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浪“散步的丁丁猫前世”博客 $*$4DG1gaR
;<[!;8
IKnf
c^'bf_~-W
2011年4月10日曾刊登于《南方都市报》的版本不全 OmZZTeGg1s
Oi& 9FS
X]2Ib'(
<dE~z]
P
第一部分谈网络:互联网给中国改革打开一个缝隙 UMBeY[?
==?%]ZE8
问:你是研究政治学的,在一个国家的政治转型中,利益群体的博弈和意见表达应该是非常重要的,2010年有一个很受关注的现象就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发力,你怎么看? x1`(Z|RJ
x=a#|]ngG
刘瑜:我觉得微博象是我们的一个信息绿洲,是好事。中国的转型与以往转型国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有了网络的力量。也许历史、文化的包袱使得中国的转型比较艰难,但互联网的出现,给社会变革打开一个缝隙。 k$m'ebrS.~
lH`c&LL-=!
有人说,权力和资本也在利用网络,引导舆论。确实是这样,但相比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而言,网络的自由程度是最大的。如果说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权力和资本可以利用90%,民间社会只能利用10%,而在互联网的利用上,这个比例可能是60%对40%,虽然民间社会的声音也许还是小,但是已经比传统媒体要大得多。这肯定是一种进步。 COm^ti-p
;`c:Law4
从推动一些重大事件的发展来看,互联网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经常有事情都是先从互联网上爆发出来,然后传统的媒体再跟上,传统媒体已经非常被动。如果说以前一些传统媒体可以不思进取,现在因为网络的压力,已经不得不去进步了。 ^Ss<<
#y7 MB6-
问:有学者说,大家都在称赞互联网精神是“围观改变中国”,但作为传统媒体人,应该为此感到惭愧。 j DEym&-
ewN|">
WXQ
刘瑜:很多时候传统媒体也是没办法,网民可以打游击战,传统媒体只能打阵地战。 RA!m,"RM
EXjR&"R
问:媒体有时候也会感到无力,社会上同样的问题会重复发生,一些状况总是得不到改变。 bv(+$YR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