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婚恋的经济分析,或经济的婚恋分析(ZT)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3-05-12   

婚恋的经济分析,或经济的婚恋分析(ZT)

婚恋的经济分析,或经济的婚恋分析
恋爱的本质是一种交换关系。在恋爱中,每个人付出自己的爱,去换取对方的爱。得到对方的爱,就同时得到了对方精神上、物质上的关心和帮助,享受到一种甜蜜、浪漫而又充实的感觉,从中得到满足。

然而,问题还不是那么简单。一个普通男人,想用自己的爱去换取林青霞或张曼玉的爱,是换不来的。为什么?难道普通老百姓的爱,就不如电影明星的爱值钱吗?不是的,每个人的爱,并没有本质区别,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作为爱的载体,每个人本身,是有区别的。人们在挑选恋爱对象的时候,如同是进入一个恋爱市场,用自己本身作价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对象。同时,你所喜欢的对象,也会对你进行评价。如果她觉得你各方面条件合适,能让她产生触电的感觉,那么她也会喜欢你,和你建立正式的恋爱关系。这就等于说,她认同了你的价钱,交易成功了。一个普通男人,不可能追到林青霞或张曼玉,因为好东西人人都喜欢,而它最终只能归出价最高的那个人。

当然,这里所说的价钱,并不光指钱财,而是指一个人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这个人本身能给对方带来的总体印象和总体感觉,其中包括这个人的外表、气质、谈吐、修养、品质、个性等内在条件,也包括经济基础、职业背景、社会地位等外在条件。小说和电影里经常宣传,爱一个人是无条件的,这不符合现实。你是否爱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而是由这个人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所决定的。只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关注的对方条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譬如我这个人,视名利如浮云,视情义值千金,注重精神交流,就比较难能可贵----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由于每个人在恋爱市场上的价值取决于他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所以这个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条件来改变自己的价值----成名前的张艺谋和成名后的张艺谋可以吸引的女孩子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另外,因为每个人的偏好体系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的眼光里,价值也是不同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

话又说回来,虽然每个人在恋爱市场上的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短时间内,在多数人的评判中,一个人的价值通常不会产生太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假设其价值是恒定不变的。这样,追求完美爱情的实质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以数量有限的价钱,交换到你最为满意的恋爱对象。

打个比方,你的公司在每个员工过生日时,提供100元的福利费,让员工自己去买生日礼物,同时规定,费用不能超标,但节约也不归个人。现在,该你过生日了,你怎么用足这100块钱,买一份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礼物?这就类似上面的选择恋爱对象的问题。

当然,你恨不得转遍全市的礼品商店,仔细研究每一件你买得起的礼品的外观、性能和质量,然后通过对比评估,讨价还价,最后你才可能选择到最满意的礼品。

事实上,你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在你挑选礼品的过程中,你要消耗相应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你不能无限期地挑选下去,你只能适可而止。你大概会花一两天的时间,到几个位置适中、尽可能熟悉的商店去选购。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在半路上突然看见一家新开的商店,进去以后,第一眼就发现一件特别满意的礼品,一问价钱,正好100块,你二话不说,买了就走,这就叫姻缘巧合、一见钟情。但是,这种情况是少数,且经常会出现后悔。多数情况下,你可能要走好几个商店经过一番挑选才买下礼品。以这样的方式,你不一定能买到100元中最好的礼品,但一般也不会太离谱。况且这也是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达到的最优选择。因为,你不能无限期地、不计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地为这件礼品奔忙下去(当然有少数人宁缺勿滥又得另当别论)。

现在假设,所有的礼品商店都上了网,而且每个礼品网站都设计得特别完善,里面有关于各种礼品的最详尽的资料,包括产品的价格、图片、功能介绍、生产工艺、质量认证书等等,总之包括一切你想了解的情况,这在经济学上叫完全信息。这时,我敢肯定,通过网络,你就可以用最少的时间买到最满意的礼品(网络硬件系统必须状态良好)。引申下去,当各行各业都实现网上交易的时候,产品的供求结构调整加快,企业的盲目投资减少,从而更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使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产生飞跃。这,就是网络经济的根本意义所在。

同理,如果每个人的详尽信息,包括个人条件、性格爱好、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等都能在网上很方便查询到,那么通过网络,人们就能最大限度地找到自己的完美爱情。而且,这个过程将是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所以我说,网恋可以带来高效和完美。

可惜,在现实中,礼品商店还没有遍布网络,网上可供观赏的才子佳人也是寥寥可数。网络恋爱和网上购物一样,还只是一个美好的前景。另外,恋爱跟购物还不一样。购物可以搞什么网上划款、统一配送。恋爱交易却是“物物交换”,必须双方见面。好比我现在人在珠海,倒也不是不可能和网上某位住在天山或者天池附近的姑娘天生般配、情投意合。问题是如果想动真格的,别的不说,先说这来回的飞机票,就足以成为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只恨我侠骨柔情,却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共产主义坐飞机不要钱的日子,实在是可惜。

纵观人的一生,交易是无所不在的。小时候,孩子要听话、要学乖,可以给父母带来乐趣和宽慰,同时得到父母的抚育与关爱;上学后,努力学习,给老师带去职业成就感和上调的职称,同时得到文凭和知识;进入工作岗位,踏实工作,为老板创造利润,同时领到一份薪水;在社交活动中,广交天下朋友,要为朋友排忧解难,同时得到朋友的感激和潜在的回报;再往后,恋爱结婚,要忠贞负责,对爱人和家庭付出辛劳和感情,同时得到家庭的支持和爱心。最后,赡养父母,要悉心照料,使父母欢度晚年,同时实现一个道德健全、品质端正的人的自我价值。总之,人的所作所为,总是有所收获,同时有所付出。严格地说,世界上没有“不求回报”的正常人(相对精神疾病而言)。

婚姻,在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股份制企业。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投入的股份包括:容貌、身体、才能(及其附属的财富)、感情、爱心等。相应地,夫妻双方在婚姻中将会收获:生活的舒适和便利、家庭的温馨和乐趣、心灵上的充实和归宿感等等。在婚姻的过程中,夫妻双方无形地进行着交易。特别地,因为在人生的所有交易中,婚姻持续的时间最长,并且对人生的幸福状态影响最大,所以称之为人生的最大一笔交易。

婚姻既是交易,就存在破裂的可能。一个人如果想离婚,那是因为他觉得,在目前的婚姻中收益远远低于投入,以至于他不愿把交易继续下去。这时,如果凑巧婚姻对方颇有同感,那么好说好散,婚姻宣告破裂。如果对方并非如此,而愿意挽留这段婚姻,那么离婚就会多费一些周折。在这种状态下,说明婚姻双方的价值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常见的例子,是很多向陈世美学习的男人抛弃了自己的原有配偶。这也反过来说明,要想维持稳定的婚姻,双方的价值就不能有太大差距。所以要提醒那些在婚恋中“用小铒钓大鱼”的人们,不要高兴太早,如果你钓到了一个比你优秀得多的配偶,你的婚姻的不稳定性就大大提高了。

补救的办法,是在婚后努力地提高自身的资本----努力多挣钱、努力快升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都是可供选择的办法。同时还要更大限度地对婚姻进行投入,对自己的爱人再多一点关心、再多一点体贴、再多一点……进一步说,如果婚姻的一方已经提高了自身的资本和对婚姻的投入,而另一方无动于衷、原地踏步,那么婚姻势必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果这种不平衡超过一定的限度,同样会导致婚姻破裂。

如果婚姻双方本来就很般配,婚后又都原地踏步,结果会如何呢?当然,这样的婚姻原则上说是可以保持稳定的。但是,如果双方都不求上进,时间一长,婚姻的物质生活就会有所欠缺。此时,如果都跟我似的,淡泊名利,那倒问题不大。如果婚姻双方或一方对此特别在意,那么婚姻中就会增加很多烦恼和争端。所以,最理想的婚姻状态,是双方都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同时保持对婚姻的全心付出。这样,既能提高婚姻的质量,又能保持婚姻双方的平衡,使第三者望人兴叹。

或许有人会问:婚姻既然是交易,就应该遵循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事实上对婚姻不满意却又继续维持的大有人在,这作何解释?

不错。现实中很多人对自己的配偶并不满意,但却没有离婚。原因在于,这样做是要付出成本的。首先,离婚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其次,离婚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给自己带来负罪感;最重要的是,离婚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有孩子的话)。孩子既然叫“骨肉”,伤害到孩子,就等于伤害到自己。所以有了小孩以后,人们一般尽量避免离婚。

离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换一个婚姻伙伴。如果从头开始寻找这个伙伴,那又将花费一笔搜索成本。就算在离婚时已经有了新婚的候选人,搜索成本可以免了,但谁也不能保证新婚的结果就会好过旧婚,风险成本是免不了的。综合来看,离婚的成本是巨大的。如果不巧双方都需要离婚才能结合,新婚的成本更是大得惊人。新婚虽然能带来新感觉,但它却不是免费的午餐。人们正是通过成本和收益的对比,来做出婚姻决策的。近年来,离婚率上升,是由于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导致离婚成本下降造成的。

现实中,很多人考虑到离婚的成本巨大,而再婚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如果不是对目前的婚姻难以忍受,而对未来的婚姻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他们不会轻易离婚。

然而,喜新厌旧毕竟是人的本性。离婚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很多人又不甘心于生活的平淡,于是婚外恋就大行其道。想想看,克林顿贵为美国的一国之尊,最后还是栽在了一个实习生手里。是什么原因?是莱温斯基比希拉里优秀吗?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我想关键还是喜新厌旧的本性在作怪。

其实按经济学的观点,喜新厌旧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婚外恋是否值得提倡呢?这个问题不好说。我的看法是:己所不予,勿施于人。你要是不想你的爱人那么做,你就别那么做。你如果打心眼里不在乎你的配偶发展婚外恋,那么你要是这么做了,别人也无可指责。

说到这里,我有些想入非非:随着社会道德观念的不断变化,婚外恋会不会在某一天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婚姻双方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如果真是那样,很多人就要掩嘴偷笑了。但无论如何,人的感情就只有一份,这份感情如果分属多人,感情的数量增加了,但感情的浓度就降低了。感情如果保持单一完整,感情的外延就比较狭小,但这样的感情至真至纯。

感情的价值是守恒的,怎样配置自己的感情,是精耕细作?还是广种薄收?只能看每个人的选择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admin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3-05-12   
卡拉:

  真是一篇好文章。分析得透彻,精辟。
只是将爱情这样拿来用经济学(本文)或医
学或其它任何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不知道
会不会把紫璎笔下的那些中文系的情圣们
给气疯了。

  爱情就象是小时候出水痘。谁都逃不掉。
出过了,也就有了免疫力。回头再看看那
些不食人间烟火,整天寻死觅活的琼瑶式
爱情,便可以一笑置之,很沧桑地对自己
说:感谢上帝,好在我已经出过了。。。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