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从咱们的老祖宗时期就开始困惑 已经困惑了数千年 要不怎会有孟子的性善说 又有荀子的性恶说
感觉教育可能因人而异 每个孩子秉性不同 先摸清了孩子的秉性比较重要
同一套教育方式对付同一个家庭里两个孩子 产生的结果也不可能相同 这是有两孩子以上的父母共有的感受
我和老公在教育的观点上没有一致过 年轻时自己常生闷气 有一天突然想通了 这都干啥呢?
孩子连姓都不跟着自己 夫妻俩着眼点都是为孩子好 要因教育问题吵离了 受苦受罪的何止是孩子
这一通百通再也不跟自己过不去 将错就错 若真错了就让它错到底
无为而治 孩子就也这么长大了 平安健康就好 龙应台的儿子不也明白的告诉她
他就是辜负了妈妈的期望 没成为somebody, so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