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丰乳肥臀》、《处女之死》、《水乳》、《婚床》、《有了快感你就喊》等
作品之后,近期又有某女作家的《拯救乳房》上市,而且销量不错。“我没细看
它的内容,就冲这书名。”一位刚在安定门地铁站内书摊上购买了该书的小青年
面带坏笑地告诉记者,“这样的东西提神呀!”
据某出版社人士透露,不久还将出版小说《你会不会做》、《在70年代的乳房上
奔跑》等。都说文化快餐时代太浮躁,书太多,书名能否抢眼关系着作品的市场
价值。卖方挖空心思于另类甚至“下流”的书名或封面,与买方越来越刁的胃口
不无关系。快感喊叫之后“拯救乳房”,“喊叫”成风,到底是谁的错?
“撩人书名”成为卖点
近些年,名字十分撩人的书,争先恐后地出版,然而每一本这样的书面世,都无
一例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批评和谴责。有人批评它“不严肃”,有的批评它“完
全就是卖名字”等,认为“尽管这可能的确不是一本猥亵的书,但这无疑是一个
猥亵的书名”。
《有了快感你就喊》作者解释说:“这是一句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越战的
美国大兵们火柴盒上充满阳刚之气的格言,是男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丝毫没
有猥亵和淫秽的含义。” “难道作者忘了,作品正是写这个男人在卫生间里自慰
才引出有关‘喊’的点睛之笔的?”有关评论认为,只要稍稍冷静下来想一想,
在军用小物品上印一小行猥亵语,这真是一种美国式的幽默,它在大兵中是会受
欢迎的。
《拯救乳房》是要探讨有关乳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的确关注的是人类的“乳
房”,“拯救乳房”也许还算不得“文不对题”,但为什么再看这题目仍让人觉
得别扭?文学出书似乎走入了靠书名打天下的误区,非要让书名“语不惊人死不
休”。
“书名是为了突出书的主题,完全不必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新闻出版署的张
先生说,作者和出版社起什么样的书名,至少反映了作者和出版社什么样的思想
境界和价值取向。
书名一个比一个性感,富有挑逗性,究其原因,是作者和出版社在打读者的主
意,用猎奇书名来吸引读者,以扩大发行量。“目前此类书销路十分看好……书
名有冲击力,肯定会引发人们的注意力和购买欲。”某出版社的苗编辑表示,
“撩人的书名是卖点。”
“叫声一片”迎合了谁
这几年书名变得越来越俗,也越来越让人费解。俗话说,看什么书,做什么梦。
做什么梦,看什么书。一份出版商的调查报告显示,女人和年轻人最喜欢浪漫小
说和爱情小说,而有小资情绪的年轻人则更酷爱言情小说,比如《上海宝贝》、
《支离破碎》、《在70年代的乳房上奔跑》一类小说。
“我喜欢看这些书是从书名开始的,我追求那样的生活方式、爱人的技巧和性的
表达。”在昆仑饭店工作的小瞿说,这类书说话大胆,不遮不掩,看起来很“过
瘾”,他说,《支离破碎》开篇写到“男人对女人说的所有的话都是谎言,只有
一句是真实的,那就是‘我想操你’”,内容开放,但又不是“黄赌毒”,别人
看见还认为你时尚、有情调。
一位在外企工作的程小姐则开诚布公地表示,生活需要渲泄,痛苦时要渲泄,快
乐时也要渲泄。歌唱、跳舞甚至大声呼喊,都是渲泄的需要。据说电影《周渔的
火车》最初的名字就是叫《周渔的喊叫》。“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于把
奔放的激情用理性加以控制,压抑自己呼喊的冲动。”她说,书名是第一印象,
书名多少能透露作品的内涵、风格和意蕴。
要求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有妥帖的书名,起到或画龙点睛或旁敲侧击或窥豹一斑的
作用,这是热情读者抵抗浮躁读书风气的一种认真。然而,一本可能的确不是
“猥亵的书”,为什么非要取一个无疑是“猥亵的书名”呢?“书名喊声一片,
尽管有从商业利益考虑的无奈,但总是逃不脱迎合低级趣味的罪责。”高级记者
张永义先生说。
读者高呼“无书可看”
目前,书店里汗牛充栋的是各种如何管理、挣钱和投资的商业味极浓的书籍和各
类名人的岁月随想以及各色专业书刊,真正的文学著作少得可怜,以至于酷爱文
学的文学青年们高呼没有好书。
在亮马桥附近一家网络媒体工作的宋小姐深有感触地说,自己过去常能买到一些
优秀的文学著作,“可近些年,你去三联书店、海淀图书城、西单图书大厦转一
圈看看,哪还能买到几本象样的好书呀!琳琅满目的全是些‘不是秘诀的秘诀’
的商业书籍和名人们一本本推销自己的‘足音’”。
“过去整天泡在文学著作里,而今值得十目一行看的东西太少了。”北京电影学
院的大三学生小王说,偶尔随波逐流看一本“叫喊文学”,发现周围阿猫阿狗都
在“研读”,感觉就像自己暗恋的清纯少女忽然变成交际花,失落得很。
一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邹先生感慨地说,他为现在的文学青年深感遗憾,“因
为他们只能再看我们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了”。如今许多作家和出版社都迫于商
业运作,只热衷于满足读者瞬间的视觉快感,书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内容
是浮躁至极。
作家重温“文学与出汗”
作家和出版社都希望在庞大又拥挤的出版市场上让大家能注意到自己的声音,这
似乎无可厚非。“但是,文学图书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听的,靠一个先吓人
一跳的书名能让我们真的看下去吗?”知名作家万方说,文学类图书不能无限制
强调视觉冲击力而忽略了文学本身的内涵。
他表示,文学和普通商品是不一样的,虽然外在包装很重要,但是毕竟文学是一
个作家内心深处情感的反映,是作家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每位作家操持着话语
权向数以万计的读者讲述的精神食粮。如果一味为了“卖”而让自己的作品受到
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对作家本人不是好事儿。“这个时代还是需要有历史感的东
西,文学应该负起推动时代发展的使命。”万方说。
记者注意到,如今出书就像拍电视剧,什么电视剧收视率高,大家就一窝蜂地去
拍、去播什么电视剧,制片方和播出台都钻到钱眼里边去了,忽略甚至完全忘记
了社会效益,忘记了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文化需求。“皇帝剧”、“武
侠剧”、“情感剧”和“警匪剧”铺天盖地、此起彼伏,而真正反映新时代人们
内心欣欣向荣,尤其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被挤压得几乎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对于作者和出版社盲目迎合市场,以“性暗示”、“耐人寻味”的书名吸引读者
的作法和以高产量换取高收入的浮躁心态,不少名作家表示,文学创作是负有历
史责任的,是应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当代作家应重温鲁迅先生的名篇“文
学与出汗”。“倘要是做真文学,而不是假文学;倘要让读者真正受益,而不是
图一时私利。那么,你自然会知道鲁迅先生关于‘香汗’与‘臭汗’的深刻含
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周汝昌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