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为何这般黏人
来源:生活日报 作者:杨新会 2007年12月31日
前几天和一同事在外出差,小酒馆里,二两酒下肚,两个初为人父的人说了一大堆掏心窝子的话,其中讨论最多的一个主题就是“婆媳关系”,说不尽“同病相怜”之苦。看来“天下乌鸦一般黑”,不信你看最近在电视上播出的电视剧《双面胶》,那叫一个写实、一个典型、一个极端、一个疯狂,一个尖锐。我想大家都能在剧中多多少少看到些个人婚姻生活的影子吧,“双面胶”为何这般黏人?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当个男人不容易啊,身为丈夫和儿子,如果你是一张优质的双面胶,就能把母亲和妻子黏得舒舒服服,然而要调整好双面胶两面胶水的强度,这就需要太多艺术性了。
2007年的家庭伦理剧中,类似表现婆媳关系的戏其实不少,比如《新结婚时代》、《麻辣婆媳》等,表面上看,《双面胶》的主线依然是家庭伦理剧中最常见的婆媳矛盾和经济纠纷,但它的突破在于毫无美化,甚至不无夸张地放大了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的伦理冲突,以及东北与上海两地间的地域文化差异。我觉得以往的家庭伦理剧从来都没有像《双面胶》这样泼辣大胆,把生活中的七荤八素一股脑儿地倾泻出来,房子、子女教育、就业、医疗这些现代人必须承受的现实问题在剧中都出现了,这种生活状态让看的人始终焦躁不安。而来自东北的强势婆婆,出身上海小市民的刻薄丈母娘,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受夹板气的儿子,三人间的种种不堪被展现到极致,完全不同于一般家庭剧作常见的“温吞水”。
当然,《双面胶》这部戏虽然“黏”人,但作为一部肩负“教化”功能的家庭伦理剧,戏中处处表现出来的极端化趋向也是不可取的,放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儿子、儿媳还是婆婆、丈母娘其实都不具备典型性和普遍性。换句话说,我觉得北方男人绝没有李亚平那般窝囊和生硬,上海女人也没有“胡丽娟”那般刁钻和刻薄,婆婆更不是像李明启演的那样顽固和封建。正基于此,电视剧《双面胶》修正了同名网络小说的悲剧结局,丈夫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把妻子杀死,而是媳妇把孙子带到了婆婆的病榻前,让老人安宁地告别了人世。这个残酷、压抑的故事有了一个温情、平和的结束,我觉得相对读者而言,这也许更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毕竟把生活强行套入戏剧模式,除了耸人听闻之外,未必能打动我们求真、向善的心。
http://shrb.dzwww.com/shrbxw/ylxw/200712/t20071231_3135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