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UID
Email
密 码
找回密码
|帮助
高级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论坛门户
论坛首页
会员空间
最新帖子
六六网站
繁体版
简体版
下拉
注册
用户名
UID
Email
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银行
勋章
搜索工具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论坛公告
一手臭牌
元心冰堡
新手必读
网络小说
之之
隐藏
快速浏览
灌水乐园
乱讲
坛庆10周年
情感驿站
C美C显
精美贴图
音乐时空
笑口常开
热点追踪
人在湾区
湾区咏叹调
海外文摘
移民天地
文学天地
网络小说
书话影评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完美人生
健康指南
美食广场
教子有方
山水寄情
e化生活
投资理财
个人专栏
原创精华
六六
是子
阿平
Wen Wen
小二猫爱画画
一手臭牌
clean0551
冰 花
元心冰堡
非马
amanda
huluzhu
盛夏
山鬼二丫
小白兔
之之
阿辉
鐡手
白菜
xiaolu
茶包
论坛管理区
论坛公告
意见和建议
新手必读
帖子回收站
群组分类
默认群组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情感驿站
»
父亲的村庄--章红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父亲的村庄--章红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Wen 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79
精华:
15
发帖:
5742
财富:
1581 湾区元
威望:
1615 点
支持度:
47 点
好评度:
88 点
在线时间: 539(时)
注册时间:
2016-01-24
最后登录:
2019-01-1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1
倒序阅读
┊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父亲的村庄--章红
父亲的村庄
需要仔细推算一下才能想起那是哪一年,应该是——1987年吧,弟弟刚刚考上大学,我读大二,姐姐则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三年,对,就是那一年的春节,姐姐的男朋友即将变成我的姐夫,准姐夫找了一辆吉普车,使我们得以去了一次我父亲的村庄。
那是我记忆中惟一一次去我父亲的村庄——据说当我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的时候去过一次,但那基本上与我本人无关——去我父亲的村庄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因为它在乡村的腹地,它的名字就叫中腰里。先要到所属县城,再搭车到乡里,然后在乡间的砂石公路边上等待毫无规律可寻、随时可能会来、也可能这一天永远不来的拖拉机,前往那个叫中腰里的地方。
这种可以预期的艰难漫长的旅行,使得多年来我父亲都不曾下决心领我们去一次他自己的老家。也许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并没有这样的强烈欲望。如果在1987年的春节,不是姐夫正当其时地弄到了一辆吉普车,可以把我们全家人都装进去,那么那趟老家之行或许依然不会成为现实。那么我将永远与我父亲的村庄失之交臂——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里我一直盼望着能够再去一趟,包括现在我都这么想,但事实上我再也没有回去过。
乡间的砂石公路到了尽头后,在狭窄的黄泥土路上颠簸了两个来小时,吉普车在正午的时候进了村。我们先到了我姑姑家。
我姑姑是我父亲在老家仅存的两个亲人中的一个,但多年来她和我们家少有来往。她的景况一直艰难,但她从没有试图求助于我的父亲。
关于我父亲和他的老家之间的过节,多年来我从父母口中隐隐约约有所觉察。这个漫长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我父亲降生在一个穷苦贫困的农家,他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他父母决定把他送给别人当养子。收养他的是村里一对没有生育子女的地主夫妇。所谓地主,也就是靠苦扒苦做置了几亩薄田的人家,平时过日子依然是节俭成性。幸运的是养父母对我父亲视如己出,尤其是养母,对我父亲十分疼爱。我父亲始终把养母没有活下来享到他的福引为人生至大的恨事。
土改开始后,养父母的阶级成分被划为地主,成了斗争的对象。某一天,他们双手大拇指被麻绳拴起,然后被挂在房梁上吊打。从梁上放下后的当天夜里,这对夫妇双双跳到自家屋后的水塘把自己溺死了。在寻死之前,养母曾经把我父亲揽在怀里,告诉他,“儿啊,以后娘就不能帮衬你了,你要自己好好过日子……”可惜我父亲那时毕竟年龄还小,虽然觉得不对劲,半夜还是睡死过去。等到第二天醒来,他已经孑然一身,一夜之间失去依恃。
我父亲那时还不能自立,转而去找亲生父母(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我祖父拒绝他的回来。祖父害怕这个血液已被玷污的儿子连累全家,不愿意再接纳这个儿子。那时祖父还有一个儿子,是我父亲的哥哥,祖父觉得靠这个儿子养老就足够了。
我父亲转而投奔我姑姑——他的已出嫁的姐姐,但我姑姑也没有让这个弟弟进门,姑姑盛了一碗米给他,然后在他面前关上了家门。
我父亲能够免于饿死冻死,是因为恰好赶上了征兵。本来当兵这等好事是轮不到他这个地主阶级的狗崽子的,问题是那是1953年,村里乡里的干部都知道,这一批征兵的对象统统都是要开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的,于是他们慷慨地把这个机会给了我15岁的父亲。我父亲自知别无出路,在报名的时候非常聪明地给自己添加了两岁。
我父亲侥幸地活了下来,生儿育女。老家于他就像体内的一块结石,年深月久,永不溶化。时空的阻隔使最初的怨愤慢慢演变为生疏、隔阂、冷漠。
他的哥哥,也就是被我祖父寄托希望的那个儿子,在27岁那年因为一场不遂的恋爱自溺于井中,祖母忧伤过度早早去世,丢下祖父孑然一身。尽管这样,他从来不曾向我父亲求助过。父亲数次提出将祖父接到身边奉养,祖父都坚决地拒绝了,宁愿在村子里当五保户,靠村人的接济苟活。每年我母亲会给祖父寄一个大包裹,里面是随着着季节更替给他准备的一些衣服被褥,外加几百元钱。除此以外,似乎也无法为他做得更多。
姑姑和父亲长得很像,都有凹陷的双眼,高高的颧骨。对着我们这些犹如从天而降的客人,十几二十年不曾谋面的弟弟,姑姑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双手在围裙上搓着,手足无措。然后就忙着杀鸡割肉,准备午饭。端上桌的一大海碗鸡肉根本嚼不动,因为时间仓促,也因为柴草对于姑姑都是匮乏的东西。
父亲领我们去的第二个地方是养父母的坟地。事实上坟地已无处可寻,他凭着记忆领我们到达的是一块菜地。在菜地中央,父亲跪下来,对着泥土磕了几个头,嘴里说着:“爷,娘,我把媳妇和孙子孙女都带来了。孩子都听话争气,有出息……你们要还活在世上能看到就好了……”他哽咽得说不下去。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我父亲流泪。我母亲经常责怪他是一个冷漠的人,“不懂感情的怪物”。
最后要去看望的是祖父。在一间低矮小屋里,我见到一个即便佝偻了依然高大的老人,目光浑浊,牙齿被旱烟熏得焦黄,身上穿着我母亲寄给他的棉袄、棉裤和解放鞋。
领我们进屋的村民大声跟他说,“你儿子带媳妇、孙子孙女看你来了!”祖父一幅茫然懵懂的模样,显然不明白眼前发生的事情。村民又反复地跟他解释,然而,他好像怎么也无法明白拥进他屋里的这一大堆人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不认识我的父亲了!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泪水渐渐在眼眶里蓄积着。面前这个已无法指望和他有任何交流、身背佝偻却依然高大的老人,是我的祖父。我的第一次谋面的祖父。我们素不相识,而我的血脉却来自于他。无论我们本该有着怎样的关联,却永远不可能再重新认识,岁月将不再给予我和他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擦肩而过,仿佛比全然的隔绝还要令人感到悲怆。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相认的机会,这个老人的懵懂恍惚中竟然蕴含了如此浓烈的悲剧意味。
我们把带来的食品、衣服、钱交给他。村民们羡慕地望着那些东西,凑趣地赞美着祖父的福气,场面热热闹闹,却再也无改悲剧的本质。一个小时后我们准备离去了——我们不能留下,因为这里没有地方供我们这么多人吃住;而且,即使是我父亲,也已经再不能忍受这里的生活,哪怕是一晚。
我向车门走去。几十步路中,我频频回头张望,张望留在身后的老人和他的小屋。在我们要走的时候,老人好像隐约意识到了这一群人和他的关系,他好像终于有点明白过来,他跟在后面,随着我们一起往前走,看我们钻进车子,他停了下来。他明白自己是该留下的那一个。
我坐在车里最后一排,我的头一直向后扭着,眼睛一瞬都不肯放弃地注视着那个呆呆地站在车后、脸上挂着终于来临的依依不舍、缓慢迟疑地挥起手臂、刚刚有点明白却紧接着又被抛下的老人。我再也忍不住冲闸而出的泪水,放声痛哭起来。
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血缘不讲理的巨大力量,意识到这世上任谁也无法左右、无法割断的永恒存在。谁有勇气去裁决与评判亲情呢?无论怨恨还是隔绝都改变不了什么,它存在着,在那个我平生只去过一次的村庄里生生不息地延续着。
车子慢慢驶离村庄。在村口,我又看到了那四棵巨大古老的樟树。冠盖如云,树干要数人合围那么粗。在整个童年,父亲经常对我们提起村里的老樟树,说小时候他经常钻到中空的树洞中玩耍。对父亲村庄的想象从来就是与老樟树联系在一起的。一眼望去,绿树掩映下的村庄,真的一如父亲所述,美丽得像一曲田园牧歌。
我祖父与姑姑原本是有一个机会将自己从凄凉晚景中解救出来的,可惜,那个本该充当救世主的人拒绝了他的职责。
我姑姑的长子,比我大二十多岁的从未谋面的表哥,在当地算得上是个“出息”了的人物。在当时的农村,他是少有的接受了教育读到高中毕业的“文化人”,因为能写会算 ,能说会道,在70年代他已经是乡长、公社书记。对于城里人这大概是不值一提的乡官,在某一个小范围内却也可算权倾一方。按照中国的现实逻辑推演,他应该多少可以拉扯一下自己的家庭,使自己的母亲、外祖父在生存线上挣扎得不致太过凄惶。表哥从小学念到高中,均是由祖父供养,按照中国人的伦理观,表哥因此多多少少对祖父负有赡养的责任。
然而表哥并不愿意饮水思源。他后来对待姑姑、祖父,包括对待他自己弟弟妹妹的态度,让人想到一个逃亡者,拼尽全力要逃离他所出生的家庭,连回头张望一下都是不情愿的。他的仕途一直还算通达,后来从乡里到了县里,当了县城一个单位的头头。他的妻子据说是个精明厉害的女子,非常反感丈夫的农村亲戚;他有一儿一女,据说都已经考上大学。
完全可以想象出这个男人的生活图景:在单位担任领导工作,住在单位分的三室一厅的房子里,有妻有子,生活小康。他的背景是那一大堆嗷嗷待哺的农村穷亲戚构成的风景线,可他是多么愿意忽略掉它啊。
我相信他一定有他的难处。他的今天也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他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他的富足是相对的,有限的,分一杯羹给农村亲人,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一点点。
除此以外,他曾经历过的乡村生活,他长大的那片土地上无边无际的苦难,带给他的是否还有一种心灵上的伤损,以致使他怨恨一切想把他重新拉回那种境地的人、事?
他宁愿漠视,漠视,忘记,忘记。如果要彻底地逃开,就要斩断一切可能的关联,甚至包括记忆。他每年给自己母亲100斤大米,这是他不得不尽的孝心量化后的数字;而且他不肯把这一百斤大米送回乡下,每年,他要他的母亲或弟弟妹妹自己上城里来拿,——如果他们不想放弃这100斤大米的话。
他基本上不回家乡。那100斤大米,就是他跟自己出生的家庭最后的牵扯。他逃离的姿态是如此决绝,使得弟弟妹妹们从最初的抱怨迅速走向了绝望。他走了,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他。从此他是与他们无关的人,最好能够相忘于江湖。这一定是表哥所希望的。
那樟树环绕、田园牧歌般的村庄,就这样如同一片遭受诅咒的土地,本该绵密无间的亲情,却渗透了令人绝望的无情无义。这大概是生存真相一种吧。长辈们当年对父亲的决绝,在多年后表哥对待他们的方式上重演了。乡村的孩子离开了乡村,以一种永不回头的决心。乡村注定要失去他们。
姑姑的第二个儿子与我同龄,文革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出生,故取名卫东。那次回乡我应该是见过他的,但现在已是毫无印象。他的妻子,我就更加无缘得见。
记得是前年的冬天,在办公室接到的电话,得知卫东妻子的死讯。
办公室中央空调的旋钮,永远是旋到最大位置,在冬天,室内比真正的春天还要温暖。整整一天,我看了许多稿子,回复了一些信件,接了几个电话……我平静熟练地做着这些,它们就是我日复一日的工作……直到电话铃再响,我拿起话筒——老家的消息就从电话线那头传了过来。
呵,那并不是一个最近的消息,事实上,它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电话里妈妈告诉我,卫东的妻子死了,喝农药自杀的。
卫东妻子刚嫁过来的时候,我母亲见过她一次,说她有一张红苹果一般的俊秀脸蛋。七八年后我母亲再见到她时已不敢相认,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提前衰老的憔悴悲伤的农妇。
有一次采访刘震云,谈到他的小说【塔铺】中的一个细节:一个农村女孩子在割猪草的间隙掏出一面小镜子来照。他反复地谈论着这个细节,动情地重复着那个场景,说这里面有一种特别动人的东西,因为,“农村女孩子,她们的青春总是特别短暂。”
不光如此,她们的生命,似乎也是格外脆弱。犹如命悬一线,无论哪个方向的风,都可以让她们坠落。
卫东的妻子死了,在30岁刚刚出头的时候。自杀的直接原因是她头天晚上,因为家务事和卫东拌了嘴,她说觉得累,家里又那么穷,生孩子落下的妇科病老不好,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卫东没有劝慰她,反而冲了她一句:“想死你就去死。”
第二天中午她悄悄喝了农药。喝完药照常下地,把地里该干的活都干了,然后回家给孩子做饭。做好饭,她把在别家玩的孩子喊回家,揽到身前,叮嘱他们听话,好好念书。
吃晚饭的时候药性发作,家里人才知道她喝了药,这时候要救都来不及了。
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子,出生在贫瘠的红土地上,青春转瞬即逝,生活中除了劳作没有其他内容,而贫穷像一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生活是如此枯燥,如此无望,令她倦于忍耐。
像刘震云反复谈论着那面镜子,我反复地在脑海中重现那个从未谋面的女子在生命最后一天的举动:喝农药,下地干活,做饭,与孩子诀别。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欲罢不能,没有悲伤,没有犹豫,这一天平静得像她生命中的任何一天。
泪水缓慢地蓄积着,把眼眶撑得饱涨而疼痛。然后它们一颗接一颗地滴落,硕大沉重,洇湿了苍白的稿纸。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而哭泣。为了那平静背后无边无际的绝望?为了她抛舍不下而终于抛舍的母爱?人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然而,在无边的绝望面前,一名原本热爱生活的女子还是背转身去。
我起身走到窗边,开启窗户,寒风像只巨灵之手,一下攫住了我的身心。 底下是车流、人流,那都市之流中的每一滴水分子,都该是有一个发源之地、有一个老家的吧?我想到,和我的老家,我是多么隔膜啊。然而,毕竟血脉相连,总有一些东西,会让我们无法彻底忘却那遥远村庄的存在(虽然,我已经忘记得够久了)。
后来,祖父的死讯,也是通过电话得知的。但那一次我没有掉一滴泪,甚至连悲伤都没有。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个念头:死了好。死了比活着好。
我宁愿他死去,也不愿看见他活着受罪。
那次回父亲的老家,我们还去了一户人家。把这户人家放在这文章的最后来说,是因为以他们作为这乡村故事的结尾我觉得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要去看望的人与我们毫无血缘关系,我父亲称他为“发阴哥”——这只是谐音,究竟是哪三个字不得而知。他和我父亲算是儿时的玩伴,小时候一起放牛,一起疯玩长大的。在我父亲养父母去世,亲生父母和姐姐都不愿收留他的时候,是发阴哥收留了他,一直送他参了军。发阴哥是有恩于我父亲的。对于乡下人,我父亲的状况也基本够得上衣锦还乡之说,如果说我父亲偶尔的确会冒出“衣锦还乡”的念头,那也是因为发阴哥——我听过他说:“如果发阴哥看到我现在这个家,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我们一行人向发阴哥家走去。因为是春节,家家门口贴着鲜红的对联,门前泥地上洒落着爆竹的碎片,只有发阴哥的家不合情理地冷清。没有对联,没有声音,进了堂屋迎面是一具黑色的灵牌。
生活比小说还要来得富于戏剧性。就在一个礼拜前发阴哥过世了,因为临近春节,他的老伴和儿子们觉得不应该把这个消息通知我父亲,以免打扰我们家过节的兴致。
发阴哥和我们家一直有来往。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平牯一个叫篙牯,都是五大三粗的小伙子,坐在我们家的饭桌上头都不抬地往嘴里扒饭,从来不肯吃菜。我父母招呼着“吃菜啊吃菜啊”,他们吭哧吭哧地答应,还是坚决地不肯吃菜。我母亲见光喊没用,就动手往他们碗里搛菜,这下就见平牯或者篙牯涨红了脸,呼地站起来,端着碗逃到一边,三口两口地把饭吃掉。搞得我妈连搛菜都不敢给他们搛了。
那时候家中也并不宽裕,他们来了也没多少好东西送给他们,无非是一些旧衣物、旧家什什么的。作为回报他们每次来都是挑着一麻袋一麻袋的新鲜花生或者红薯,一大桶一大桶的茶籽油来送给我们。小时候放学回家如果看见客厅里杵着几只撑得饱饱的麻袋,就知道爸爸老家有人来了。
父亲终于没有实现他“衣锦还乡”的梦想,因为老家惟一令他心存眷恋的人物发阴哥匆匆离世,就在我们到达前的一个礼拜。全车人都为此黯然了好久。
也许,父亲回家乡的日子,毕竟拖延得太久太久了一点啊。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苇儿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28
精华:
1
发帖:
2901
财富:
3201 湾区元
威望:
239 点
支持度: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8-04-25
最后登录:
2020-09-04
沙发
发表于: 2004-01-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想起故乡,内心总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
永远忘不了那把割草的小镰刀
铁路边从不断流的小河
外婆挑着粪走在田埂的小脚
还有2分钱一支的糖水冰棍。。。。。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无所谓
离线
级别: 新兵蛋子
显示用户信息
UID:
469
精华:
0
发帖:
4
财富:
0 湾区元
威望:
29 点
支持度: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3-12-30
最后登录:
2004-12-11
板凳
发表于: 2004-01-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8年以前, 有一次行内难得的盛大聚会在系里举行, 我问三位最出色的系主任, "如果让你建议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做一件事, 你建议做什么事?"
我们系主任的回答是"每天和最普通的老百姓接触接触!"
说得很对, 这样不管走多远, 我永远也不会忘本!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情感驿站
http://bachinese.com/foru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描述
快速回复
限 100 字节
进入高级模式
加粗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插入链接
图片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