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鸟纷飞 群英荟萃
——它们为什么不会相撞?
拍摄手记:
二月的湾区海滨,阳光灿烂。
在阳光照耀下,鹬鸟纷飞,群英荟萃。
它们的羽毛在飞行中不断变换,绚烂多彩:一会儿棕色,一会儿白色,一会儿黑色,一会儿杂色,令人眼花缭乱。
我忙不迭一阵狂拍,先记录下来再说。
这群鹬鸟,起码有二三百只。飞行速度极快,鸟与鸟之间距离很近,也就几个厘米吧,远看就像一团蜜蜂在飞舞。
一个疑问,由此而生:这么多的鸟,这么快的速度,这么近的距离,它们怎样做到不会相撞?
飞机表演特技,4机编队飞行,一般间隔都要几十米、十几米,最近达到1.5米。那是要经过长期训练,而且也会发生相撞事故,机毁人亡。而这些鹬鸟,从来不会出现相撞事故。真是神了!
它们是怎样做到的?
查阅资料才知道,它们在大集群快速飞行时,是依靠羽毛色斑的识别,以及鸣叫声,来保持安全距离的。
像棕头鸦雀、沼泽山雀、褐头山雀等,这些鸟类,在集群时主要依赖鸣叫来保持群体间的相互联系,在群体移动或迁飞时不停地鸣叫,以提示其它个体。
头面部色斑,多数鸟类都有,而且相对鲜艳醒目。这种色斑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正面相撞的警戒色彩,同时有向异性求偶炫耀的功能。
色斑的作用在行动较快、体型相对较小、集群大的种类中非常突出,如绣眼鸟科、鹬科、巫鸟科、燕科等。而体型较大的鹤、鹭、鹳及一些大型猛禽,由于目标大,飞行缓慢,无需有醒目的色斑来提示,因此色斑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原来如此。鸟类的鸣叫声音和羽毛色斑还有重要的安全功能!
当然,既要有鸣叫声音,有羽毛色斑,也要有相互关照的心理准备。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一些。
人类社会也是一样道理。
在湾区,我观察过,不管是超市、商场,还是机场大厅,人们之间都很自觉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在行进中,也是尽量避免接触;万一有了接触,双方都会说:对不起,对不起。
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好像还有不足。
在公共汽车里、地铁列车里、或者在集市场所,反正在人多的地方,大家为了避免落后,相互靠的比较近,没有留出安全距离。这样,就不免会相互接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摩擦。
比如说,在人多的地方,会听到:“借光借光借光!”
这算是客气的。有的干脆就是“闪开闪开闪开!”
叫也叫了,喊也喊了,但该撞还是撞,因为这喊声里听不出相互关照的意思。所以,仍然不免相撞。
万一撞了,可能就是这一幕:
“哎哎哎,你长眼了吗?”——“干嘛?”——“干嘛?你压我脚了!”——“嘛玩意?压你脚了。活该!”——“嗨!你压我脚了,还骂人?走,咱找地方练练去!”——“练练就练练,怕你不是人!”……(——此对话摘自一相声段子)
人家鸟类没有这种事。也可能有,咱不懂。反正没看到同类鸟集群飞行中相撞掉下来的现象。
人啊人,能像鹬鸟一样既能保持安全距离、又能自由快乐的一起生活,就太好啦!
图片:OZH_0179群英荟萃3.jpg
图片:OZH_0183群英荟萃2b.jpg
图片:OZH_0188群英荟萃1b.jpg
图片:OZH_0189群英荟萃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