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n#2tFuPE 2010-04-07 22:46:37 第73期
M@k8;_5 qHZ!~Kq,"' 《时尚先生》2009年5月号封面上的韩寒。
EpX.{B@B_[ CNo'qlvF5N 开篇:
MY8[)<q" 4=G)j+RCH 《插科打诨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 本报评论员 彭晓芸
B<99-7x3 ;i)NP X 个案:
y@#JzfY?Hr x6i7x" 《韩寒什么时候会OUT?》 本报评论员 李 铁
b9F:X ^V1 .Y 纵横:
7Rba@ cs9 r%c raf
《从“大院”到微博:中国话语变迁60年》 本报评论员 唐明灯
K@JGGgrE`! U?bQBHIC 访谈:
ma +iIt; kqebU!0- 《李公明:韩寒话语并非反抗的唯一途径》 本报评论记者 韩洪刚 实习生 徐伟
Ix-bJE6+I, -x~4@~ 《王晓渔:当下话语的基本特征是断裂》 本报评论记者 韩洪刚 实习生 徐伟
?5N7,|K) eucacXiZ s?fO)7ly ————————————————————————————————————————————————————
eHQS\n 插科打诨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 >1}RiOd3 k10g %K4g 本报评论员 彭晓芸
qhdY<[6 88@" +2 f: j9z
e “插科打诨”不是一个贬义词,很多时候它像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解构荒诞和霸权于无形,但当一个时代正在日益呈现插科打诨的集体无意识时,我们必须加以警惕和反思。幸运的韩寒,不幸地成为了一个解剖这个时代的隐语和密码。
6.!aJJLN N;YAG#'9~_ 插科打诨,原意指戏曲演员在表演中插入一些滑稽动作和诙谐的语言来引人发笑,后泛指不庄重地开玩笑逗乐。
Jv,*rQH I@$cw3 在某些场合之下,插科打诨是一种幽默,譬如强势者遭遇挑战,被扔鞋或扔鸡蛋,来一句“我知道你的鞋是10码的”或者“亲爱的,我早餐一般吃鸡蛋火腿肠,下次请再扔根火腿给我”,这是强权者化解异见的自嘲。但在某些场合之下,插科打诨却是无力感的表达,是弱者的自我安抚。譬如心里明明想做刁民,却故作幽默状地说,“让我做个幸福的良民吧”;心里明明觉着韩峰就是个腐败的干部,却要强装豁达地说,“韩峰是个好干部”。
:i?7RouO CAbeb+O “插科打诨”仅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既不面目可憎,也不熠熠生辉。韩寒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插科打诨的唯一标本,但他给这个中性词汇注入了正面的价值,并导向一种更多维的智性。这用来描述韩寒的话语方式,大概不是过度阐释,而是对时代复杂性可能的审慎。
~`xaBz0q u8w4e!rKo6 当然,韩寒又不仅仅是插科打诨,他比插科打诨多一些,不然,他就是周立波了。韩寒不是周立波,而是被美国《时代周刊》瞩目的青年领袖人物。这也注定了,韩寒因其影响力之大被附加着过多的寄望。一些知识分子或公开或私下地肯定韩寒,指出韩寒的影响力大于N+1体制内学者的合力。这恐怕也不是自谦,而是一种哀怨:潜台词是,一些学者正在悄声无息地滑入失语状态,当然,其中永远不乏站起来振臂一呼者,但已经远远不及韩寒的莞尔一笑那样吸引眼球。当一个人在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的时候,我们有理由怀疑,如果不是大众的判断力和趣味出了问题,就是这个时代出了毛病。
,2|(UTv AYVkJq ? 韩寒不仅是偶像,而且胆子够大。胆子大也因为他不操心饭碗,当他不谈论国是,不插科打诨,他可以谈论赛车,可以成为年入数百万的赛车手,再不济,也可以出“博客书”,拿体制内知识分子不敢想的版税。这,都是韩寒的底气。
MO_-7,.y yD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