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从诗里看人生。这当然跟自己写诗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文学反映人生,
特别是作为文学尖兵的诗。诗人一般都比较敏锐,常能从细微平凡处见出全貌,在
纷纭的浮象中找到事物的本质与真相,给我们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惊喜。
在人类的生活里面,两性关系大概是最基本,最强有力,也是最复杂的东西。历代
的诗人们为我们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两性关系:纯真的初恋,生死相许的海誓山盟,恬
淡持久的体贴关怀,爱恨交织的激情,半推半就的缠绵与矛盾心情,现实的斤斤计较
与带有条件的感情交易等等,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在我翻译过的英美现代诗里,由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写的两首诗,最能看出两性关
系的变迁。生于1886年的芙兰瑟丝.孔佛德(Frances Cornford)是达尔文的孙女,擅
写抒情诗,出版了七、八本诗集,1959年获英国女王诗奖。她的这首『吉他手调音』,
表达了上一辈人对爱情的呵护与随之而来的温馨感觉:
用专注的殷勤他俯身
向乐器;
不是以征服者的姿态
对弦与木发号施令,
而是像男人对他心爱的女人
细声甜问
有无重要的小事要说
在他们,他同她,开始演奏之前。
新一代的情人们则比较现实,谈情说爱得讲条件,谁也别想占谁的便宜。生于1935年
的李查.包提冈(Richard Brautigan)写的『罗米欧与茱丽叶』,描述了这对千古情侣在
今天社会里的尴尬处境,是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好例子:
要是你肯为我死
我便为你亡
而我们的坟墓
将如自动洗衣店里
一块儿洗衣服的
两个情人。
如果你带肥皂粉,
我就带漂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