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Z*"%
rB|D^@mG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呢?八十或许当如黄永玉,无论规矩,自成方圆。如今86岁的黄永玉在北京,拥三亩荷塘而居,玩名犬宝马,高朋满座,快活无边。一幅《中国=MC2》,为他赢得了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美术大奖,喜欢热闹的他就在北京万荷堂的家里招待满座高朋,“与民同乐”。
(
=->rP rB}UFS) 文/刘莉芳
fM_aDSRa!H !J[3U
几年前,在苏州叶放家里见过黄永玉几处宅子的照片。叶放家把现代联体别墅改造成古典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文人雅集。
I~MBR2$9 BSG_),AH 8<k0j&~J 黄永玉的家比叶放家更像是现代童话。黄永玉在四处有家:北京万荷堂、凤凰夺翠楼、意大利无数山庄、香港小居。其中的万荷堂在北京通县徐辛庄,从市中心开车出发,经过宋庄,大约40 分钟后,看到那一大片绿色庄稼簇拥下的建筑群,就是万荷堂。
hZ.Sj~>7` n6[bF"v 黄永玉爱热闹,家里常高朋满座。8月24 日下午,万荷堂门口停了一溜大车小车,家人、朋友、学生纷纷前来庆祝他获得奥林匹克美术大奖。这是四年一度,由国际奥委会颁给奥运会主办国的艺术家大奖,得主每次只有一位。黄永玉为奥运会花了10 天时间,画了一幅《中国=MC2》,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五股树干缠绕成一棵圆滚滚的枝叶茂盛的大树,树的四周,彩色的小鸟盘旋。他借用了爱因斯坦E=MC2 的质能公式,说这画表示中国的腾飞。画被印在T 恤上,工作人员穿着它为来宾端茶倒水。
jcN84AaRFI (^Xp\dyZL 来宾们从万荷堂的东门进去。东院是以凤凰古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群。踩着青石板,右拐,眼前就是整整三亩的荷花塘。荷花有些已经开了,大白鹅在水上游来游去。西院是黄永玉日常起居和创作的地方。在万荷堂里停着宝马奔驰,黄永玉在这里养了名犬,抽雪茄藏烟斗,开PARTY,来往名流。每年,黄永玉轮流在四个地方住。今年因为奥运会、夫人张梅溪个展等事情,他在北京住了两个多月,算是时间长的。
LGPy>,! 荷花塘边的石桌旁有座黄永玉雕塑,叼着标志性的烟斗,戴着同样标志性的贝雷帽。这是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两年前送给黄永玉的生日礼物。黄永玉很喜欢,趴在雕塑身上,随人拍照。
`pN"T?Pk m~#S76!w 黄永玉今年86 岁,但看不出来。他穿牛仔裤,蹬时髦皮鞋,叼烟斗。说话间,用湘西口音念“毕卡索”,而不是“毕加索”。几年前,黄永玉作为最老的老头登上《时尚先生》的封面。他的出场像个江湖老大,人群立刻簇拥上去。世人叫黄永玉“老顽童”,老人的确幽默,也是洞悉人情世故的。央视记者问他怎么理解体育和文化的结合?他哈哈大笑,这个太伟大的题目,不会回答。记者又问,如果用最简单的线条表现奥林匹克,你会怎么画?他立刻说,最复杂的我都不会,不要讲最简单的,我都不会。凤凰来的记者跟他套近乎:这次获得了这么大的艺术奖项,什么时候回家乡?他不吃这套,说:你这么一讲,我不敢回去了。回去,自自然然一下地回去,对口伐?家乡的子弟有什么这个那个的?
Lm9y!>1"O Y*O7lZuF% 老人兴致勃勃地和大家开玩笑。许鸿飞拿把扇子在后头给老人扇风。许鸿飞是1999 年认识黄永玉的,他在广州的工作室中“石磨坊”三字,就出自黄永玉之手。他的“肥女人”系列,也因为黄永玉的点拨,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黄永玉的影响下,大胡子许鸿飞也叼起了烟斗。
q,2]]K7y XZA3TZ 人群里,黄永玉的孙女黄田穿着一条无袖连衣裙。黄田的脾气像黄永玉,最得老人的宠爱。老人曾把孙女写进文章,说“我们黄家的女子,从小就是狠角色”。黄田说爷爷是快乐的,却被很多人听成“怪”,以讹传讹。夫人张梅溪戴条彩色长丝巾招呼客人,聊起黄永玉,她说:“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对他已经很满意了。”
BN@*CG B} gi / 庆祝活动还安排了歌舞弹唱,黄永玉在塘边的大石凳上坐下,隔岸欣赏。追星的人们凑到老人旁边合影留念。老人仿佛已习惯了,随便大家折腾,反正他也不看你的镜头。有几个跑到对岸的舞台远拍他,老人厌恶地挥手让他们走开。“他喜欢古典、民族、世界经典的音乐,家里经常放,还收藏很多。自己会弹钢琴,还会拉手风琴、吹小号”,许鸿飞向记者介绍说,黄永玉兴趣广泛,特别爱听曲看唱。
%WCA?W0:4 \i "I1xU 在来宾中,卡玛是特别的。她的父亲韩丁是美国援助中国的专家。她出生、生长在中国,是“老三届”,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她和黄永玉是非常好的朋友,早在黄永玉画《猫头鹰》时就认识了。1979 年,黄永玉带卡玛和她的男朋友回到凤凰。在那个年代,有一个老外朋友是招人瞩目的。曾经,卡玛只能在夜里,披着斗蓬上老人的家。但一被发现立刻有老太太去告状。卡玛和黄永玉有点相似,不在乎,彼此欣赏对人生的快意。
x$AF0xFO =R!=uml( 晚间,黄永玉准备了烧烤招待来宾。湖南卫视主持人张丹丹告诉记者,上黄永玉家吃饭,一定要晚上去,因为中饭简单,晚饭丰盛。“今年4 月我和朋友去凤凰拜访黄老,我们每年都去看他。那天正好奥委会的人在他家,邀请他给奥运会作画。两拨人,他个个招呼,喝咖啡,吃饭。中饭永远是米线,是他家阿姨做的,特别好。我们提前走。他觉得怠慢了我们,在客厅和我们握手道别,然后走到门口,打开门,像饭店服务生一样,一个一个向我们点头。”
Y*3qH] "tUXYY 人群散去,老人一边给大家签名,一边说“盲目崇拜”。“我都替人家着急,有很多运动员玻璃橱里都是奖,以后怎么办?拿那么多奖。人不能完全为了纪念活下去。我劝各位少花时间去收集纪念品。有的是纪念品专家,一辈子收集纪念品,满房子都是纪念品,以后不知道拿来干什么。要工作,自己有创造性,不要太多的纪念品,尤其不要把纪念品变成终身的事业。”
/H@k;o 7(
eWBJfTo ~o
%|#-S R3Eh47 对话黄永玉
GdR>S(' +GgWd=X.Y ?};}#%971 {J%hTjCw 不会忘记,但可以原谅
BXaA#} ;e (80]xLEBL yEtS
yb~GK hyL3fkMJ, B=《外滩画报》H= 黄永玉
JTpKF_Za< /9|1eSUa e6k}-<W*q 1#Dpj.cO# 什么奥运比赛都看
0[xu
m )m"NO/sJ2 8^$}!9B~JZ YU[93@mCh B:你现在还是每天画画吗?
9IMtqL& ;or(:Yoc- H:对,除非有大事,天天画。以前一天画十一个小时,现在七八个小时。
t</rvAH E {
LY$ B:奥运会期间,你看比赛不耽误画画吗?
1okL]VrI ?
8S0 H:这样的运动会难得有,所以我看得比较多,但都是画完之后才看,没有耽误画画。早上起来,七八点吃早餐,吃完早餐上厕所,上完厕所开始工作,干到12 点。感觉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12 点以后,有时看看电视,有时看影碟,有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看到下午两点多,继续画,画到晚上6 点多。以前吃完晚饭还要画,最近都在看奥运了。什么比赛项目我都看,重复的也看。
zrE
~%YR N6$pOQ B: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面金牌是什么?
<[?oP[ j 6CLrP}
u H:为什么一定要有一面深刻呢?面面都深刻。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赚来的?我很喜欢程菲,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她也长大了,都20岁了。她得不到金牌,我非常难过。我觉得她应该得到。不过得不到也开心,因为别的中国人得到了。后浪推前浪,世界上的事不都是这样吗?我们不能专喜欢前浪,忘了后浪。历史的见证就是后浪推前浪,一起开心。
|h*H;@$
d37l/I 湖南人在这届奥运会的金牌好像少了。湖南人喜欢打架,我曾经提过,湘西最好搞拳击,把街上打架挪到拳击台上去。
J:'cj5@ ]~87
v B:你家门口的沙袋是干什么的?
,|"tLN*m !~m)_Q5?~ H:沙袋又是摆设又不是摆设。练拳不是为了打人,还可以练膀子、拳头。我都86 岁了,拿拳头打打沙包还可以,干别的就不行了。
ME1lQ7E4B `l1{BU 我喜欢拳击,平时每个周六、周日,我都要看拳击比赛。我以前看的拳击比赛不戴帽子,上半身全打,不打下半身,比较有意思。
HLAWx/c,j" "a-Ex ] ._-^58[ \S }&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