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小说与少妇六六
作者:舒晋瑜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5-10-25 16:34
读书报:《王贵与安娜》是你的第一部作品吗?你的专业是国际贸易,怎么转向写作了?
六六:《王贵与安娜》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此之前,我已经在网络上游弋很多年了,大多是写散文、小品文或短篇小说。
我认为专业是为了学一门手艺,是为了今后在社会上立足,与兴趣是截然分开的。写作是我的兴趣所在,就像有人喜欢看足球,有人喜欢唱歌一样。
网络尚未普及的时候,我只能算是文笔好的一类,可以把事情叙述清楚,可以按领导或老师的要求交出一篇有文采的报告,却很少用文字写自己喜欢的东西。网络这个平台提供了我展示自己另一方面才能的机会。最初上网只是潜水,大多时候只观不语,后来就有些感悟,撰写成文,在一些海外的网站上发帖,却有不少朋友喜欢,追着看并评论,于是慢慢就习惯用文字表达自己了。
读书报:婆媳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但真正往深里探讨的文学作品不多,而你的《双面胶》将婆媳关系作为主线。你是怎么想到要触及这个领域的?是不是自己有感触?
六六:我写作大多是信马游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并没有刻意地去准备或计划写一部作品。经常是网络的一个热点讨论或是时下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于是即兴创作。我的写作过程很快,自己称之为“鬼附身”,趁着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在网页上以发帖的方式写作,也不存盘,有时会辛苦写几千字却因为操作失误而必须重新写过。写《王贵与安娜》用了两个星期,而《双面胶》大约是20多天。
逛论坛的时候,我发现,婆媳关系是一个永恒话题,每家都有些小磕碰乃至大纷争,这种或小或大的意见分歧是每个人在家庭中不同立场的反映。在家庭问题上,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从这个角度倾听也对,从那个方面思度也不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何处?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读书报:不知道你的家庭是什么“结构”——婆婆是新加坡的吗?你本人如何看待婆媳关系?
六六:我的家庭结构与中国所有的家庭结构是一样的,上有公婆父母,下有孩子,中间夹着个老公。婆婆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与我感情融洽如母女。其实,《双面胶》里有很多生活细节,都来自于我对婆婆日常生活的观察,勤俭克己,爱家疼儿子,但我与婆婆就相处甚欢,双方都会去发掘对方的优点,发生了矛盾也可以坐下来谈,并且都不打算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影响对方。
读书报:作品为何以悲剧作为结局?你对婆媳关系有很悲观的态度吗?
六六:我本人从不把作品归于自己的“创造”,就如同我从不把孩子当成我的私人物品一样。作品一旦萌生,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它的发展方向是不由我控制的,我能够给予作品的只是将其完全展示,却无法左右它的命运与走向。写作时,语言或者场景非常鲜活地跃于眼前,我只是忠实地将它表现出来。因此,很多人反映我小说的结局太悲惨,要求我改写,我做不到。因为当时呈现在我面前的场景,就是那个样子,若要我刻意去编造另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那么写作对我就不是享受而是痛苦了。我沉浸在写作的快乐之中,主要也是因为其间的不确定性让我也好奇,迫我去探索。有的时候甚至觉得,应该是天助吧,很多小的细节写的时候并不在意,但在后来就用上了,成为小说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环扣。
对后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恰恰相反,我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为此而努力,很少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读书报:《双面胶》在网络上的火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你听到的反馈是什么样的?
六六:这个问题我也没闹明白。通过无数的读者来信,我想可能是因为它的贴近生活,它的真实。尤其是里面家庭生活细节的描写,让许多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觉得自己就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小说有很强的带入感,让很多读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并发出“从此不结婚了”或“绝对不与公婆同住”这种非常消极的感慨。这是我意想之外的。
我以为不同的读者,对小说会有不同的解读,在家庭问题上,没什么非对即错,不可调和的大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互理解的话,生活不应该那么负面。不少女性读者给我发信,说自己在丽鹃身上找到了影子,读完小说,就明白该怎么做了。这话让我听着有些胆战心惊,不晓得她到底领会到什么。而不少男性朋友对小说的结局很不满,把小说列为恐怖小说的行列,认为有破坏家庭和谐的嫌疑,我甚至还收到过“恐吓信”,认为我的小说破坏了他们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生活,如果老婆跑了,就要找我算账。
读书报: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写作在你的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能谈谈你目前的生活状况吗?
六六:我现在的状况虽然没有达到“数钱数到手抽筋”,但“睡觉睡到自然醒”还是可以的。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这也是我出国后自己的选择,工作就是玩儿,玩儿就是工作,感觉非常满意。不过目前在家待产,愿望是在家做两年全职家庭主妇,不想错过儿子的成长。等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就带他一起去学校,我上班他上学,我下班他放学,母子同出同进,很快乐。
写作于我,也是一种玩儿。我可能小时候没玩够,总是想过一种悠哉游哉,没有压力,没有约束的生活,幸好目前为止还如愿。
有出版社或影视机构“居心叵测”地问我是否有当全职作家的打算,被我一眼看穿其“险恶”用心,等把我套上了,以后写作对我就成压力了,再也不可能想写就画两笔,不想写就去玩了。我无法想象,当写作成为一种职业,整天得靠这个吃饭,该有多么担惊受怕呀!哪天若写不出了,不就饿死了吗?我要备战备荒,多准备几种生存手段,万一哪天不教书了,就去开个幼儿园,再不行开个蛋糕店什么的,这样生活才有保障。
读书报:很多作品借助网络得到读者的关注,起初也许并没想到将来有可能出版,而且写手大多是业余的,因此存在很多艺术手法上的问题。你认为自己的写作有什么特色,另外存在什么不足?
六六:我自己本身并没有将作品出版的念头,是世纪文景公司当初找到我并为我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到第二本小说的时候,基本上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有出版意向并被预订了。所以我比较运气,属于无心插柳的人。
我想我的写作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没有经过正儿八经的写作培训,写作没有框架也不打草稿,最起码应该算态度上不认真吧?其次我始终处理不好小说的立体层面。很羡慕那些大手笔的小说,人物关系复杂,上下能写七八代。而我的小说总是很简单,超过5个人以上我自己就晕了,经常会忘记小说里主人公的名字。最早读我小说的朋友会知道,起初小说的女主角叫肖丽鹃,写着写着就姓胡了。类似的笑话经常发生。
说到特色,我想应该是贴近生活,让读者觉得书里的小人物就生活在你我的周围吧!我想像力有限,叫我写几十年前的故事或者清宫秘史,我一定诹不出来。也就是用眼睛写故事,都是凡人琐事。
读书报:在新加坡生活感觉如何?有媒体将你纳入“第三代海外女作家”,你自己认为呢?
六六:新加坡是个安定而平和的城市,当然,她也是个国家。我很喜欢这里,日子简单而惬意。
“女作家”这帽子也忒大了吧?而且还是第三代。怎么一不小心就当孙子了?呵呵,我是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作家的地步。作家是用来仰慕的,我心目中的作家那可是老舍王蒙啊!我自己定义的话,应该是“写手”比较贴切。
读书报:再给我们解释一下你的笔名好吗?另外书名为何起名《双面胶》?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吗?
六六:当初起网名,叫“少妇六六”,意思是少妇闲来无事,到网上溜溜。后来网友为省事,都叫我六六,这名字就延续到今天。
已经有不少朋友批评我给小说取名的技巧差了。我总也想不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流芳百世,一炮而红的名字。小说的名字总是看上去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致。曾经跟编辑讨论过,要不要改个名儿,诸如什么《中国式家庭》或者是《有了痛感你就叫》或者是《杀你没商量》这样既叫得响又沾大作家光的名字,不过正商量着,小说已经在网络流传开了,《双面胶》的名字也不好改了,就这样吧!等下部作品我再翻身吧!争取起一个特牛特火暴的名字,了结我的遗憾。
原本,我的寓意是,男人就像双面胶一样,把婆婆和媳妇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人粘黏在一块儿。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就要看这块双面胶的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