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八旬老人救起落水者 要求被救者找媒体宣传
红果果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1   
来源于 转帖 分类

八旬老人救起落水者 要求被救者找媒体宣传

京华时报8月1日报道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 '?mF,C o{  
救人者孙老伯 \~z$'3H`  
要求宣传为了教育旁观者 } `r.fD  
救人的老伯姓孙,连云港灌云人,今年82岁,1944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抗美援朝之后被分来杭州工作。老伯特别强调,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人。“我是第二个跳进池中救人的。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也是一个老头,年纪比我还大,84岁了。” 'j<u0'K@  
孙老伯告诉记者,他要求媒体报道此事,不为自己的名声。“让我寒心的是,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唉——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 _@!vF,Wcf  
对于那些怀疑他救人是为财的人,孙老伯说:“我是退役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现在每月七七八八加起来收入过万,你说我还需要什么财?她(指何大妈)说要登门谢我,肯定是要带点礼物送过来,说实话,我不需要。”“你们小同志,不了解我们,不知道我们这代人的想法。”孙老伯表示,理解一代人要把他同他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我经历的历史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我的世界观指导我的行为。我只是想通过宣传我的事情感染更多的人。我没想到这一举动引来那么多的误解。” )\ceanS  
针对当今社会好事难做、好事不做、做了好事有后顾之忧的现象,孙老伯指出,在这种氛围下,做了好人好事就越需要多报道。 fZ5 UFq_~s  
被救大妈 l EzN   
要向组织汇报我想不通 d1/9 A-{  
被救的何大妈表示,对于孙老伯所表达的弘扬见义勇为的思想,她是赞同的。“我们当初通电话的时候他也说过,是想为大家树立个榜样,好让大家都学习他的精神,提高社会风气。我觉得这个没什么错。”但是大妈对于老伯要求上电视,并让大妈向组织汇报救人一事的做法还是想不通。 <Q/)SN6_E  
何大妈表示,最近她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等我腿脚方便了,肯定要去谢谢他的。” 7U_ob"`JV  
被救大妈的女儿 BWy-R6br  
“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L!zdrCM  
何大妈的女儿韩女士,是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有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原则。谈起孙老伯求表扬的事,韩女士对此一直不满,“本来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哪有这样来求表扬的?” `=P_ed%&'  
kHylg{i{"  
op5 `#{  
在了解了孙老伯求表扬的用意之后,韩女士还是觉得“难以理解”。她认为孙老伯在记者面前说的和对她们母女在电话中说的不一样,比如,对记者讲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救人的,而对她们讲的时候说是第一个去救人的。虽然她承认了老伯的救人行为,表示感谢是应该的,但还是坚持“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我就是不想让他曝光。” H$C*&p  
事后,记者联系韩女士,向她说明真相,希望把误会解释清楚的时候,她并没有完全认同。“我们只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曝光。既然已经这样,要弘扬正气,就弘扬吧,就算是我们吃了个闷亏。” ;nP(S`'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紅果果綠泡泡小咕咚
红果果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0-08-01   
我無語鳥 )=d)j^ t9  
8K?}!$fz  
老人以八十幾歲的高齡跳水救了你媽,你說你們吃了悶虧
紅果果綠泡泡小咕咚
李子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0-08-01   
回 1楼(红果果) 的帖子
老人以八十几岁的高龄跳水救了你妈,你说你们吃了闷亏 ? Vjv6d&Q  
不救他们就赚便宜了,省的照顾自己的妈了! `dG;SM$T,  
真丢连云港的脸!
伍胥之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10-08-01   
我个人理解老伯的想法。他们中很多人对现在多人围观无人施救的现象看不惯。 6>rz=yAM_  
o]Ne|PEpO  
杺栫杣杊椌柮栬,䒴蓉艿芖。
吉祥号码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10-08-01   
前几天在杭州,杭州台有个电视栏目叫《有话大家说》,正在讨论这件事。 c{I]!y^!  
如果不是手机正好没电,我肯定打进热线了。 T?m@`"L,  
f^B'BioW(  
我想要说的是: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真的对吗? ,^8':X"A{!  
U\H[.qY-  
曾经那样宣传雷锋思想,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G Zu12\0nZ  
有人掉进河里,大部分人不会伸手,而且会选择赶快躲开。 P@ew' JL%  
这个老人救人了。而且没有留名。自己救完人就离开了。 " WQ6[;&V  
是被救者家属设法找到老人,要表达谢意。 } SW p~3P  
才有老人要求叫电视台来报道宣传一下。 *)-@'{]uB  
被救者的女儿在网上发贴,说听了这话“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Ovk=s,a)K  
,o%by5j"^N  
于是争论不休。 I V# 8W  
&d2L9k Tk  
据说,冯导的《唐山大地震》里有一个怀孕的女主角在天桥摔倒,被人扶起的镜头。冯导的意思是偷拍,让她只管摔,让路过的群众把她扶起,自然。 OxGfLeP.R!  
可是她摔了三次。 CU\gx*=E  
周围的人见她一倒下,迅速四散逃开。没有一个人上前伸手扶她。 H Eq{TUTr  
于是“孕妇”白摔了三次。 UWC4PWL,>C  
j67ppt  
我不想做任何评论。只讲一个孔子的故事吧。 1g{}O^ul  
孔子所处的时代,鲁国很穷。 h`\ $8 oV  
$M,<=.oT  
鲁国有个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赎回被卖到别国为奴的人,国家会给他赎人者一笔钱做为奖励。 vw;a L#PP  
lWj*tnnn[  
孔子的某位弟子非常有钱,他赎了很多人回来,但声称纯无私奉献,不要国家的这笔奖励。 go AV+V7  
孔子知道后,批评这个弟子做得不对。 +5*bU1}O  
mI,lW|/l,  
孔子另一个弟子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家人为了表示感谢,送给他一头牛。这个弟子接受了这头牛。孔子表扬了他,说他做得对。 7WS$fUBi  
(KyOo,a  
当然大家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问孔子怎么可以批评做对的弟子,赞扬做错的弟子呢? C0N}B1-MU  
 yP+<kv4  
孔子的解释我就不说了。 GkI'.  
感兴趣的人自己去找来看看吧。 ~nU9j"$  
JS^DyBXc  
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有孔圣人之智! b.RU%Y#>\  
r YKGX?y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找找感觉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10-08-01   
老爷子没做错什么,这年头,这样的事情就该好好宣传!80多岁的老人,人要什么名?就算是要名了,这名就该给。让那些旁观的年轻人好好想想。
倾尘 离线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10-08-01   
引用
引用第3楼伍胥之于08-01-2010 07:20发表的  : U&BCd$  
我个人理解老伯的想法。他们中很多人对现在多人围观无人施救的现象看不惯。 mbkt7. ,P  
:VP4:J^  
-V6caVlg  
L5x;# \#p  
我支持伍教授的说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海边一沙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10-08-01   
老伯要表扬 这个可以有 * rlV E  
Oe\(=R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8-02/115520807503.shtml aBReIK o  
q{9 \hEeb  
  前几天,杭州西湖边发生了一起两位80多岁的老人跳入湖中救人的感人之事。事后,因为救人者之一的 82岁的孙老伯 “求表扬”,引起了包括新华社、央视在内的各大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LB MYZ  
H5Eso*v@  
  两位80多岁的老人,在看到素不相识的人落水之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救人,这样见义勇为的举动,毫无疑问应该给予表扬。但是,作为当事人,救人者自己该不该开口“求表扬”呢? [G$#jUt/O  
! Ea >tQ|  
  我们不妨从不同的层面讨论一下这个事情。 G1j j:]1  
\O "`o4  
  按孙老伯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要求媒体报道此事,不为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教育其他人。据说,当有人落水时现场的人不少,但一些“旁观的年轻人”并不肯伸出手搭救,结果还是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水中。这种情况,是曾受过多年正统教育的孙老伯所看不惯的,因此,他认为有必要把自己救人的事情宣传一下,为社会树立一个榜样,教育年轻一代。我想,这也符合老人的思维逻辑,当在情理之中。 `OMX 9i  
VrPsy) J68  
  从第三者的立场来看,有人更希望做好事者能够不为名利,甚至隐名埋姓,让“榜样的力量”更有力量,更具说服力。与孙老伯同时救人的那位老人家不是坚持不透露自己的姓名吗?这是不是更高尚?但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不一样,关于为什么做好事,怎样做好事,做好事之后如何面对他人的反应,每个人的想法做法都会有差异。孙老伯不是蜘蛛侠,他也不会像雷锋那样默默做好事,然后只是在日记里记一下。他是个普通人,做了好事很自豪,很骄傲,就盼着别人夸一夸,表扬他一回,他可不可以有这样的要求?我看这个“可以有”。可惜,孙老伯想要的结果目前还真没有。 o+=wQ$"tP  
7!c LTq  
  如今有些事很奇怪,某些曾得到别人帮助、被人救命的人不但不思感恩,反而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挑剔、指责行善施助者,批评人家“动机不纯”,或“不够高尚”。且不说如此谈论“高尚”,本身已经很猥琐,很鸡贼了,在我看来,凡是挑剔行善施助者的人,连起码的宽容之心都没有。 ;: _K,FU  
_?O'A"  
  杭州灵隐寺旁的飞来峰,有个大肚弥勒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真不知道这“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弥勒听了西湖边上孙老伯的事情后,是觉得“难容”,还是觉得“可笑”? Mw RLv,&"  
K\9CW%W  
carriexx 离线
级别: 班长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10-08-02   
我赞成老爷子的要求!就冲现在的社会风气! qA)YYg/G  
!i-t6f  
我门从小被过多教育了,什么”做了好事不留名“  ”谦虚试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仔细想来是非常压抑人性的做法。 d]s^?=gM  
B@M9oNWHu  
也想起我老爸的一则故事: C`_/aR6  
老爸78高龄,一次骑车,被一横冲过来的骑电瓶车的年轻人撞倒,他还非常体谅说“你们现在上班正忙,我没什么的,你先走吧!我自己会去医院看的,应该不要紧!” 年青人内心有点忐忑估计,留了电话! 等我们下班,看到老爸一头肿着的脸和一拐一拐的脚,心痛说怎么就这么让别人给跑了?老爸还责怪我们不识大体,挺有觉悟地说“年轻人还主动给我留了电话的,也问了我的电话!”  第二天,老爸的脚肿得走路都困难了,我小姐气不过他的迂,说既然这样,这人怎么就不给您来个电话问问? 结果小姐按那人留的电话拨过去,提示音是空号!  老爸无语,但显得有点失落。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