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眼中的中国武术之困(附图)
~t={ \,X\ R(sM(x5a` 作者:杨银波
oui!fTy ?N*0S'dY (本文首发于《少林与太极》杂志2010年第一期“特稿”栏目)
F-^HN% :2E1aVo4b +,Az\aT/% G+uiZ(p>
H|UL5<:]D 图:左为杨银波,右为谷庆华,摄于厦门集美
[.X%:H+
v=tj.Vg
^d80\PXz 图:谷庆华
d8HB2c5y0i ]ufW61W6Ci hli10p$ 颇为传奇的武林高手
=[JN'|Q+ Zjg\jo 我的中国偶像之一,即是曾著《剑经衍葛》的文武兼修义士谭嗣同。此君三十三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身文胆武侠,于1898年9月28日以“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的气概,葬送于满清专制屠刀之下,却魂系华夏,激荡千秋。为寻觅21世纪的“谭嗣同们”,这些年走南闯北,却如大海捞针,希望渺茫。
pGY]VwY u4@e=vWI 四个月前,厦门邀请全国各省龙舟赛手共庆端午,同舟共济,连美国、台湾选手亦纷纷赴此。在这个赛事的芸芸观众里,我偶然结识一位来自少林寺的武僧,曰谷庆华。当日,饮酒一番,颇有相见恨晚之慨。我俩都是嫉恶如仇的血性青年,昨日又得重逢,遂自下午狂谈到深夜,武术、佛学、影视、政治、底层,不一而足。临别前,他说:“终于找到一个人可以为中国武术之困出口恶气了!”我却认为这不唯独是武术之困,往纵横延伸拓展,可窥中国各处之困,警示意义非凡。
`fZD%o3l "!tw
,Gp 谷庆华算是我的老弟一辈。此君1985年10月11日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户口在北京,家底殷实,却以“独行侠”自居,浪迹天涯。因其武功已入“中乘”境界,摘取过全国散打锦标赛冠军等殊荣,如今已授徒近800人,我这大他近三岁的兄长,不能不称他为“谷师傅”。与曾拜王正谊(大刀王五)、胡致廷(通臂猿胡七)、黄方舟、刘云田为师的谭嗣同相仿,因家人与少林寺渊源不浅,谷师傅小学刚毕业即入河南嵩山少林寺拜一名武术高僧为师,成为一名习武的俗家弟子,后来更成为少林寺武僧团教练,一边潜心佛学,一边“内练一口气,外练精骨皮”。
U*Qq5=dqD xV#a(>-4 因多次表演、比赛成绩斐然,政府有政策照顾,谷师傅走出少林寺后,即被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破格录取——当年该系被破格录取者,仅有六人。丁杰、王二平等太极拳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就来自该系。武术系学制为四年,谷师傅却只读了两年多,退学入世,年纪轻轻就成为北京武术院教练。北京武术院是统一武术管理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部门,上面是北京市体委,下面是各个武术队。李连杰最初进的,是1974年11月组建的北京武术队,当时全队只有二十八人;甄子丹最初进的,是1980年的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队。
Nb~dw;t J\3} il
N 谷师傅成为北京武术院教练之时,也就二十岁出头,却已是河南省一级教练、裁判,国家二级教练、裁判,有编号可查,非虚言耸听。至于当时所获的与武术荣誉相关的奖杯、奖牌、奖状等,更有六十余件。然而,这武术院教练也只当了一年多,谷师傅决定自立门户,遂创办“北京少林英豪武术馆”,也只开了一年多。而后南下厦门,如高崖坠石、虎落平阳,虽一身武艺,却难觅知音与劲敌。为求生存,谷师傅如今只委身为厦门市湖里区某武馆总教练,志不得张,颇为失意。
+5[oY,^cO GYC&P] 虎落平阳的边缘武者
s.` d<(X? }4SSo)Uv/ 与追求竞技性的“体育化武术”不同,谷师傅的武术之路走的是类似李小龙的搏击之道,在所有武术里取长补短,注重实战。他对各派传统武术,甚至包括国外流行的空手道、柔道、跆拳道、泰拳、混合型格斗等,也都兼容并蓄。但归根到底,谷师傅还是认为:国外功夫多是自中国流出后取其简单处稍加变化而成,擂台拳击更无武术功底,而现在的中国功夫又被高度赛制化,仅为分数而战,将武术的军事实战性大为降低。谷师傅说:“遥想当年的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再想共和国功勋许世友(也是少林寺弟子)的以一敌百——毛泽东就说过‘你们不要去惹他,许世友是会打人的’——,这些似乎都已不复存在,真是我中国武术的奇耻大辱啊。”
hyiMOa jJZsBOW[8 在谷师傅递来的一张标有太极阴阳图案及“武”字的名片上,显示着“陈氏太极拳正宗传人”一行。谷师傅说:“如今陈氏太极拳分支太多,有许多都已不再正宗了,歪门左道而已。”谷师傅对武术之痴迷,为家人所不解。他只有一个妹妹,家庭事业的重担不由他挑由谁挑?父母让他抛下武术,子承父业,虽催促数年,却未有丝毫成效,以至于他的父母若能接到他打回家的电话也能“高兴坏了”,但他偏偏就是不打。谷师傅说:“自己的事自己了。”他武功超群,却不得志,从北方漂泊到厦门,竟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某日,我在《厦门人才网》看到两年前谷师傅的求职简历,在“工资要求”一栏里,只见当时的谷师傅仅填下区区1500元/月。
6#M0AG pFTlhj)1 从一个全国冠军,沦落为某老板聘请的“总教练”,工资至今也未超出2000元/月,仅够一个人节俭度日罢了。夜幕下,与我一同散步的谷师傅仰天长叹:“我担心啊,万一以后娶了老婆,连老婆都养不活怎么办?”细问这处境有无机会改进,谷师傅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不肯放下武术,不肯放下对真功夫的理解与追求。这个社会变化太大,我很多时候都在彷徨挣扎,究竟要教给人们真正的武术,还是仅仅教给人们一点花拳绣腿?武术,是极苦极苦的事情。我的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没受过伤,毕竟练了十几年啊。但是,现在那么多人对武术的理解,仅仅停留于字面上、动作上,又被影视特效所迷,还称有所谓‘速成’的,有什么用?”
LUck>l\l V=&,^qZ 沦落数年,谷师傅如今又要复归理想,再创英豪武术馆了。他与一群志同道合之友,凑出几万元,欲在厦门的湖里区、海沧区或集美区建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即可开门授徒。我想起当年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周比利创立周比利武馆,鼓励其来日方长、前途无量,谷师傅说:“霍元甲其实是个穷人,是跟人打出名气了,农劲荪等有钱人协助了他,在上海办了武馆,连孙中山都帮他题词——‘尚武精神’。周比利是打擂台打出了名,拿过轻中量级自由搏击世界冠军,后来又借影视扬名,所以武馆生意不错。各人境遇不同,也有社会制度和民众氛围的变革因素所致。”
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