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张长城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中,年广久可谓早期内地个私经济的代表人物。20年前的中国,似乎没有哪位个体户能有年广久和「傻子瓜子」的知名度。而在改革前后的30年沉浮中,年广久曾三度入狱,为个体经济问题,邓小平又三次谈起年广久。如今,靠炒瓜子发家和出名的「傻子」年广久,依然在安徽芜湖做著他的瓜子生意,但内地大部分消费者印象中,「傻子瓜子」不过是一个带著八十年代烙印的陈年旧货,今天大家嘴裡品嚐的大都是瓜子品牌的后起之秀。「傻子」年广久和他的「傻子瓜子」,似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落魄英雄。
1937年,年广久出生在安徽怀远县一个贫穷家庭,抗战后随家人乞讨到芜湖。十几岁的年广久开始摆水果摊,后来贩卖起板栗。1963年,年广久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出狱后他想起了炒瓜子、卖瓜子。
「傻子」资本家卖瓜子赚百万
年广久没有文化,也不认识字。直到今天,年广久仅会写的几个字就是自己的名字「年广久」和「同意」这五个签合同常用的字。当时,他的瓜子从2.4元降到1.76元,降价后买瓜子的人有时队伍排到近百米;有时他既卖又送,在精明的芜湖人看来,年广久有点「傻」。后来他就乾脆称自己卖的瓜子为「傻子瓜子」。在「傻子瓜子」带动下,短短2年芜湖掘起的国营、集体和个体的瓜子经营者就有57家,其中个体户佔了48家,产品销往全国,芜湖一时成为名副其实的瓜子城。
别人称年广久胆子很大,又特别会做生意,年广久则称自己「从小是学经济学的,这个经济学不要上学,在实践中学,高价卖出,低价买进,就是经济学。」他还说那时做生意天天被抓,「一天也不知道要被抓多少次,但不怕,放了又炒」。那时他「白天摆摊,晚上在家数钱」。1984年,「傻子瓜子」日产已达9000公斤,他未经批淮,又开始僱工卖瓜子,最高僱工达140人,是当时中国僱工人数最多的个体户。有人马上联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做出的那个著名论断:「僱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于是,「安徽出了一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年广久是剥削分子」的流言顿时传遍安徽。年广久回忆,他卖瓜子赚到100万后,最大的钱却是5元、10元,一袋袋都用大麻袋装著。到了雨季,他怕钱发霉,还拿出来晒。
性格坚韧敢闯忆往事意飞扬
在芜湖市最繁华的闹市商业街上,有一栋破旧且不起眼的三层小楼,既是年广久的瓜子店面,也是他的住处。年广久的办公室大厅兼作仓库,堆满成袋的瓜子、花生等货物,靠在牆上的是他和妻子及小儿子的合影,以及他在接受一些颁奖的照片。年广久接受媒体採访非常善于「做秀」,他明白媒体需要什麽、需要摆什麽造型,在心情好的时候也很配合。
记者指一袋袋的花生问他是不是也做其他食品,年广久立即反驳:「我只做瓜子,其他不做9今天的年广久,陷入往事是一种快乐。他神采飞扬,认真投入的表情宛若在万人主席台上演讲。但芜湖本地市民大都认为,今天的年广久,不仅没有多少钱,更没有什麽大买卖,仅有的不过是响噹噹的名气。而在芜湖本地,「傻子瓜子」也佔不到10%的市场份额,芜湖人甚至都忘了「傻子瓜子」的味道。
内地作家吴晓波著文说,「在1978年到2008年的中国商业圈出没著这样一个族群:他们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韧而勇于博龋」年广久正是他们中典型的一位。其一生,跌宕甚至被人不屑,然而精彩。内地有学者指出,从年广久和「傻子瓜子」的兴衰史,可以看出在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是何等的艰难,其深层的原因是官场文化对民营企业抑制及「吃、拿、卡、要」等竭泽而渔的政策大行其道,其结果造成安徽至今没有一家在全国叫得响的本土民营企业。在内地商界叱斑风云的张近东、史玉柱、王传福、祝义才、杨元庆等徽商都是离开安徽后才创造出一个个财富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