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半岛晨报:看的不是《蜗居》而是无奈

看的不是《蜗居》而是无奈

来源:半岛晨报 第C06版:忽然一周   作者:陆瑶  2010年01月10日


  最能打动人的作品是能够引起共鸣的。关于这一点,2009年热播的电视剧《蜗居》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一些,因为它讲述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故事,这群人遍布我们周围,或者就是我们自己。

  人都是最关注自己的,多么高尚的人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人性,所以很多人关注《蜗居》,事实上,他们关注的是里面那些有着自己影子的人物命运。

  所以,当有关部门因为内容“涉黄”而禁播这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后,引起一片哗然和不满也不奇怪,要知道 “蜗迷”们关注的可不是那里面星星点点的“色彩”,而是他们面临的居住形势。

  每天下班,我要换乘两路公交车,颠簸一至三个小时,从城市东头到达城市的西头。与剧中当年的海萍一样,大学毕业后我们挤到这个城市里寻找一席之地,曾为了五斗米摧眉折腰,为了头顶一片瓦殚精竭虑。一晃数个年头匆匆而过,去年5月份,我和他把旧房卖掉,东拼西凑到首付,在城市的最西方买了一套70多平的两居室,还没等喘过气来,就被一骑绝尘的房价吓出一身冷汗。

  我们像受到惊吓得了后遗症一样,常常脊背发凉地后怕:如果当时再犹豫几个月,休想再指望在这个城市里有个说了算的地方。那种感觉就如同走着走着突然间掉到河里,没淹死,然后湿漉漉地站在冰凉的河水里哆嗦着庆幸:还好河水没有没过脖,总算捡条命,而根本无暇考虑衣服湿了,鞋子丢了。

  身边有一些下手犹豫的同事和朋友基本已经放弃买房的打算,一个在这个城市里打拼了四五年的朋友决定到海那边的一个小县城里找个工作,原因是那里的房价他目前可以承受,这个退而求其次的决定透着淡淡的无奈。想起海萍因为迟疑而被高涨的房价甩到后面,最后在上海买了一套“江苏移动欢迎您”的商品房,与我这个朋友的经历如出一辙。

  这样逼近真实的情节,又怎么会不让观众关注,怎么会不在人群里引起共鸣。有人说:“我不是看《蜗居》,而是品尝无奈。 ”

  看到深处,《蜗居》要讨论的话题不关爱情,关乎生存。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房价趋于理性了,那么像《蜗居》这样的影视作品就不会再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物理效应。

http://epaper.hilizi.com/html/2010-01/10/content_179143.htm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