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鄙 5faj;I{%JY
Silver 2010-03-23 16:47:26 xwLy|&
"L_-}BK
生命中的轻和重,往往是个人的体会。但生命中有许多热度与冰点,大概是有统一意见的。 W78o*z[O
hWxT !
比如恋爱与失恋,比如得到与失去,比如花开与落叶。 JD&U}dJ
aL)Hv k:
在这方面,凡人的感受与名人的感受,并无不同。 M:|/ijpN
U"x~Jb3]O
3月回暖的一天,某朋友夜里发来短信,说听到那英的老歌,想起过去他中学时代的爱恋,那时他们一起放风筝的画面,忽然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附加的话是,骚扰她怕她困扰,所以骚扰我这类知心大姐。 4K,''7N3
j`9Nwa
囧。 J#@lV
H-a^BZ&iU
那时候当然是好,少年有的无非只是功课与维特的烦恼,你爱谈天我爱笑。而今他口中的“她”是个知名人物,留学回来创业,人美而聪慧,上过新闻版面。 9.-47|-9C
#JS
`e_3Rr
人在某些心里保留得太美好的物或人面前,会生出自鄙之心。这我大概可以理解。 gb_X?j%p7
csvOg[
这位朋友现在也过得很好,对过去的回忆,只有感慨。也确实如他所言,那么多的记忆,才让人觉得是活过的。 ay[ZsQC
k /^g*
在我喜欢的叶芝(Yeats)身上就有类似的故事。 ,9vJtP+T+!
;IhPvff
1923年,叶芝获得文学的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对他来说,那些诗歌不是为了获奖而写,那只是他献给一个女人的卑微而执著的爱。他在写诗的时候,是宁愿放弃天下所有的荣誉来换取毛德·岗(Maud Gonne)的爱。 +S0u=u65
t?.\|2
叶芝曾经五次向她求婚,第一次23岁,第五次时已经52岁。但这个女人,美得飒爽,美得光芒四射,是爱尔兰人民自治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在她面前自鄙,她只视他为弟弟。 3Uo]>BG
o*;2mFP
不过,在他52岁的时候,他也终于放手了,转头结婚生子,过得很幸福。自鄙的人,大概要低到某个程度,才能幡然醒悟。小园香径独徘徊,也可能是一种愚痴。 \^s2W:c
?#ihJt,
当然,叶芝可能没有后悔过,但是也幸运地终于知道解脱。 n_;S2KM
H5p5S\g-)
同样的自鄙,其实也出现在张爱玲身上。 A\g%
1PIzV:L\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反应,“哦,你说的是张爱玲遇到胡兰成,低到尘埃里去。”不,不是的。 {rfte'4;=
<(uTst
这几日看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的《鱼往雁返》,由苏伟贞主编的一个纸上舞台默剧,主角是张爱玲。张爱玲的生活戏剧在她死后三十年里,多半在这样的舞台上上演。 @\$Keg=>:
uQ1jwYK`7
张爱玲的书信,是她的另一个舞台。喜欢张氏文学的人,大概都知道张爱玲的不善沟通。编者苏伟贞也是我喜欢的台湾作家。 85C#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