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更容易自我否定? 采访彭凯平教授 ,f$A5RN
2009-10-28 22:24:29 @`k!7?
Sq
本文来自: 心理搜普 心理学论坛 版权归: database与心理搜普共同所有 日期: 2008-3-17 01:56 阅读: 500 人 c G?RisSZ
中国人更容易自我否定? -----------采访彭凯平教授 ^o !K0t*
s?=f,I
彭凯平:著名华人心理学家,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xr?yd
V;=SncUb
“在这个世界上,不完美才是人类的常态,我们所有的努力也不过是趋近于完美。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不完美。“心理学家彭凯平认为。“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与它和悦共存,让那些能够改变的变得更加美好。对自己有接纳,就会有自信。“ M^r1b1tR
6h}f^eJ:K,
《心理月刊》记者:中国人是否更容易自我否定? ma~WJ0LM\
gsc/IUk
彭凯平: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组中国人和一组美国人分别写下20句关于自己的话,即Who am I ? 结果发现中国人的很多答案都是自我否定的。即使较正面的自我认识也常用负面方式来回答,像“还好““还不错““不算太笨“。美国人的答案里面却一句自我否定都没有。 QYV
T"$=
U?>P6p
我们中国人在表达上的自我否定,有相当复杂的原因。这或者和我们的社会表达习惯有关,我们中国人一向视自谦为美德。这还能与我们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也有关系,我们习惯于用辩证眼光看问题,凡事一分为二。还有一种解释是自我防御,就是说我们在别人面前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以此作为一种退路。 :CSys62
ZNFn^iuQ
《心理月刊》记者:为什么接纳自己对大多数人是困难的? #PoUCRRC
q ]rsp0P2
彭凯平:在现实中,我们感到接纳自我有困难,这和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关系。我们在谈自我的时候,总是混杂着很多社会情节,比如社会比较。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设立一个参照物,然后拿自己和对方比较,结果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比人,气死人“ >~TLgq*
N-3w)23*:
中国社会又是一个强调人际关系的社会,我们处在一张细密广大的社会关系网中,我们对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很难忽略。这种社会期望模糊了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接纳自己变得愈发负责和沉重。这样就导致多数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不“,不敢说“不“。因为说“不“的后果很难承担;我们也不惜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眼光,因为我们被困在这网中。 |GL#E"[&'
-:pLlN-f
还有社会的误导和文化上的种种偏执。例如社会习惯于对你从事什么职业做出道德批判。有段时间关于“北大毕业生卖肉“的讨论,就很有意思。许多人指责那个北大毕业生不求上进,自甘平庸。可是为什么受过北大教育的人就不能卖肉呢?假如他自己平和满足,自得其乐呢?我们的文化传统惯于标榜群体评价而不标榜个人体会,听从自己内心声音变得很困难,所以那些特立独行,比较自我的人会让我们如此钦佩,因为他们做到了我们想要做的。 -#3B>VY
X)fj&
《心理月刊》记者:我们往往看到,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却因为一场失败的婚姻而自暴自弃。人生的打击,有时候似乎是致命的,让很多人从此失去自信。 Mz40([{
\PU|<Ru.
彭凯平:一朝失利就一厥不振的人全世界都有。这往往是因为没有接受自我的多样性。人是多面体,不可以仅从一个方面来论成败。我们的很多价值标准过于单一。学生考上大学就是成功,或者一个人当上了大官,发了大财就令人艳羡。其实,做大官,发大财,当状元,都是小概率时间,偶然因素的作用很大,单纯从自我的角度找原因是没有意义的。 ^ft_1 d[
9g J`H'
《心理月刊》记者:您提到“人比人,气死人“,很多人就是在比较中获得自信,在比较中失去自信的。是这样么? Il'+^u_ <
$"J+3mO
彭凯平:我们其实需要解决的是“和谁比“的问题,也就是调整我们的参照体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往往习惯于把自己和大多数人区分开来。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我们需要把大家融入到大多数人中间去。 y M , hF
r&0v,WSp&S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位企业的老总。你可能猜不到他把谁作为和自己比较的对象----比尔。盖茨!为了接近和赶上这位世界首富,她忧心劳神,最后把自己累进了医院。有一天,她和一位病友闲聊,得知这位病友正在为孩子上大学的几千块钱学费愁眉不展。老总就说:“不过几千块呀,我可以帮你!“他为病友支付了孩子的学费。之后,这位老总非常感慨:对我来说不值一提的几千块钱,却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从此之后,我的这位朋友不再和比尔。盖茨较劲,人生退一步海阔天空。 M^mS#<
!y
wi:]o o#
vwZ2kk!|i
-------摘自《心理月刊》 Eo)Q>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