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体系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最早出现的孝字是刻在青铜器上的,称“金文”,字形是篆体。篆体“孝”字形的上方是一个弯腰弓背、手拄拐杖的老人,下方是个双手上举、作服侍状的小孩子。由金文演变而来的今天的“孝”字,那上下两部分依然保留了“老”(上半部分)和“子”。毫无疑问,这样的字形结构,已生动地包含着对字义的诠释了。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它所作的解读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谓“老省”,就是“老”字的省略的意思。
一个人为什么要行孝?那最直白的原因想必大家都懂得。这就是父母生下我们并把我们抚养成人,付出许多爱意,历尽许多辛苦。当他们渐入老境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之后,作为子女的应该以同样的爱心关怀与照顾他们。中国人把子女的这种行为称作“孝”。千百年来,从皇帝到庶民都身体力行,积淀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孝文化”。
宋太宗时由李昉等学者编辑的类书《太平御览》第519卷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人厌恶年老体弱、缠绵病榻的老父亲,打算把他弃置荒野了事。他儿子原谷知道这个想法后苦苦求告,不同意对爷爷这样做。但他父亲不听,找人用担架抬老父到野地里扔了。原谷尾随在他们身后,默默地把那副担架捡了回来。他父亲讶异地问他捡回此物干什么?原谷回答说,将来你老了,我便用这副担架将你扔到野地里去!他父亲听了此话十分羞愧,赶紧去把老父抬回了家。
这则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看来是因为.................................................................后续详情:游子孝心网(
www.cnxiao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