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新作《苏小姐的婚事》首发
捧红了“小三”,能捧红“剩女”吗?
来源:新快报 第B12版:新副刊 作者:记者 徐绍娜 2011年03月23日
视点
■ 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继长篇小说《蜗居》、《心术》之后,作家六六开始转战短篇小说。22日,六六短篇小说集《苏小姐的婚事》在京首发。因长篇而成名的她,却认为自己写短篇的功力更好,而她写得最好的作品就是目前风行的“微博”。
新书以“剩女”为话题,六六说,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傻女人”看的书,“因为所有女人都是好哄骗的。有人说女人都贪财,我认为不是。金钱是女人最后的一部分。如果无可补偿时,她才用金钱来计价。如果你给了她安全感,金钱就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六六对这部小说集改编成影视作品也信心满满:“这些故事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娱乐阵地上。”她还透露,韩三平想购买《苏小姐的婚事》改编权,但她想自己成立一个电影剧本工作室。
关键词 新书
“想把我年轻时候的故事告诉年轻人”
《苏小姐的故事》是部小说集,着眼于混迹职场的各色女性,通过12则故事展示了“剩女”、“恨嫁女”的情感世界。这些故事语言幽默诙谐,结尾却出人意料,偶尔弥漫着辛酸的味道。六六说:“我不写童话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再相信灰姑娘的故事。女人要用理性去思考,用感性去生活。如果以感性去思考,你会受伤很大。”她坦言,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以故事的形式把我年轻时经历的事情告诉现在的年轻朋友。”六六透露,《浮世绘》主人公豆苗的经历就是她自己的经历:“销售卡,就要把人骗到荒滩去买服务。后来我不习惯,就从公关部离开了,我那时不知道前途在哪,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赚钱,不知道和谁结婚……那时候每个女孩都是二十四五岁就结婚,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24岁结婚,26岁有孩子。但计划的人生被现实推移了,我31岁才有孩子。”
此外,也有人指出,该新书其实是“新瓶装旧酒”,这集子就是她两年前推出的《浮世绘》。六六接受采访时,也承认《浮世绘》是她迄今所有作品中销量最低的一本,她也只拿到过首发的3万册版税,所以多少有点不甘心。“这是新瓶装旧酒,但三十年的茅台和十年的茅台比不应该折价卖,应该是涨价的。这次换名是因为当时发《浮世绘》的时候很年轻,选择合作伙伴的水平不够,发得不好,但不能因为一本书发得不好就否定自己的才华。我还有机会重做……当时我也有过犹豫,但金丽红的一句话打动了我,这本书发得不好,很多读者没见过,我们要对没看过的读者负责。”
关键词 剩女
“剩女是我们中年已婚妇女的隐患”
《苏小姐的婚事》中,六六写了剩女和职场,甚至性骚扰。她认为,大龄女青年的问题确实变得重要了。“社会构成的细胞是家庭,‘剩女’已经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感知。”多次对外界提起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六六,其实也开始因为“剩女”而忧心,“剩女对我们中年已婚妇女来说,是个隐患,所以我想把她们在‘剩’之前都推销出去。”她坦言自己的婚姻是“过了七年后年年都痒,解决办法就是挠挠。离婚是最后一步,是坦然宣告自己的失败,人在宣告失败前要做一切努力。”
作为“爱情婚恋专家”,六六也给“剩女”们提出了忠告:找个自己喜欢的人赶紧嫁了。“剩女剩下了也许不是她们个人有问题,而是没有机缘。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别,中国女性很矜持,西方女人是敢于追求的。人在年轻时追求幸福的筹码要低一些。过季商品和当季商品打折是不一样的,人应该在当季就把自己推销出去……婚姻不是唯一的解决幸福的道路,但却是一个幸福的标志。”她甚至在书里用了不少篇幅来写“相亲”,“这就像是钓鱼和捕鱼的区别,我知道很多剩女不是自己想剩,是环境和工作所限。所以你只能扩大社交的途径才能嫁出去。与其一个人孤灯独守,不如出去转一转,参加社交活动、找婚姻猎头公司。”
关键词 工作室
“韩三平想买改编权,我想自己做”
六六的书改编成电视剧后市场都不错,长篇《蜗居》、《王贵和安娜》都曾好好火了一把,但六六称市场因素其实对她的创作没有太大的影响,她考虑的第一要素是“要让自己爽”,“我爽了大家才能爽了,作家首先要表达自己,但他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六六透露,新书《苏小姐的婚事》也将拍成电影,韩三平也一度想要购买本书的改编权,但被她婉拒了,因为她想自己成立一个工作室。
“韩三平有买《苏小姐的婚事》的想法,但我想做一个电影剧本的工作室。现在电影发展非常好,但电视剧占了我很多精力,我这种闻钱而动的人会这样做的。国外有种狗是专门去嗅菌类的、松露的,我就是这种动物,哈哈。”说到自己未来的工作室,六六似乎很有激情。但说到“苏小姐”的角色由谁来演,六六又纠结了,她透露,海清已经向她提出扮演苏小姐一角,“我对她说,你给我点空间,让别的女演员有巴结我的机会吧。我只认识海清一个女演员,而且她不让我认识其他人。我昨天下飞机第一个电话就是她,她说:给您跪安了。我觉得大家不要误解编剧这个职务。编剧是不负责选角的。琼瑶捧一个火一个,这是很少见的。我没把我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1-03/24/content_1069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