
把我当小孩子!父母这些老生活习惯太过时了,我真受不了了! ="*8ja-K
碰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要如何解决呢? l+1GA0'JP
^zr]#`@G
其实这样的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是如何对应父母的对自己生活的干涉;第二是如 p%6j2;D
何同父母讲道理。 d^.fB+)A3
Z*(lg$A9M
父母“管”自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幸福。其实,不同的时代 `[5QouPV
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自己的定义去看 &D 4Ci_6k
别人的生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懂得这样的道理的人本身就不多,能在生活 'F@#.Op`
中去安装这样的道理去施行的就更少了。而父母,在自己的小时候,完全是在他们的指 +#! !
'XP
导下生活,所以惯性作祟,就算子女长大了,也会认为“老子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zn
|/h,.
,你就应该听我的。 wFJ?u?b0Q
从出发点来看,很少有父母是要把子女当摇钱树聚宝盆的,都是本着“为你好”的想法
lj!f\C}d
。有时候却容易好心办坏事,让自己和子女都不痛快。为什么呢?其实也有两点主要的 `Dco!ih
问题:一是父母和子女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而父母没有认识到这样一点,把自己 .2
/$ !'E
对幸福的理解强加在子女身上;二就是父母对子女的能力不放心,觉得子女根本就不知 i%)Nn^a;T
道不理解,所以要自己为子女做决定才能从长远上达到“为你好”的目的。 h^KLqPBt{
v/yt C/WH"
解决这样的两个问题,其方式方法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沟通和交流。 c0%%X!!$
要让父母理解,他们所要达到的是子女得到子女自己定义的幸福生活。要实现这点,就 =K2mR}n\;
要和父母聊天交流,比如问问他们当年的生活呀,让他们说说自己觉得什么最幸福呀, *@,>R6)jI
然后呢,切记切记,不要说“我觉得如何如何”,而是说“xx电视剧里面 JH0L^p
yy是这样想的”(最好是父母看过的片子,聊起来他们更有感觉)。这里要注意的就是 tgbr/eCoU
不要把自己摆在台上让父母批判什么的,呵呵,说起电视什么的不会容易让双方太情绪 &% \`Lwh
化。有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说:其实我很了解你们的想法,你们这样关心我就是想让我 9
6'{ES9D
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不过呀,我对幸福的看法也许和你们不一样呀。这个方面就是要 '
Z}/3 dp
点醒一下父母,他们不能代替自己生活,所以也不能代替自己判断什么是幸福。 xPi/nWl`|
而其次呢,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判断力的认同的问题了。如果承接上一段的内容就是,父 ^l\^\>8
母可能会这样想:是呀,我是要让你幸福,但是你实在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还是 Zu/}TS9bi
让我替你做决定吧。这样就是要让父母认同你的判断,这可是一件细致活。你可以不和 U:.
父母说,所谓“闷声发大财”,到时候就光报喜不报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节约大量 2!35Tj"RFE
的时间,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没有人能和你商量了。毕竟,在出现 $lMEZt8A
问题的时候,父母还是最会从子女的角度考虑的,这是真心实意的。如果少了这样的亲 /hMD
Me
情,总是有些遗憾吧。如果你要让父母认同你的判断,那么就要和父母在各种各样的问 ,@Izx
题上交流,说自己对人,对事情的看法,也让父母说说家常,自己帮忙分析,建立起自 H]7;OM/g
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这样潜移默化的,就可以让父母了解到:哦,我家儿子/女儿 |VL(#U
长大了,可以帮忙解决问题了,想问题也挺全面的了……这样的不断努力,让父母了解 *OQr:e<}
自己是如何达到这样的结论的,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是有自己的思考的,不是没有考 )} H46
虑到瞎想的。同时呢,对于父母提出的一些观点,不要上来就给否定了,可以婉转的提 D,rs)
出这样的观点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形势了。比如你找了一个BF/GF,父母说八字不和什么 0UB,EI8
的,这样的时候你可以先对这样的说法表示兴趣,然后用一种“求知”的方式去了解他 c{u~=24;%#
们的认识,再用他们知道的人或者事情去做反证,让他们自己了解到好像不和时宜了。 C%csQ m
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和父母交流,这样是达不到效果的,要把自己摆在比较低的 z@0*QZ.y1
位置上,给他们面子。 VfiMR%i}
v*7lJNN.
说到第二个大方面,关于如何调节和父母在不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其实也就是一个“ !~&vcz0>)9
孝”和“顺”的问题。“孝”,在我看来,是一个态度;而“顺”,是一个方法。你可 e/;chMCq
以很“孝”,对父母的观点很尊重,但是不“顺”,不是事事都安装父母所想的那样做 >9.xFiq<
;也可以“顺”,事事按父母的意思办,委屈自己,但是不“孝”,对父母的观点不屑 OxraaN`
一顾,觉得自己比父母“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江core语录之《怒斥香港记者》)。 ^^I3%6UY
后者所花的时间精力都会少一些,但是长久看来,因为总是在压抑自己的观点,所以容 5/O;&[l Yy
易出现大爆发的时候;而前者呢,从根源上解除了矛盾的发生。比如,上次我父母来这 *XK9-%3
里,发现我改变生活习惯,不吃米饭,吃全麦面包蔬菜什么的,所以他们就总觉得,这
TVP.)%
样不健康,不正常,所以一定要我多吃米饭。最后,我就和他们研讨了一下健康饮食的 I(dMiL
话题,然后他们就不说这个事情了。很多生活的习惯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就是 Vnv9<=R
“习惯了”,所以就没有必要强求一致,双方交流一下就好了,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之 ;ip"V 0`
前在家版看了不少什么对父母来美国拣瓶子回收什么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也是可以交流 Ge>%?\
的事情,没有必要忍着不说,自己很郁闷的忍着。父母也许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为家里的 {rG`Upp
经济做了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没有“吃白食”;而子女却认为这样的小钱什么用 3S'j
uHTe
都没有,还丢人现眼,影响家里的卫生。那么交流一下,说说自己在卫生方面的考虑, )c#m<_^
甚至可以开玩笑的说“别人不要以为我这个儿子在虐待你们哟”这样的话呀。我觉得, @{Q[M3l
只要方法正确,子女的想法还是很容易被父母接受的。当然,这个时候要切记,如果有 6%B5hv24v
婆媳翁婿这样的情况,可不能直接说,要让子女对父母说。再怎么亲密,毕竟婆媳翁婿 [1Yx#t
都是“外人”,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v
@0lTl_
H0
YxPk)
这也是下一个主题我想研讨的,如何同对方的父母相处,也就是“婆媳翁婿”的关系问 w8Mi:;6
题了。 ;_lEu" -
&ns !\!
最后,再说一个特殊的现象,虽然按照本质来说,不应该看作“与父母相处”,但是很多时候却被人归到这一类事情里面了。 qi\!<clv
这个现象,集中体现在父母对子女找BF/GF的问题上。很多时候,父母做了一个表达子女“潜意识”的工具,而子女却没有注意,却认为是父母在反对,其实是自己的内心中的不满罢了。很多因为父母的介入而黄了的恋爱都是有这样的成分在里面,可叹当事人还总以受害者自居,父母却担了这个黑锅。真是“背黑锅我来,恋爱你去,拼全力为爱情,牺牲也值得”(参看《大话西游》之“Only you”)。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父母虽然可能很了解子女,可是也没有厉害到能施展“读心术”,把“潜意识”都能解读出来的程度吧?其实很简单,就是所谓的“筛法”: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小孩使最好的,需要找最完美的BF/GF,任何不完美的地方都会被拿到子女面前说起的,比如“这个GG牙齿不好”“这个MM头发太黄”“这个GG收入不够呀”“这个MM太会花钱呀”。如果是自己不在乎的,那么肯定是要为自己看上的人辩护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么,如果不辩护的,那么就是自己也有不满的地方了,心底里还是认同父母在这个地方的看法,只是被“超我”给压制掉了,不会去附和父母的意见。这样,父母发现说这个问题就没有顶嘴了,那么下次还会继续说,说着说着,就真有那么严重的问题了。这样就可以就坡下驴,说:我可是真心爱你的呀,可是呀,我父母不同意,我可是真孝顺的人呀,我太为难了,我们还是分手吧。这样,成就了自己“情深意重”的形象,也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就是让父母背了黑锅罢了。就算最后还是坚持了,成了,之后的婆媳翁婿矛盾也会以以这样的点为突破口,产生矛盾。毕竟是所谓“内因决定外因,外因激发内因”,没有矛盾去制造矛盾还是有些困难的,有了不满就好说了么。所以呀,我之前在版上写过的不少文章里面都说到过,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去说服父母,减少以后矛盾的发生。这段就更加接近下一个主题的婆媳翁婿矛盾的问题了。 ^vjN$JB
ji[O?
(土鳖扛铁牛) )k8=<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