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残酷现实——谷庆华路在何方
s'HD{W` 2?7(A 作者:杨银波
;@mRo`D` s}5+3f$f
B|=|.qp$) \.{AAj^qD 图:左为杨银波,右为谷庆华
[3/VCYje 7
h=QW5 },-* N;sm*+r 作者按:本文首发于2010年6月6日《纵览中国》,欢迎任何媒体、组织及个人无偿转载。当时之境,谷庆华的确堪称“艰难时世”的状况。距此文发表一月有余,当前略有缓解,社会各界知悉谷庆华者颇多,颇感欣慰。有网友以左文右武的“斌”字,来解释我与谷庆华的深厚友谊。其实,远比这浓烈得多。期盼诸位访问谷庆华的博客(blog.sina.com.cn/gqhwb)。这绝对是一流的友人,青年之俊杰。文中未交代的,有一处,即事实上谷庆华早已是“中国武术六段”,近日将进阶为“七段”。
v1G"3fy9 q3e8#R)l 2010年“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厦门邀请海峡两岸及港澳、新加坡等地选手,甚至包括驻华使馆的外交人士,在集美区龙舟池同舟共竞,各试身手。就在这龙舟池,就在这龙舟赛,转眼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我与武林高手谷庆华已相识整整一年。去年此时,伴随着人山人海、鼓声阵阵的龙舟赛,谷庆华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从此引为知己,文武并进。每每相聚,言欢,谈愁,习武,碰酒,实为真性情。在这乱世红尘,一批硬汉愤世嫉俗之余,又各自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确是人生快事。
$hrIO+ XVVD 0^ Q 谷庆华是北京人,1985年10月11日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的一个普通商人家庭,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第34代武僧释延闻(武僧团总教头)直接传授六年功夫的徒弟,法号释桓慈。2004年7月,19岁的谷庆华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全国散打锦标赛的60公斤级对抗中,历经一个月苦战,拿下全国冠军,捧走冠军奖杯、奖牌、证书。此君乃是国家二级教练、裁判,河南省一级教练、裁判,是中国一线武术运动员,曾随武术团赴美国、日本、澳洲、泰国等国参加各种武术交流活动。谷庆华涉及的武术门类极其庞杂,中国现存的大多数传统武术(少林、太极、咏春、长拳、洪拳、刀枪剑棍等)都有囊括,并以实战为要旨,吸收泰拳、截拳道、跆拳道、合气道、混合型格斗,乃至杀伤力极大的无限制残酷格斗(UFC、MMA、K-1,带有笼斗、黑拳、终极格斗含义)等,在技术上自认“已经达到极限,很难继续超越自己”。
}M>rE {<$bAj 谷庆华批判中国“体育化武术”弊端,为民间武者被社会边缘化、底层化而呐喊,曾经在中文网络激起强烈反响。我对其深度采访的文章《高手眼中的武术之困》,被美国杂志《新纪元周刊》和中国武术杂志《少林与太极》发表。他的母校郑州大学获悉此文,颇为振奋,给他打去电话,让他立即到学校补领毕业证书。该文发表后,在诸多中文论坛得到积极响应的同时,也被大量网友不屑,他们不屑的理由是:谷庆华自从拿下全国冠军后,几乎没有再参赛,甚至包括河南卫视热播的《武林风》也没参与。有的网友抨击谷庆华是吹牛,要眼见为实,希望他跑到美国和日本去打MMA,彻底打出名堂来,而不是靠在互联网吸收没用的人气,“名气是需要打出来的,上K-1拿个冠军回来,比吹多少牛都强”,“这拳那拳,这腿那腿,只怕到了UFC台上,被人几拳就结果了性命!”
~W0(1#
i /%rq
hHs 对此,谷庆华说:“参赛当然可以。如果是体育化竞技,很简单,打个电话报个名就可以去打了。因为我过去搞的就是这个,太熟了。散打是最简单的武术,是在1979年以后为了将武术普及到大众,国家极力简化武术,搞出来的一种最无实战价值的全民运动。动作很简单,就那么几个拳、几个腿、几个步法。《武林风》是二线运动员的集聚地,甚至管他什么人,统统可以报名去打,就像一盘大杂烩的菜,很热闹,但高手没几个。我们是一线运动员,初期选拔比之严厉得多。我更崇尚的是实战的格斗,把体育化规则去掉。不过,这可能会出人命。再说,一线比赛,年龄超过25岁就可以不去了,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非要去,当然也可以。就像60公斤级的选手,也可以去挑战90公斤级的选手,打挑战赛。到国外去打也可以,问题是,谁给我出钱?”
Kyg=$^{>G 0DPxW8Y -` 武术有实战与表演的天壤之别,谷庆华极其鄙视表演化的武术。我在向其学习武术的初期,曾问过他一些非常幼稚的问题。譬如:甄子丹标志性的“空中三连踢”是怎么回事?谷庆华说:“那是找死!除非是一流的高手,否则尽量不要用这种追求好看的所谓功夫。出拳三分险,当你准备打出之前,你已经暴露了你的意图,更何况你居然还想腾空打,这给对手留下的攻击空间太大了,不是找死是什么?”我又问:“你打得过甄子丹吗?”他笑笑:“没打过,不知道,要打了才知道。不过,我绝对打得过李连杰,因为他的路数是武术表演,而我是搞实战。曾经有个特警不服,在河南与我较量,我们只打了十多秒,他就认输了。他的下盘太弱,很不稳。”随着对谷庆华的接触越来越多,了解愈发深入,我发现,过去我理解的武术居然占90%以上都是为了图个好看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乱蹦”、“瞎折腾”。我初次跟他学武时,谷庆华把一句话说得很平静:“对于大多数不懂武术的人,最多十秒,我就能徒手结束他们的性命。”
-#:zsu k) \gWPH 谷庆华的武术之路,走得极其曲折。他的家族在历史上曾屡遭打击,挫折不断,“事儿太多了,特别乱”。政治运动也好,地痞流氓也罢,这一切谷庆华及其父亲都深有体会。为了不受人欺辱,当谷庆华刚读完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就将他送往少林寺,拜在释延闻门下。释延闻一般是不收徒的,对选择弟子的条件极其苛刻。据谷庆华说,释延闻16岁时跟舅舅一起,跑到少林寺拜师习武,真正的原因是家中被当地土匪抢劫一空,走投无路。拜师之后,当时的释延闻唯有租住在少林寺之外,后来经历了四年的刻苦练习,加之少林寺打算建立武僧团,释延闻这才成为少林寺常住僧人。至今,少林寺的常住僧人也仅有52人,那些在江湖上号称“少林寺武僧”的,严格意义上讲,仅仅是“武僧之徒”。谷庆华学习武术的动机和背景与释延闻有些类似,人年龄虽小,却很能吃苦,从10岁学到16岁。我问谷庆华在当时释延闻所教的同一批徒弟里武术水平是何程度,他回答道:“中等偏上。”
^c}J,tZ] K|S:{9Q 走出少林寺后,2001年谷庆华被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破格录取,为学校拿过无数比赛奖项和表演荣誉。但大学才念了三年,没等毕业,谷庆华就到北京武术院当教练去了。当了一年,发觉年轻人习武大多缺乏吃苦精神,他本以为少林寺那种艰苦勤奋的精神,能够完全运用于社会,结果,他错了。一年以后,他在北京创立“北京少林英豪武术馆”,开了一年多,也因同样的原因而放弃。单枪匹马到厦门后,谷庆华被边缘得就更为残酷,竟然堕落为一些民间武馆的教练。之所以称为“堕落”,是因为谷庆华认为这简直就是砸“中国武术”这四个字的招牌,他根本无法传授真功夫,一旦要搞点实战,那些仅仅为了好奇、兴趣或者强身健体的徒弟们,没几个受得了苦。武馆老板们也只认钱,不认什么真功夫还是摆花架子,屡次勒令谷庆华“教教皮毛就行了”。本来教练工资就低,但谷庆华决定,不能辱没中国武术,不能要那昧良心的钱,连这极低的工资也坚决不要了。
e)^j+ l 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