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爱怎么变成了折磨

  爱怎么变成了折磨

作者:刘县书 来源:《检察日报》 2006年02月24日


读六六的《双面胶》,感觉是两个字:惊悚。

一本“写婆媳关系”、有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说能让读者产生惊悚之感,为什么?

一个东北男人在上海娶了上海女子,然后东北的婆婆来到上海儿子和儿媳的家中,从此风波不断,都是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普通烦恼啊。然而最后那个敬母爱妻的男人“丧心病狂”地在自己的幼儿面前活活掐死了孩子的妈妈,那个曾经“给点阳光就灿烂”、会撒娇的上海女人,在领受丈夫的暴怒之前也已经出离愤怒了……

显然六六具备还原生活琐碎形态的写作天才,但这不是《双面胶》让人惊悚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也许在于——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某些中国人的行为逻辑中,存在如此让人惊悚的以爱为名的心机、愚蠢和固执!以爱为名,亲爱的人互相逼上死路,是这一点本身让我惊悚。女作家的写实只不过把这一悖谬乖张的日常景象不动声色地还原给我们看。

谁都不是坏人,谁都没有什么大错,然而他们就那样互相折磨,在现实生活中只不过没有很多人走上极端而已。

婆婆一直勤俭、无辜地活着,她爱儿子和孙子,虽然看不惯儿媳的某些做派,似乎也能妥协和“委曲求全”。但她的头脑中其实有一个难以沟通和改变的完整的世界。在她的世界中,做儿子应该如何,做儿媳的应该如何,为人父应该如何,为人母该如何,等等,都一清二楚。

在儿媳看来,婆婆的世界完全不可理喻。但是她的母亲和她自己又怎么样呢?也许城里人和年轻人没那么“落后”“迂腐”,但虚伪和势利是一脉相承的。小说男女主人公心中并不是没有爱,但爱对他们来说始终不是第一位的,至少在他们的行为逻辑中,面子、外人的看法等似乎总比真爱更重要。

他们本来有足够的理由相濡以沫。可是,爱是怎么转化为折磨和勾心斗角的?我甚至想到,不仅在夫妻、婆媳之间,在中国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也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形?多少父母之爱让孩子不快乐,乃至将孩子逼至绝望。我想,其中应该有些共通的缘由。

我只能说,很多中国人还不会真爱。爱一个人就应该以对方的快乐、幸福为旨归,所以必须尊重对方;尊重和平等是比爱优先的价值,尊重对方所以要说真话,让对方根据真实状况作出判断和选择;爱是一种真情,应该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少来什么善意的谎言,任何谎言、隐忍都与爱的精神是背离的,任何欺骗都会损害爱的纯度和硬度……

真爱需要一颗“纯朴的心”。

你应该用自己的本心去思考。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用你的本来心思去体会和表达。在我们的亲情家庭中,妨碍我们真正去爱的,不仅仅有利益,更有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文化制度。东北婆婆以为媳妇应当顺从婆婆和老公的想法是一种较大较远的文化,上海女人得意于把老公驯为裙下之臣,也算一种较小较近的“制度”。

在长幼礼教、大男子主义或女权等种种世俗制度背后是真切的人。你真的关心他(她)吗?你们真的能以本来面目相互关心吗?能不让世俗制度性的东西伤害你们的真爱吗?

想起多年以前曾经看过池田大作与松下幸之助合作的《人生问答》。那还是1975年,日本经济奇迹正喷薄而出,日本松下的创始者松下幸之助已80高龄,功成名就,池田大作向这位“经营之神”请教有什么人生箴言送给年轻人。松下想来想去,说:很难概括,最想说的是,追求拥有一颗纯朴的心吧。

松下所谓纯朴的心,就是指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去体察事物,不受各种成见、传统或别人的看法左右。松下认为,这是人最可贵的一种状态。

一位企业家总结人生,却与经营、管理、成功似乎毫无关系,谈的是“纯朴的心”?我曾为之一震。

当我们身边更多人拥有纯朴的心,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也许便会越来越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