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说得靠谱么?转过来听听响声) Vwv O@G7A
@rVmr{UE
[诗人小郑文集]支持莫言获诺贝尔奖,但不应回避莫言的六大缺陷!! lYy0
~8|$KD4I
][qZOIk@
10月11日晚7点,瑞典皇家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几天前的10月6日下午三点,诗人小郑就发微薄,说:“去年茅盾文学奖给以莫言,就代表中国国民对莫言的承认!虽然读过莫言作品的人不多。但是外国人正好借助莫言的《檀香刑》将中国定格在殖民地国家!这是必然的结果!莫言必定得诺奖,我们要支持莫言!从前的殖民地历史,正是我们更好融入并领导世界的资本!” L@[bgN`=v
诗人小郑深深的为莫言获诺奖感到高兴!我恭喜莫言!支持莫言!但诗人小郑作为一个文学后进,对莫言的获奖,也有必要提出一些更全面的看法。 +%>L;'L
^X
中国人得到诺贝尔奖总是一大喜事,但是我们更要看到,获得诺奖以后,文学界如何进一步发展!这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因此对莫言作品,提出六点感受: rVf`wJ6b
一、用中国人的阴暗面讨好外国人,及与公知的区别。 _;0:wXib=
传统中国社会,温文尔雅、理性慷慨的读书人、重义轻利的商人、家风良好的大家族,在莫言的作品里看不到。莫言的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土匪,就是荡妇,要么就是信神信鬼的愚民。这非常符合西方人所设想的“丑陋的中国人”,这使得莫言很受西方人欢迎。 t$UFR7XE
当然,莫言批判中国人,外国人喜欢看批判中国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什么不妥! QR^pu.k@
这里莫言跟公知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公知也批评中国,丑化中国,但他们主要批评我党领导下的中国。在一些极端公知看来,清末是好的,北洋民国是好的,抗日国民党也是好的。只有我党是不好的。 y8,es$
莫言有点独辟蹊径,主要批评晚晴民国的中国,对当代中国人涉及较少。这使得公知们,对莫言有些不满。其实,在1988年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的时候,莫言写过《天堂蒜薹之歌》,这个作品反映当时的一起农民群体事件。 kuUH2:L
VY![VnHsB
二、书写殖民地记忆,以取悦外国读者。 Vuz!~kLYIn
莫言作品除了渲染中国人的阴暗面,另一个拿手好戏是,书写殖民地记忆,以此来博得西方评论家、读者的青睐。 uswz@
[pa
中国的殖民地记忆,主要包括:八国联军前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租界,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宗教侵略。莫言的《檀香刑》背景是德国在胶东修铁路,德国工人在街上强奸妇女,激起民变的事情。《丰乳肥臀》以一个西方传教士为核心人物之一。 } 10Dvt>+
这些内容,都很好地激发了西方人对莫言作品的兴趣。这算是莫言在西方的卖点,虽然这些内容,在中国读者看来,都感觉怪异! wePMBL1P*
w|$;$a7)
三、《丰乳肥臀》虚构瑞典传教士,有讨好瑞典人之嫌 + ^~n09
瑞典有很好的汉学传统,瑞典人高本汉(1889—1978)就是西方最著名的汉学学者。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评委马悦然,就是高本汉的学生。据说,莫言跟马悦然关系不错。 ^&Qaf:M
莫言1997年的作品《丰乳肥臀》开篇是一个瑞典籍的传教士马洛亚,马洛亚跟女人通奸,生下了全书的主人公上官金童。这个构思真是很离奇!太国际化了! i&?~QQP`
本来在解放前几十年,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占大多数。《丰乳肥臀》中突然虚构出,这么一个瑞典籍的传教士,总是怪怪的。何况这个传教士还跟中国妇女私通,最后还因目睹妻子被强奸,而跳楼自杀。这小说写的,真有噱头。 K$K[fc
j
虚构马洛亚这个角色,怎么感觉是在讨好瑞典人呢?不过这部《丰乳肥臀》只有英语、法语译本,瑞典人没有翻译。看起来瑞典人不是很满意“马洛亚的跳楼结局”!马屁没拍好啊! 5Pv>`E2^
2f~s$I&l#
四、《檀香刑》亦步亦趋模仿福克纳《躁动与喧哗》 8@Y@5)Oc
2001年的《檀香刑》是莫言在国外获得声誉的主要作品之一。但这个作品,从叙述体制上,是“亦步亦趋模仿美国作家福克纳” -8TJ~t%w4
瑞典人给莫言的颁奖词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社会视角融合在一起,作品构建了一个堪比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复杂世界。” 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