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 2010-07-16 slUi)@b
/]MelW
:Jv5Flxl
那天,为了赶时间,匆匆坐上了北京五号线地铁,忽然发现挤得不可思议。这才意识到 -- 是星期一阿。星期一的北京五号线,是可以把人挤成贴饼子的。 GQ>0E
/kg#i&bP~
一边,有一位用曲线形式存在于车厢的老兄在破口大骂线路的设计师,说肯定是吃了回扣,才会设计这种挤死人的车,他同样用曲线形式存在的朋友随声附和,说对啊,外国哪有这样儿的地铁…… di0@E<@1:
o[fg:/5)
A
被挤得动不得,笔者仍然忍不住微笑。 8&|
o
0 yq
因为笔者想起了一幅照片 – 一个PPMM从窗口纵跃而下,大裙子飞旋如同喇叭花。动弹不得的时刻想到这个会被认为有点儿香艳的场面,并不是笔者被挤昏了头。这张照片刊登在日本历史照片集《一亿人的昭和史》上,和香艳毫无关系。它描述的是战后东京大都市化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女性进入社会工作,东京地铁乘用人员达到了运力的五倍。这种非人力可以形容的拥挤之下,经常有女白领无力挤到车门,只好如照片上那样跳窗而出。 fb>$p_s]
Y0A(-"
这一幕,已经被作为一个难忘的镜头刻入了日本人的记忆。 6Io}3}3
"J=Cy@SSa
日本列车上最早的“女性专用车厢”并不是为了避免性骚扰而设置,而是为了保护女性的“人命安全”。无力增加运力的地铁当局公布的理由很日本 – 无论男女,同性在一起,因为体力接近,不容易把对方挤死,但男性和女性在一起,女性是可能被挤出人命的。所以,设立女性专用车厢可以在同等运力的条件下保障女性安全到达目的地。 #8yo9g6
ahy6a,)K~
这样的理由,让我们感到有些荒唐,有些可笑,又有些感慨 – 社会大发展的时代,人在不断主动或被动地寻找着自己可以承受的极限。 f.+1Ubq!5
]sk=V.GGQ
|5O>7~Tp
现代空战中,飞机永远难以逃脱导弹的追击,因为今天战斗机的最高速度只有三倍音速,而导弹,轻轻松松就可以飞六倍。 9OW8/
H&!
f5FEHyj|
问题:飞机为什么不能也飞六倍音速呢? &} `a"tYr
.g\Oj0Cbxh
答案:以那样的速度在大气中机动,飞行员会无法承受。 2A[hMbL
q CYu@Ho
社会的高速发展,正如一场空战。要从其中胜出,总要更快,更灵巧,更坚固。当社会的各种结构在高速发展的压力下吱嘎作响的时候,我们很少想到,其实,此时最难以承受的,正是人类自身。 *kg->J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