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再谈儒释道与中国人的跨教信仰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再谈儒释道与中国人的跨教信仰

来源:多維新聞網
作者:徐明旭

关于中国有儒教的说法不是我的发明,鲁迅的文章与日记里多次提到当时北京有个“孔教会”,可见那时即有人认为孔子创造了一种宗教。今日有些宗教学者,包括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的有些研究员也认为有儒教或孔教存在。我认为应该区分“儒家”与“儒教”。

儒家是孔子创立的学说,就像进化论、相对论一样。儒生们研读儒家经典,博取功名利禄,这不是宗教,而是做学问谋生,就像有人研读进化论、相对论,考硕士、博士,申报副教授、教授一样。但孔子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就是说有一个万能的上帝存在,能主宰一切人的命运,这就是宗教了。

北京的天坛里有“天”的牌位,上书“皇天上帝”,可见古汉语里的“上帝”就是“天”,而非基督教的God,又名“上天”、“老天爷”、“苍天”、“上苍”、“天帝”、“天公”等等。这个上帝或上天的存在与神力是无法用科学验证的,只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这是宗教,不是科学或学问。

古代中国皇帝独尊孔子,自称“天子”,以此作为自己统治万民的合法性的根据。皇帝每年都要祭天,祈求皇天上帝保佑自己的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普通百姓遇到灾祸也要祭天,祈求上天保佑自己度过难关。这都是宗教行为,不是学术行为。诸葛亮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其人力,听其天意”。可见许多杰出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相信上天决定所有人的命运与生死,即孔子所谓“君子畏天命”。

这种信仰就是儒教的基础,它已经深入大多数汉人的心中,成为汉族的遗传基因与集体无意识,即便从未读过儒家典籍的文盲也不例外----我们经常能听到芸芸众生说“老天保佑我”,还有广泛流行的“天无绝人之路”、“老天有眼”、“天理不容”、“无法无天”、“丧天害理”、“天地良心”、“天道酬勤”、“苍天作证”、“天不变道亦不变”等等说法,李白云:“天生我才必有用”,龚自珍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都是汉人信仰儒教天帝的证明。

儒教经过宋儒的改造后形成了一整套伦理道德规范,强迫人们遵守。诸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违者由家长、族长、官府严厉处罚。例如将“淫妇”私刑处死,或交官府法办(例如被尊为圣人的宋儒代表朱熹就曾打妓女严蕊的屁股,但这并不妨碍他自己与女学生搞婚外恋)。这同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法将“淫妇”交众人用乱石砸死、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将“女巫”烧死如出一辙。

这不是学说,而是宗教。儒教还逼迫寡妇自杀以换取官府赐贞节牌坊,寡妇的亲友还要设宴庆祝。文革前中国的许多大学几乎每年都要开除几对学生情侣,罪名是未婚性交(那时大学生不准结婚),国家干部职工未婚性交如被发现也要受处分,这里还可看出儒教遗风。当然这些不能由孔子负责。

鲁迅在小说《祝福》里描写祥林嫂问“我”: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我”回答:也许有罢。祥林嫂就说:那么也有地狱,能与死去的家人见面了?“我”无法回答,赶紧逃跑。

这段对话非常深刻地描写了当时普通汉人的宗教信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绝好的标本。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在,去阎王管辖的阴间定居,并一直呆在那里,静候阳间的亲人死后去那里与他们团聚。这不是佛教,而是道教。它与原教旨佛教承认转世否认死后有灵魂的说法刚好相反。原教旨佛教认为人死后会转世,但没有灵魂存在,所以不可能与死去的家人见面----既然没有灵魂,谁与谁见面?原教旨佛教还认为人死后七七49天就投胎变成新的婴儿,不会长久呆在阴间里。祥林嫂临死前,她的亡夫早已变成新的人回到阳间来了----说不定就是她在街上看到的某个孩子----如何还能在阴间与她见面?

《红楼梦》也描写秦可卿死后显灵,要王熙凤多买坟田,为贾家留后路。可见那时的人们也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并不转世。鲁镇的长舌妇告诉祥林嫂:她嫁过两个丈夫,她死后到了阴间里,那两个丈夫就会争她,阎王只好命令小鬼把她锯成两半,分给她的两个丈夫。祥林嫂吓得魂不附体。于是她们又告诉祥林嫂:只要她去土地庙捐一个门槛,让千人踩万人踏,就可以赎罪,避免被锯之苦。

祥林嫂信以为真,真的去土地庙捐门槛----这土地庙也是属于道教的----但祥林嫂的主人鲁四老爷仍然不准她在除夕碰祭祖的供品,说她嫁过两个男人,“伤风败俗”,被她碰过的供品“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可见鲁镇居民既信仰儒教又信仰拜祖教(儒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夫死再嫁就是“伤风败俗”)。此外《祝福》还提到鲁镇有许多“念佛的老太太”,可见鲁镇居民也信仰佛教。他们中很多人是儒、佛、道、祖四教跨教徒,丝毫不觉得四教教义互相矛盾。

《阿Q正传》也描写未庄既有道教的土谷祠,也有佛教的静修庵;赵太爷与阿Q既信儒教也信祖教,可见他们也是四教跨教徒。李泽厚说过汉人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实用理性。我发现汉人对宗教也采取实用主义,同时祈求儒教的上天、佛教的如来与菩萨、道教的城隍与关帝、自己的祖宗保佑自己平安、发财、升官、多子,就像一个人同时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一样。这样即使有的公司拒赔,其它公司仍能理赔,万无一失。还有许多日本人也似乎既信神道教,也信佛教----我从未去过日本,希望了解日本的网友发言。这种东方式的智慧对西方人是不可思议的。

西方人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生最严肃的头号大事,必须绝对真诚,怎能脚踩几只船呢?他们不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却要求信仰从一而终。再说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就重思辨讲逻辑,无法同时信仰教义互相矛盾的不同宗教与教派,只有中国人不讲逻辑、难得糊涂,做什么事情都马马虎虎、不求甚解(鲁迅说过类似的话)。鲁迅描写的虽是一个世纪前的中国,但今日中国大陆穿西服拜佛、拜祖、拜天的大有人在,许多豪华酒店、宾馆、商场、公司甚至仿效港台商人,将道教里的关帝塑像供在大厅里,点上香火,祈求其保佑发财。越是现代化越迷信,这种现象令人深思。

有人可能会说拜祖教其实属于道教范畴。拜祖教的神不是道教的神,而是亿万百姓各自的祖宗。每家人只拜自己的祖宗,决不承认别人的祖宗是神。道教决不可能承认亿万百姓的祖宗都是神----那还得了,要造多少座道观才能供下亿万个名不见经传的神?大家族的祠堂就是拜祖教的庙宇,它们与道教也没有什么联系。所以还是把拜祖教当作一个独立的宗教为宜。

2008,10,30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